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红酒绿
从整体上说,即便日军依旧恶行累累,但对于沦陷区百姓而言,“安民”后的秩序终究好过大军过境之年。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种:
其一,杀人放火是手段而非目的,既然日军侵华是为了占有中国,就不会让自己成为生活在孤岛上的统治者,所以会通过“皇民化统治”尽量笼络或者奴役人心。一方面,日军会假意讨好沦陷区居民,暴行较之先前势必有所收敛;另一方面,日军也在积极推进“新政”,培育“新民”,收买合作者,通过“以华制华”瓦解中国人的斗志,并借此宣示“改朝换代”大局已定。
其二,地方自卫意识明显提高。大批日军过境之后,国民县政府在国统区与阴阳界重建了保甲制度,村民也主动轮流放“烽火哨”。一旦发现日军有何动静,立即通报。害怕村庄被包围的村民畏而远之,通常会藏进山间窝棚住上数日。即便来不及外逃或者心存侥幸,男人们也会将村里的女人藏在棺材或者事先挖好的土洞里。这样做也有双重风险:一是如果日本兵因为找不着女人发泄而发疯,村中“留守男人”难免遭殃;二是女人被藏得久了,也可能窒息而亡。
其三,当地人也在努力适应“改朝换代”这一过程。虽是乱世,从各乡镇的维持分会到县维持总会再到伪县政府,那点扭曲的、弱不禁风的秩序还是在缓慢生长。“中日亲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乡下有些胆大又想捞油水的女人,每当日本人来打猪杀鸡,她们就自告奋勇,帮着脱毛、烹饪,待一个个吃点走了,剩下的便全由她们带回家。有些女人得了好处,甚至还会等着日本人来,寻欢作乐也不避让。几年下来,还有人“托日本佬的福”,做起了皇军的情妇。有位姑娘,自从和日本兵住在了一起,家里收入大增,不论鱼肉,“光弄到的粮食放在楼上都压断了两根楼棱”。这些女子通常并不会为害乡里,反而会就着乡情与日本人周旋,时而还会借着手头那点水月镜花、朝不保夕的可怜阔气,接济跑反归来的难民。在此意义上,她们和日伪政权里部分乡情未泯的人一样,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润滑剂或者缓冲带的作用。
其四,因为战事稍歇,又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部分日本兵也有人性萌发之时。
由于日军的封锁,国统区与阴阳界少有盐吃。人们只好用辣椒、霉豆腐当盐,有的用陈墙土的硝熬盐,实在不堪忍受,而黑市里一斤盐要一担谷。一些小孩便会弄些红薯、芋头和日本人换盐吃。当住在“国统区”或阴阳界的农民过河来买盐吃,有时候日本人会在碉堡里往外撒盐条,待大家挤成一团,便朝着农民浇水,而他们在上面笑。有时换完盐,还有被搜回去的。有个人偷了一包盐,被日本人发现了,抓着后被绑在旗杆上,让狗活活咬死了。
好在伪县长陈允兹在日本人那做事,能帮着弄些盐条子,河南岸的人便时不时地到北岸县城领条子买盐。有个渡口是一个叫岗本太君的把守,表面还算和善,许多人便从这里进城。不幸的是,为了领盐条子,有一次船上坐的人太多,结果把船弄翻了。好在日本兵上前用竹篙搭上岸一些。虽然这次翻船依旧淹死了18人,但这个搭救的细节也表明,虽然侵华日军乃禽兽之师,但有些禽兽终归有着一点人性。
其五,沦陷区渐起的灯红酒绿消磨了中日双方的斗志。比如慰安所陆续开张,仅在永修吴城便有几家,门口分别挂着“慰安所”和“日华金钱”的牌子。据老人们回忆,“慰安所”里都是些穿和服、讲日语的日本妇女,而“日华金钱”里的慰安妇则穿中国衣服,既能讲中文又能讲日文,多是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和朝鲜人。
唐德刚先生在小说《战争与爱情》中谈到日本妓女举世有名,建妓院也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戏。不过,在沦陷区的皇军慰安所里,皇军需要慰安妇时,一切都是免费供应。所以,为了赚点外快,一些日本妓女时常偷偷越界,要与中国男人在床上一起画大东亚共荣圈。如此一来,也成全了那些有着家仇国恨却无力伸张的中国男人的“床上爱国主义”,让他们当阿Q、开洋荤、出重价,在这些日本女人身上“咪西、咪西”,以向天皇泄愤雪耻,抗日救国一番。如果说入侵中国与强奸妇女是“双重进入”,找日本妓女“行爱国房”,也算是扳回一局了。
当然,即便是沦陷区,并非所有男人都这般只知“为国捐精”。刺刀之下,乱世之中,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英雄故事。抗战结束后,著名方志学家吴宗慈在其所编《江西通志》中记载了永修“义盗蔡家明”的故事。蔡本是当地有名的武师,弟子数百,平时只是在周边盗马偷牛、坐地分赃。按说如此“鸡鸣狗盗之辈”,又是长辈,最名副其实的称号当是“贼王”,而非“义盗”。
又毕竟,时势造英雄。虽已年近花甲,当日军打到修河,蔡家明这等乡村领袖岂能袖手旁观!很快,他便响应国军“抗战建国”的号召,带上原班人马,专偷日军营地的马匹与军火,偶尔甚至还打打伏击。据说蔡家明屡屡得手,头次进城便成功捎回步枪、机枪与弹药若干。而最风光是,有一次这伙人竟然赶着日军军马从日营中驮回了小钢炮(六○炮)。直到后来,蔡英雄被日本重兵追得无路可逃,只好纵身跃上一棵大树,随后被敌狼狗发现,为鬼子的枪林弹雨射杀。生命如此凋零,也似落叶归根。
两年后,江西《民国日报》以赫然大字追忆“义盗”蔡家明抗击日军、以身殉国的旧闻,一时轰动各地。
不过,在一个无组织的社会里,虽然有人心向背,但像蔡家明这样以身相搏的英雄好汉毕竟凤毛麟角。无论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对于普通人而言,如何安身立命终归是头等大事。强权之下,少数人奋起反击,为灵魂努力征战,多数人隐忍苟安,为肉体尽责繁衍,也算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