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在家里时,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你透过花边窗帘向外看去,看到一个年轻男子站在你的门前。他看上去不像是个坏人,因此你决定把门打开。来者向你解释道,他是加拿大癌症协会的志愿者,不知道你愿不愿意为他们捐点钱。你想了一会儿,决定还是为社会作点贡献,因此给了他一点钱。
这看上去是个偶然事件。其实,你可能正在参与一项心理学实验。这类“你愿不愿意捐点钱”的实验首先由多伦多大学的帕特里夏·普利纳设计完成,证明了“表现”原理如何让人们行动起来。
普利纳的实验结果表明,46%的受访者愿意为公益事业捐钱。在实验的下一个阶段,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们来到另一些住户家中,让他们在衣领上佩戴一枚别针,以帮忙宣传防癌抗癌事业。别针很小,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了。两周后,志愿者们回到这些住户家中,请他们进行捐款。令人吃惊的是,这一次,超过90%的住户同意为慈善事业捐款。
这种被称做“脚在门槛里”的策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一开始的小小请求使得住户们表现得好像他们是那种热心慈善的人士。这使他们相信他们是无私的人,由此激励自己答应对方更大的请求。四十多年的实验证明,这一方法在很多不同的场合都能起到作用。
其中,法国研究者尼古拉斯·盖冈做了一些有趣且实用的实验。
在一项实验中,盖冈来到布列塔尼,随机将当地住户分为两组。14然后,他假装自己在当地一家能源公司工作,给其中一组的住户打电话,请他们参与一个为时很短的关于能源节约情况的电话调查。几天后,盖冈给所有实验住户寄了一封信。信中,当地市长请所有的市民参与一项能源节约的项目。之前参与过电话调查的人中,超过50%的人同意参与该计划;而之前没有接到过电话的人中,只有20%的人同意参与该计划。
在另一项实验中,盖冈给一千多人发送了邮件,请他们浏览一个为战争受害儿童建立的网站。其中一半的人浏览这个网站时,看到一个消息:如果有意慈善捐助,请点击另一个链接。而另一半人浏览网站时,要先填写一个反对使用地雷的请愿书,然后才看到“如果有意慈善捐助,请点击另一个链接”这一信息。那些没有填请愿书的人中,只有3%的人点击了捐助链接;与此相比,那些填过请愿书的人中,14%的人点击了捐款链接。
最后,盖冈还用“脚在门槛里”这一方法帮助人们找到心中所爱。他安排实验人员来到街上,走近三百位年轻女性,提出请她们喝点东西。有时,实验者在提出邀请前会先向女士们问路或借打火机;其他时候,他们则会径直走进这些女士,直接询问她是否愿意接受自己的邀约、和自己去喝点东西。小小的变化带来了大大的不同。先问过路的女士中,60%同意与实验人员一起去喝点东西;而那些直接受到邀请的女士中,只有20%的人接受。
在以上实例中,人们发现自己表现得好像热心能源节约问题、反对战争或者想要去喝一杯,因此激励自己作出了相应的行为,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外在能量的驱动。
推销人员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行为学专家罗伯特·恰尔迪尼将此方法称为“低飞球”法。在这一方法中,要先让人们表现得好像自己对某一种产品或者服务非常感兴趣。比如说,一个汽车展厅会先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打出广告,吸引潜在客户来到他们的展厅。当顾客询问一辆车的信息时,他们就表现得仿佛自己想要买这辆车一样。这时,销售人员会向他们解释,车上还有一些附加装置,会使汽车的价格有所提高。同样,旅馆会在网上打出低价房的广告。一旦潜在客户点击广告、表现得仿佛想要预定一间房间时,他们会发现廉价房已经订光了,但是还剩些价格稍高的房间。
承诺的力量
美国人一年会制造出一亿五千万吨垃圾,足以每天填满新奥尔良超圆屋顶体育场两次。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心理学家肖恩·伯恩因此决定,研究一下是否“脚在门槛里”这一方法能够激励人们对垃圾废品进行回收利用。
伯恩的实验在洛杉矶县东部一个富庶的大学城“克莱尔蒙特”中五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实验开始前,伯恩及其同事偷偷观察了当地居民的垃圾回收利用情况,发现差不多200个家庭并不回收垃圾。然后,他们开始实验,看看他们是否能够改变这一情况。
伯恩一开始先征得了当地童子军的支持帮助。他花了三周的时间对童子军进行相关的培训。首先,他们让童子军进行朗读排练,朗读一段他们精心编辑的强调垃圾回收利用之益处的文章。然后,实验人员扮演当地居民,让童子军们假装敲开门,向他们朗读之前排练好的作品。当实验人员相信童子军们已经训练有素、可以完成他们的任务后,他们把童子军派往当地。
童子军三人一组,由实验人员带到克莱尔蒙特的不同地方,敲开一扇陌生人的门。开门后,童子军们训练有素地进行他们精心准备过的演讲,宣传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过了一会,他们会给当地居民一张承诺卡以及一张贴纸。承诺卡上简单地写有“我,________,承诺支持克莱尔蒙特的垃圾回收计划。我愿意献出一份力,反对浪费。”而贴纸上也是很简单直接地写着“我分类回收垃圾,反对浪费。”
接下来的六周时间里,实验人员又对当地居民的垃圾回收情况进行了秘密地观察。结果相当显著:那些童子军没有到访过的家庭中,对垃圾进行回收的家庭只增加了3%;相反,那些签过承诺书、将贴纸贴在房子上的家庭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的家庭新增了20%。人们只需花几分钟的时间表现出自己愿意参加垃圾回收行动,这就能够深深影响他们的行动,让正面能量实现运作,帮助他们日后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