• 精选
  • 会员

知识的两种空白

2020年7月14日  来源:卧底经济学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提供人:frame99......

知识的两种空白

在利用外部效应定价的方法时,要依赖一些不可靠的信息,即噪音、事故、污染、拥堵这些外部效应的减少对我们来说价值有多大。但这不是我们知识当中的唯一空白,我们同样不知道减少噪音、事故、污染、拥堵的最廉价方法。正是在这第二种空白方面,外部效应定价赢得了喝彩。

当碰到第一种不可靠的信息时,外部效应定价同其他政策一样糟。我们现在知道,任何政策——规定、定价、命令与控制、税收、“放任主义”,都包含模糊或明确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关系到污染、拥堵等外部效应的科学证据,也关系到人们在时间、便利性、健康方面的偏好。这些假设越准确,政策就会越成功。

外部效应定价的真正优势,就在于它填补了我们的第二种知识空白。没人知道解决交通问题的最便宜方法,到目前为止是这样。外部效应定价将污染、拥堵及其他问题放入“真话世界”中,而这个“真话世界”是市场为我们创造的。只要个人必须面对真话,或者至少面对我们对他们的行为成本的最佳估计,那么他们就会找出办法降低这些成本。他们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反应就越令人吃惊、越具有创新性。我们将会了解到这一点。

新奥尔良效应

去一趟新奥尔良,我们就会知道人们对价格信号的反应有多深刻。新奥尔良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驼背”房屋,其目的是避税。在19世纪下半叶,由于房屋税根据前排的楼层数征收,所以就有了驼背的设计:前排是一层,后面是多层。它们很有魅力,但如果那是一种实用的房屋设计,在其他地方也会盛行。英国也有类似的故事,那里有很多黑暗的房屋,因为在1696—1851年,英国政府根据房屋的窗户数目向人们征税。

拥堵收费的倡导者相信,劝人们想办法少开车总比劝大家采用浪费的房屋设计更容易。他们预计形势不会在几周内有很大改观,但数月、数年之后,情况就大大不同了,那时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可以安全、快速驾车出行的社会。

拥堵收费会改变我们每周做出的一些小决定:是否开车去超市,是否乘公共汽车,是否步行去附近的商店,是否通过互联网购买食品,但它也会影响一些大的决定。每年,1/3的人会更换工作,1/7的人会搬家,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显然都有机会根据交通拥堵收费来重新考虑出行计划。

还有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人们的行为变化将相互强化。如果更多人乘公共汽车,街道上的空间就会更多,公共汽车就能更快地行驶,这样就能更节省成本、往返更多次。如果更多人合伙用车,每个人将更快地找到潜在的、路线更相似的伙伴。如果为了节省拥堵费,更多人尝试每周选几天在家办公,或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上下班,那么更多公司将想办法满足他们。人们可能努力住得离工作地更近,或者,公司搬到市郊,让员工上下班不必交高额的交通拥堵费。

我们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外部效应定价的可爱之处在于,它对问题发起冲击,但并未对问题的解决做出假设。拥堵费向司机发出一个信号:如果高峰期时将车开进城市,你就是在给别人增加成本。然后司机面临着一种选择:要么给予赔偿,要么想办法避免增加这种成本。规避这种成本的办法有很多,市场将推动人们发挥这方面的聪明才智。当不存在外部效应时,市场会自动计算成本,刺激生产者降低成本;当存在外部效应时,这类成本对市场来说是不可见的,但外部效应收费这种体系能够提供信号,显示出相关成本的存在。

2003年初,伦敦设立了一个交通拥堵收费区(向开进市中心的车辆每天收5英镑或9英镑),人们反应之快远超出很多评论家当初的预料。一年后,总出车次数下降近1/3。规避这种费用的现象更加普遍:乘公共汽车的人增加了15%,骑摩托车的人增加了20%,骑自行车的人增加了30%。不再进入收费区的司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反应:25%的人绕过收费区,55%的人改乘公交车辆,20%的人改用其他方式,如骑自行车、合伙乘车,或某些天在家办公。在汽车出行减少的同时,交通拥堵造成的时间耽误现象更是大幅减少,这说明,交通拥堵费使街道的使用更有效了。而随着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调整这种拥堵费,处理这种外部效应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核心关键词不超过3个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