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南开大学的演讲

2025年1月2日  来源:自由在高处 作者:熊培云 提供人:gushang23......

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是记者节,却没什么好庆祝的,我的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因为编发一篇讨论岳飞的稿件,刚被停了职。

开场之前,我想先谈一段我在欧洲的采访经历。

去年春天,我还在巴黎大学读书的时候,有机会采访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先生。程抱一先生在法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年近八十岁,那天我们聊了三四个小时,随后我整理出来近两万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在访谈开始时抱一先生的一句话,“别看你是记者,我是院士,如果你只是听我说,我就很吃亏,没有收获。”

抱一先生是个智者,他的意思是:我们两个人是平等的主体,要在身心自由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把内心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我们最后得到的东西,必定是大于我们两个人的,这就是抱一先生说的“一加一大于二甚至等于三”。相反,如果我们的交流只是以说服对方为目的,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加一小于二甚至等于一”。

所以,今天我到南开来做这个讲座,只把它当作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既想尽情地表达我的思想,同时希望多听到一些母校师长及同学们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感谢李院长和何主任的这个安排,让我来谈时事评论。上个月,我在北京大学讲如何办一份好的政经杂志时提到四个关键词:“责任、希望、新闻与思想”,在中国政法大学我又补充了一点——“识时务”。今天,我希望能更深入地谈谈什么是“识时务”。我想,所谓时评就是“识时务”,“识时务”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我相信“参与一个时代的书写”,最关键处就是要“识时务”。

现在,国内的时评写作与平台建设的确有大进步。不久前,《东方早报》的朋友给我发了一份全国媒体时评版的编辑名单,我很惊讶,出国几年间,国内几乎各大城市或多或少都有报纸开辟了时评专版。当然,天津除外,天津这个地方的媒体比较特立独行。

今天我讲“时评”,想分两部分来讲,一是“时”论,二是“评”论。讲我们正处于怎样的时代以及我们该以怎样一种态度来推动中国的进步。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