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卧底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卧底经济学1-卧底经济学1:序言-第一章 你喝咖啡,谁赚钱-草甸与移民-从草甸回到咖啡屋-绿化带与轻轨-我们正在被“宰”吗-何时犯罪是划算的-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第二章 超市对你隐瞒了什么-每分钟出生一位大方的客户-第三种方式:劝火鸡投票赞成感恩节-以“天然”之名进行的价格欺诈-搞乱价格-真实性检验之一:公司真拥有稀缺力量吗-价格定位-第三章 完美市场和“真话世界”-完美市场:真话,只有真话-没有市场的生活-效率与公平:我们能处理好吗-行不通的例子-第四章 城市交通-司机如何影响到局外人-定价应该反映损失-你的命值多少钱-知识的两种空白-低成本治理污染-好东西太多-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第五章 内幕故事-内幕信息-内幕信息和健康保险-制作柠檬水-柠檬,医疗,美国-不完全信息——完整论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用锁眼经济学锁定医疗体制-第六章 理性的疯狂-价值与价格——超越随机游走-理性的傻瓜-对于稀缺的明智考量-第七章 对价值一无所知的人-爱情,战争,扑克-30万美元的房子怎么只卖了3 000美元-走入拍卖人中间-现代史上最大的拍卖案-记住:力量来自稀缺-第八章 穷国为何会穷-缺失的那块拼图板-强盗政府理论-制度至关重要-世界上最糟糕的图书馆-激励机制与尼泊尔的项目开发-有发展的机会吗-第九章 啤酒,小吃,全球化-啤酒,小吃,全球化(2)-全球化是好事吗-全球化是绿色的-贸易对穷人有利吗-特殊利益集团的力量-我们如何改善穷人的境况-第十章 中国的致富之路-两次农业革命-为将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走出计划时代-中国和世界-经济有那么重要吗-卧底经济学1:致谢+卧底经济学2-第一章 谁是我的“另一半”-谁是我的“另一半”(2)-谁是我的“另一半”(3)-谁是我的“另一半”(4)-谁是我的“另一半”(5)-谁是我的“另一半”(6)-谁是我的“另一半”(7)-第二章 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2)-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3)-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4)-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5)-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6)-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7)-第三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2)-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3)-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4)-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5)-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6)-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7)-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8)-第四章 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2)-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3)-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4)-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5)-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6)-第五章 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2)-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3)-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4)-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5)-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6)-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7)-第六章 10年后,我们仍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10年后,我们仍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2)-第七章 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2)-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3)-第八章 “门当户对”依然是婚姻幸福的条件吗-第九章 平均分摊餐费时,我们会点更贵的菜吗-第十章 身高也像快乐一样具有传染性吗-身高也像快乐一样具有传染性吗(2)-卧底经济学2:致谢+卧底经济学3-推荐序1:人仍然是理性的-推荐序2:经济学前沿的轻松阅读-卧底经济学3:自序-第1章 老板和你谁该拿高薪-为什么业绩工资不适合所有行业-经济学家为你加薪-经济学家为你加薪(2)-经济学家为你加薪(3)-经济学家为你加薪(4)-一家黑店的经济学-第2章 “住、行”安全经济学-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2)-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3)-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4)-快乐经济学-第3章 生活费用为何水涨船高-繁荣的城市能给你更多机会-致使房价上涨的因素-“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2)-什么样的城市必将繁荣-哪类城市容易衰落-第4章 拉斯韦加斯的赌王之王-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2)-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3)-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4)-赢家的诅咒-发射原子弹的逻辑-发射原子弹的逻辑(2)-发射原子弹的逻辑(3)-发射原子弹的逻辑(4)-第5章 最佳离婚率真的存在吗-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2)-婚姻超市:经济学太空中的一个地方-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2)-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3)-最佳离婚率-最佳离婚率(2)-最佳离婚率(3)-第6章 性、犯罪及米老鼠经济学-关于“性”的理性选择-关于“性”的理性选择(2)-关于“性”的理性选择(3)-关于“性”的理性选择(4)-小老鼠的预算-诺贝尔奖得主的理性犯罪-监狱真的能阻止犯罪吗-经济人的末日-经济人的末日(2)-第7章 雇主喜欢雇什么样的人-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关系-职场中的两种歧视-职场中的两种歧视(2)-奥巴马效应-奥巴马效应(2)-奥巴马效应(3)-第8章 理性革命-输掉总统竞选的戈尔-理性政治的奇妙逻辑-革命与绑匪困境-威廉国王与玛丽王后的双赢-第9章 逻辑100万年-经济飞速发展与运气的关系-为什么英国的工资如此之高-疟疾改写历史-理性创造奇迹-理性创造奇迹(2)-理性创造奇迹(3)-卧底经济学3:致谢-卧底经济学4+第1章 经济的使用指南-经济的使用指南(2)-经济的使用指南(3)+第2章 保姆合作社的衰退-保姆合作社的衰退(2)-保姆合作社的衰退(3)+第3章 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2)-货币,货币,货币(3)-货币,货币,货币(4)+第4章 适量的通货膨胀-适量的通货膨胀(2)-适量的通货膨胀(4)-适量的通货膨胀(3)+第5章 刺激-刺激(2)-刺激(3)-刺激(4)+第6章 战俘营的经济衰退-战俘营的经济衰退(2)+第7章 产出缺口-产出缺口(2)+第8章 失业的发明-失业的发明(2)-失业的发明(3)-失业的发明(4)-第9章 老板经济学+第10章 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2)-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3)-第11章 GNP崇拜-GNP崇拜(2)-GNP崇拜(3)+第12章 幸福经济学-幸福经济学(2)-幸福经济学(3)+第13章 经济增长能否永续-经济增长能否永续(2)+第14章 不均等-不均等(2)-不均等(3)+第15章 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宏观经济学的未来(2)-卧底经济学4:致谢和推荐阅读+赢家的诅咒-推荐序一 接地气的经济学-接地气的经济学(2)-推荐序二 “塞勒三部曲”推荐序-《“错误的”行为》与塞勒的学术道路-《赢家的诅咒》与经济学中的“反常”-《助推》与“自由意志的家长制”-01 合作-单次博弈的公共产品实验-重复博弈-互惠式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合作:评论-02 最后通牒博弈-简单最后通牒博弈-两阶段议价博弈-多阶段博弈-市场上的最后通牒博弈-03 跨行业工资差异-跨行业工资差异:可能的辩解-跨行业工资差异:理论上的解释-跨行业工资差异:评论-04 赢家的诅咒-赢家的诅咒:实验证据-赢家的诅咒:实地资料-赢家的诅咒:评论-05 禀赋效应、损失规避及现状偏见-禀赋效应-交叉的无差异曲线-现状偏见-损失规避-06 偏好反转-偏好反转(2)-兼容性假说-偏好反转:评论-07 跨期选择-个人贴现率的变化-参照点-享受与恐惧-08 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目前收入账户:消费取决于收入-收入、奖金及意外之财的来源-养老金财富-房产-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评论-09 博彩市场-赛马博彩市场-投注策略-乐透型彩票-博彩市场:评论-10 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周末效应-月度转换效应-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评论-11 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股市平均水平的均值回归-截面数据的均值回归-短期均值回归现象-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评论-12 封闭式共同基金-四种反常现象-代理成本-受限股票-税收-封闭式基金溢价-金钱并非万能的-投资人的情绪──一种可能的解释-封闭式共同基金:评论-13 外汇-外汇风险溢价-预期误差-如果你有这么聪明的话-赢家的诅咒:后记

