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导读(1)

2025年1月6日  来源:大衰退:如何在金融风暴中幸存和发展 作者:辜朝明 提供人:gushang23......

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在一夜之间彻底颠覆了美国的金融格局, 曾经在世界金融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五大投行转瞬间不复存在。源于美国的这 场金融灾难进而席卷全球,重创欧洲经济。欧盟各国深受其害,自顾不暇, 号称北欧天堂的冰岛,国家经济更是瀕临破产的边缘。与此同时,近年来居 高不下的原油价格急转直下,缩水近半。曾经以傲人的经济增长速度带动全 球经济,被誉为明日之星的巴西、俄国、印度、中国等“金砖四国”(BRIC) 新兴经济体的股市前所未有地同时全面暴跌,市场前景一片黯淡。自20世纪 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箫条"以来近一个世纪中,世界经济还从未出现 过目前这样的惊恐和混乱。

格林斯潘日前将这场风暴称为“百年一遇的危机”。这位长年执掌美国中 央银行、被评论为比美国总统更具影响力的美联储前主席,言行一向谨慎, 他此次的评论显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恰如其分地代表了主流专业人士的担 忧和恐惧。更加令人难以释怀的是,这场灾难现在看来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 这场风暴最终将如何演变,会把我们引入怎样的困境,到目前为止,尚未有 人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但是有一个事实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以及政府决策者在谈 论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时,不断将其与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相提并论。如果 认真回顾80年前爆发的那场同样发源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的轨迹,我们不难 发现,它给当时的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灾难,更为希特勒上台、德日两 国军国化铺平了道路,并最终将人类拖入世界大战的深渊。80年后,现在发 生的这场金融风暴是否会带来同样的恶果?虽然我们现在尚不敢妄言,但是 随着金融风暴的扩大,我们已经看到美俄这样的传统对手之间对立急速加剧, 也看到英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毫不犹豫地与昨天还是盟友的冰岛反目成仇, 动用反恐法案对其予以制裁。美国总统布什日前非常專骨地要求世界所有其 他国家都要与美国“同赴国难”,不可在这场危机中寻求独善其身。这对于像 中国这样,本来与次贷危机毫无瓜葛的国家来说,与其说是要求,倒不如说 更像是一种要挟。

这场风暴将会如何演变?我们的世界将何去何从?我们自身又该做出怎 样的抉择?在当前的混沌之中,幸运的是,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参照的坐 标,这就是辜朝明先生的大作《大衰退》。

辜朝明先生祖籍中国台湾,是已故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的侄 子。辜先生自幼在日美等国接受教育,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完成经济学学业 后,作为经济学家任职于美联储纽约支行,后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受聘 于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在其旗下的研究机构野村综合研究所担任 首席经济学家。作为一名经济学者,辜朝明先生有别于众多同行,他不是藏 身于纯学术的象牙塔中,而是长期活跃在日美经济金融舞台的第一线,因此 他对于诸多经济问题的视角和理解也就显得特别独到、深刻。更加难能可贵 的是,辜朝明先生的工作性质使他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贴近现实,在解析 经济问题的同时能够指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身处当前这种经济迷津的 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辜朝明先生的这本著作建立在他长年研究所得出的重要成果,即“资产 负债表衰退”这个在经济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崭新概念的基础之上。长 期以来,对于美国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以及20世纪 90年代日本长达15年的大衰退(Great Recession)这两次罕见的大规模经济 衰退的传统解释一般都认为:股市崩溃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等问题凸显,因此 造成信用紧缩,流动性陷阱产生,进而导致企业借贷困难,最终引发了整体 经济大规模的倒退。基于这种理解,到目前为止的主流观点对于这种大规模 经济衰退的解决办法基本上都着眼于货币供给方,主张政府在大力治理银行 不良贷款问题的同时,主要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资金, 增加流动性,遏制并消除信用紧缩现象,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

但是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却彻底颠覆了这种传统理念,经过对大量历史 数据和资料的缜密细致的分析,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认为:问题的根源并非 货币供给方,而是货币需求方——企业。这种观点认为,经济衰退是由于股 市以及不动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之后,市场价格的崩溃造成在泡沫期过度扩张 的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企业负债严重超出资产,因此,企 业即使运作正常,也已陷入了技术性破产的窘境。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自然会将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 “负债最小化",在停止借贷的同时,将企业能够利用的所有现金流都投入到 债务偿还上,不遗余力地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希望早日走出技术性破产 的泥沼。企业这种“负债最小化”模式的大规模转变最终造成合成谬误,于 是就会出现即便银行愿意继续发放贷款,也无法找到借贷方的异常现象。

与此同时,担心外界发觉自己已经技术性破产的企业,与极力避免既有 贷款不良化的银行之间心照不宣地达成默契,对企业普遍存在的资产负债表 失衡问题讳莫如深,从而使借贷方不足这个造成信贷紧缩、流动性停滞的关 键因素深藏于幕后,不为世人所知,并最终导致了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的 0本大衰退期间所观察到的货币政策失灵现象的发生。

作为对策,辜朝明先生通过详细举证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 以及日本20世纪90年代大衰退后经济复苏过程的波折,指出在资产负债表 衰退期间,当今学术界主张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令人怀疑,真正具有效 力的是由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工具。

