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世界上最穷的人是日本某富翁,他投资失败,欠债高达几十亿,别说身无分文,就是把他自己卖了,也还不上一个零头。但他每天照样出入五星级饭店,玩着穷人们一辈子都没听说过的花样,身后还跟着一堆保镖。据说是债主们一心指望他还钱,要还钱就只有东山再起,要东山再起,就必须绷住台面,要绷住台面就必须豪华,而且还要长命百岁——他要是提前死了,欠的一屁股债岂不是只有拿一盒骨灰抵消?还不如一盒味精来得实惠!
所以说,世界上最潇洒的事就是用别人的钱,不管胜负,你都是赢家。
真正的穷人听了可能就很愤怒,有那么多钱去亏,干嘛不分个零头给我,做点针头线脑的生意,赚不了大钱也不至于亏嘛!直骂那债主傻B。
但债主可不会领你的情,他有再多钱,也绝不会分出零头来给你,尽管你的小生意确实很赚钱。
在投资的问题上,穷人的算法和富人的算法不同。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穷人来说很不错了。但是一家面馆所能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一个大老板有1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这5000家面馆就是5000个投资项目,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1亿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啊!
大资金只会青睐大项目,钱往高处走,你越有钱,扯的摊子越大,就越有人要把钱给你。而且,你有钱,说明你有找钱的能力,这就是信用,就是你能让钱生钱的证明,如果有人要投资,他不找你找谁?资本的眼光势利得很,穷人是不可能得到资本青睐的。既然没有资本,穷人得到钱的途径就只有劳动,而劳动所得的血汗钱,多半只够糊口。
穷人的钱永远只是生活消费资金,和资本的性质完全不同。没有资本,报刊上那些发财的故事,无论多么精彩,对穷人来说,就像一部武侠小说,闲来读读,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精神体操而已。
有钱的人更有钱
全国十二亿人,如果每人给你一元,那是什么概念?
这样的好事也不是没人想过,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要收集到这每人一元,你必定得有一个合理的借口,也就是立项目;你还要让每个人都知道这回事,就需要做广告;你还需要人去为你收集,又必须招兵买马。诸如此类必要的开支,如果这一人一元里,付出的成本是一人五角,对不起,要收十亿,你得先付五亿出来!你一听就吓得灵魂出窍了,就算滚动发展,类似于卖楼花,这样的生意也不是穷人能做的!
很多时候不是穷人太笨,穷人想到的事,再精彩自己也无法去做,就因为你的起点所决定。所以就算穷人有妙计,也只好把自己的妙计贡献给富人,成为富人的幕僚,或者去当策划大师,帮着富人赚穷人的钱,自己从中分一杯羹。
钱就像跳水的台子,搭得越高,越有施展的空间,越能做出漂亮的动作。
有钱的人更有钱,穷人往往只有干瞪眼!
一个穷人的寓言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买田盖房,再娶一个小老婆……听得入神的老婆勃然大怒,操起鸡蛋往地下一摔,穷人的美梦顿时稀烂。
这是一个经典的穷人寓言。那穷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耿耿于怀,后悔暴露了活思想,让那点宝贵的资本毁于一旦。然而他实在是忍不住!
当年马丁·路德·金一句“我有一个梦想”,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穷人也是人啊,富人所有的一切欲望,穷人也是有的。食色,性也,他凭什么不想娶一个小老婆?!只是鸡蛋还没有变成鸡,连鸡蛋本身也还在老婆手里攥着,就有了如此辉煌的梦想,合不合适,值得商榷。
不能说穷人的前途没有光明,然而道路的曲折性,也更加符合逻辑。
从理论上讲,一旦找到赚钱的模式,资本以几何级数增长,也不是不可能。很多财富英雄,如比尔·盖茨之类,最初的原始资本也和一个鸡蛋差不多。但是世界上穷人无数,鸡蛋无数,比尔·盖茨却只有一个,下一个会不会是你呢?难说。
资本越小,风险越大,当你手里只有一个鸡蛋的时候,哪怕轻轻一碰,都可能全部玩完。这就是穷人的软肋。
穷人的起点太低,就算你搭上了快车,快得不能再快,资本的增长也像是滚雪球。当雪球还小的时候,你哪怕滚得发疯,比起那些缓缓增长的大雪球,你的发展壮大也是可怜的。基数太小,增长有限,同样是滚动发展,此增加一倍与彼增加一倍,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何况天气一变,首先融化的必定是你。你的雪球能不能滚大,这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穷人总是从做小生意开始,要把小生意变成大生意,就像把一个鸡蛋变成一群牛,中间太多的因素,太多的环节,如果你没有把整个过程走完,你就没有摸到财富的脾气,就算是给你一大笔钱,你也消受不了。
很多时候,财富也是一种压力。潜水员都知道,贸然的下到深海,很可能七窍流血。这绝不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