第11章 GNP崇拜

2020年7月14日 字数:1821 来源:卧底经济学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提供人:frame99......

[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编者注

“在太长的时间里,我们太注重物质积累,而放弃了个人美德和社会价值。我们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如今已经超过8 000亿美元,但是这个国民生产总值——如果我们用它来衡量美国——这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包括了空气污染、香烟广告,以及为清理交通事故而奔忙的救护车;它包括了我们装在门上的特种锁和关押撬锁入室盗窃犯人的监狱;它包括了在无序扩张过程中被我们毁灭的红木森林和消失的自然奇观;它包括了凝固汽油弹,包括了核弹头,包括了警察为了应对城市骚乱而出动的装甲车;它包括了惠特曼步枪和斯佩克刀,以及那些为了向孩子们推销玩具而美化暴力的电视节目。但是,这个国民生产总值不包括我们孩子的健康,也不包括他们所受教育的质量和玩耍的快乐;它不包括诗歌的美感和我们婚姻的牢固,也不包括公众辩论中闪现的智慧和官员的正直;它既不测量我们的机智,我们的勇气,也不测量我们的智慧和学识,更不测量我们的同情心和对祖国的热爱。简单地说,它看似衡量一切,但又将那些令人生有价值的部分排除在外。它可以告诉我们美国的方方面面,但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为她而自豪。”

——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这段引用自肯尼迪。他说得有道理,不是吗?