为了进一步说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及其应对措施,辜朝明先生创造 性地将经济周期形象地分为“阴阳”两个阶段。当经济周期处于“阳”态阶 段时,经济状况属于传统主流经济学可以涵盖的范围,企业资产负债表健全, 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利率正常,存在通货膨胀倾向。这时政府可以 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而财政政策工具由于会产生挤出效应 (Crowd Out)则应该尽量避免运用。

然而当经济周期处于“阴”态阶段时,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出现资不 抵债现象,企业大规模转向负债最小化模式,从而导致合成谬误,将经济拖 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之中。此时利率降至极低点,通货紧缩现象发生,货币政 策完全失灵,政府必须大胆使用财政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复苏。

通过引入阴阳周期理念,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最终得以体系化。必须指 出的是,这个概念建立在大量的史实调查和验证之上,逻辑严密,自成一体, 在经济学领域具有独树一帜的首创性。

更重要的是,这部于2008年春天才以英文版面世的著作并不仅仅满足于 对纯学术概念的探讨,以及对历史的回顾,在本书中,作者结合当前的次贷 危机,用了大量篇幅对当今世界经济局势做了广泛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由于此次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的突然性,迄今为止,系统分析其前因后 果的著述寥若晨星。而在本书中,我们却可以找到诸多论述可供参考,这就 裱得本书在当前这个时候显得难能可贵。

由于辜朝明先生长期活跃于西方经济第一线,因此他这本著作不仅具有 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还为我们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的动向提供了许多鲜为 人知的重要线索。

例如,日前,中国国际金融投资公司以当前的金融风暴为主题组团赴美 进行了考察。在美期间,中金考察团成员分别访问了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以 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不同机构。在考察期间,这些美国机构的人员屡次告 诉中金考察团成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因研究大萧条和日本大衰退而闻名。 在美国出现金融危机之时,由他出任美联储主席可谓恰逢其时,是美国不幸 之中的万幸。

然而从本书中我们却得知这样一个事实,伯南克本人与米尔顿?弗里德 曼一样,是货币政策的坚定信仰者,坚信1929年大萧条完全是由于当时的美 联储没有及时向银行系统注入足够的流动性所致。并以美联储主席的身份公 开声明美联储应该为此受到谴责。然而当伯南克将责任归咎于货币供给方时, 却完全没有考虑到货币需求方行为变化这个客观事实。因此,在20世纪90 年代日本大衰退期间,伯南克虽然向日本政府提出过各种建议,但在货币政 策效果不彰的情况下,伯南克依然极力主张日本政府大力推行以通货膨胀为 代价的货币政策,同时对于因此将产生的通货膨胀规模却含糊其辞。此外, 由于伯南克对货币政策普遍性的过分信任,本书也预言了伯南克将会比他的 前任进行更大幅度的利率下调,然而辜朝明先生在本书中以日本大衰退的事 实为依据,论述了在当前这种经济衰退中利率下调作用失效的机理。

另外一个值得玩味的例子是在199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 曼在与辜朝明先生就日本当时的经济困境进行的对话中毫不讳言地主张,理 论上依靠印刷钞票也能刺激需求,因此日本央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就能产生 有效作用。当辜朝明先生回答道,这样就意味着难以想象的通货膨胀时,克 鲁格曼教授毫不犹豫地说:日本正是需要200%?300%的通货膨胀率。辜朝 明先生听后不禁愕然。作为经济学界最优秀头脑的代表之一,克鲁格曼教授 的这种观点或许在理论上无可厚非,但是在现实中却不会有哪一个负责任的 政府敢于让自己的国民承担200%?300%的恶性通货膨胀。然而克鲁格曼教 授2008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事实显示,传统经济学理论与经济现实 的背离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伯南克、克鲁格曼等坚信货币政策普遍性的 主流派人士依然主导着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不管是学术理论还是具体决策的 走向。

在了解这些内容之后,加上本书向我们揭示的一个重要事实:在由资产 价格泡沫破灭诱发的经济衰退中,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失灵。我们就不得不 重新考虑美国业内人士对于伯南克的乐观期待,同时也为我们预测美国为应 对此次危机将会制定的策略以及未来的走向提供了有力佐证。

作为一名务实的经济学者,辜朝明先生在本书中对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 也做出了客观、正面的分析,尽管篇幅不长,但是依然能够感觉到辜朝明先 生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大衰退》这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当前世界经济风暴的核心问题,并在确 保学术严谨性的同时,结合当前现实,深入浅出,对许多重要的经济常识做 了细致全面的解释和介绍。因此可以说,不管是作为专业人士、政府决策者, 还是普通大众,这本书都为我们了解当前各种复杂经济现象,寻找应对策略 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作为译者,我本人非常荣幸能在当前这个重要时机将本书翻译介绍给国 人,由于时间紧迫,这本约20万字的著作前后仅用了 一个月就仓促译成,加 上自己学术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在翻译此书时,考虑到读者层次 的不同,我对书中的一些人物和内容做了简短注释,不当之处望谅解、指正。

喻海翔

2008年10月14日于成都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