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社会来看,大多数人正在使用的学习方式,也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停地获取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实际上,我并不赞成这种方式,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信息无时无刻不在爆炸式地涌现,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学习的脚步又怎么能追得上时代进步的速度呢?
在我看来,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在低水平的思维模型中,增加再多的内容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只有提升思维模型的水平,才能让我们接纳更多高维的信息和知识。当然,想要实现这种目的,学习更多的思维模型和重要学科的重要内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究竟哪些重要学科的思维模型和重要内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呢?换个角度思考,我们正处于哲科时代,不同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实际上,这些第一性原理就是人类的文化基因。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文化基因中找到一个通用的组合,用它有效地提升全人类的思维模型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思想实验来说明。
我在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那一年,曾经旁听过张首晟教授的一堂课,这节课的名称很有趣,叫“2012信封的背后”。他说假设世界末日就要到来,挪亚方舟上只能带一对动物和一个信封总结人类所有的知识,那么你们会写下什么?这个思想实验非常有趣,它要求你必须写下极简的东西。
张首晟教授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他一共列举了8条重要学科的重要内容:第一,在哲学领域中,他列举了原子论[4];第二,在数学领域中,他列举了欧氏几何;第三,在生物学领域中,他列举了自然选择;第四,在经济学领域中,他列举了“看不见的手”;第五,在政治学领域中,他列举了“人人,生而平等”;第六,E=MC2;第七,熵增定律;第八,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后3条内容属于物理学领域。以上内容就是张首晟教授认为在人类的文化基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科技飞跃、信息爆炸,但真正能够被称为元知识、元信息的内容,就是各个学科的基础理念。
国内知名的游戏公司昆仑万维的董事长周亚辉曾在文章中写道:“我认为未来30年能做到百亿美元公司的CEO都是科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他们的思考能力足够深,优势很明显。”对于这句话我深表赞同,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家或经济学家,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说,我们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的思维方式。
王东岳老师曾经提出一种递弱代偿的理论。他认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越来越恶劣,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高的思维能力必须上升一个台阶。而提高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一创新,利用人类的元知识作为第一性原理,去建立新的思维模型,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将这种思维模型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