不是。

你这是在挑衅。

好吧,我来解释下。肯尼迪是对的,当然,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没有被包含在你能在新闻标题中看到的经济增长数据中。惹恼我的是这在暗示经济学家只关注这些数据。

我们在第1章提到过这个问题。

是的,当时我给了个简短的回答——如果我们的关注点放在公平、环境和幸福问题,那么经济的增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是我想给出更详尽的答案,因为肯尼迪列举的对经济学的批判仅是你这些年听到的其中一例。我们经常能听到人们批评经济学执着于增长,但实际上,这些评论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两者往往被混为一谈,把它梳理区分并单独讨论将非常有用。

第一种观点是这样的:关注经济增长是个糟糕的想法,因为增长是用GDP衡量的,而GDP是一种有缺陷的衡量方式。我们应该转而去度量更有用的指标——比如幸福感这样的。

第二种观点是这样的:关注经济增长是个糟糕的想法,因为我们最终会达到经济增长的极限。既然我们终将生活在没有增长的环境中,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开始学习适应这种环境。

我们将在本章及下一章解释第一种观点,之后一章再解释第二种。

那好吧。这样,让我们先理清一些术语的含义。为什么罗伯特·肯尼迪提到的是GNP,而不是GDP?二者有什么区别?

GDP指“国内生产总值”,GNP指“国民生产总值”,还有第三个首字母缩写的词,GNI——这个跟GNP所指的内容相近,但有个更好理解的名字——指“国民总收入”。它们关系密切。所有这些指标都试图加总一个国家的整体收入、支出或生产的价值。我说“收入、支出或生产”,是因为有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另两个也有。原则上,你将得到相同的计算结果。你可以加总每个人的收入——也就是,工资加上人们因拥有房产、股票或公司债券而取得的收入。或者,你可以加总人们所有的支出,又或者你可以加总每个人生产出来的每件产品的市场价值。要知道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还因为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人们购买它花费了什么决定的,所以,这些概念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或者说同一枚硬币的三面,你应该明白我想表达什么。

这些概念的区别在于你如何定义“一个国家”。例如,如果一个加拿大人在伦敦有一个公寓并将它租出去换取租金,这个市场价值应该计算在加拿大还是在英国内?如果一家加拿大公司在英国拥有一个厂房,类似问题也会出现。答案是一个在英国的、属于加拿大的资产应该被计入英国的GDP,同时被计入加拿大的GNP或者GNI。GDP是一国边境内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值,但GNP计算的是一国居民收入的总和。如果所有居民都只在自己所在的国家拥有财产,那么这三者衡量的东西相同。如果不是,在一些经济非常开放的国家——爱尔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GDP与GNI存在显著差异。爱尔兰的GDP很高,因为很多外国公司都在那里开店;爱尔兰的GNI不高,因为爱尔兰人在海外并没有大量投资。并且我们经常提到GNI而非GNP,是因为如果你在讨论谁拥有一项资产,你大概更关注这项资产将会带来多少收入而非多少产出,尽管这两个概念应该是能相互转换的。

GDP和GNI的另一个区别发生在当你出于国际市场比较的目的将它们转换成同一货币(通常是美元)的时候。GDP通常使用现行汇率折算,这一汇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市场价值。GNI倾向于使用被称为“购买力平价”的指标进行转化,这一指标用于调整生活成本。例如,如果你将瑞士的人均GDP和美国做比较,就会发现瑞士人的生产力要比美国高60%:得益于苏黎世银行业以及精密制造业的悠久历史,瑞士是全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但是,如果你转而考察用购买力平价折算后的人均GNI,会发现美国和瑞士打个平手:尽管按外汇市场汇率计算,美国的人均产出较少,但是按你用现金在国内能买到多少东西来比较,美国几乎跟瑞士同等富裕,因为在美国购买燃料、食品和住宅更便宜。

GNP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