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陆逊为什么回兵

2018年10月11日  来源: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作者:王春永 提供人:我不存在吗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在相继出招的动态博弈中,每一位参与者的策略都必须基于对另一方策略的预测。可是在现实世界的博弈中,参与者往往并非两个,这时候,除了预测对手的行动之外,还必须对第三方的策略有清醒的估计。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战败了蜀军,然后率数万大军追击。吴军一直追到鱼腹浦,忽见前面的一个乱石堆挡住去路,一阵杀气冲天而起,可是却不见一兵一卒。陆逊询问当地的人,一位老者告诉他们:“这里叫鱼腹浦。诸葛亮人川的时候,用石头排成阵势列于沙滩之上。”陆逊心中诧异,于是带了人马去阵中观看,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陆逊回寨,叹了口气:“孔明真‘卧龙’也!我比不上他啊!”急忙下令班师。

但是,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段故事,只能把它作为一段美丽的传说。实际上,当时使陆逊放弃追击蜀军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曹丕。

在当时,魏、蜀、吴三国就像三个实力各不相同的枪手,在两两火并之前,必须同时小心第三方。在当时,西蜀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成为相对弱小的一方,面临被吴国入侵及至吞并的危险。假如当时没有曹魏的存在,两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与外界隔绝的,那么,要想阻止吴军长驱直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尽管蜀国面临灭亡的危险,但曹魏的存在构成了必要的制约。在吴蜀大战的过程中,这一原理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正因如此,尽管刘备和诸葛亮一直口口声声把北伐曹魏作为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但是真实情况又怎样呢?当大将黄权归蜀之路被切断而被迫投降曹魏后,刘备并没表现出多大的愤恨,甚至说:“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负权,非权负朕也,何必罪其家属?”这些话已经把他当时的内心真实想法暴露无遗。

假如吴军真要长驱直人攻打蜀国,那么,它就必须从北部与曹魏接壤的边境抽调兵力。曹魏虽然不会贸然入侵一个全副武装的吴国,不过,如果陆逊率大军深入蜀地之后,曹丕也必定难以抗拒这种诱惑,对于一举干掉这个曾经让他父亲从赤壁狼狈逃窜的麻烦邻居的大好机会,他绝不会放过。陆逊正是(其实吴国的决策者也应该)通过倒后推理,预计到一旦他们进攻蜀国,曹魏军必然大举南下,因此才迅速回兵。不久,他果然听说了曹魏调兵遣将的消息。

这一类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博弈中可以通过放弃自己的攻击机会,而取得更好的结果。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其中就包含着深刻的博弈论智能。

我们在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也会看到同样的例子。只要存在数目庞大的竞争对手,实力顶尖者往往会被中等实力者的反复攻击搞得狼狈不堪,败下阵来。等到其他人彼此争斗并且退出竞选的时候再登场亮相,形势反而更加有利。

因此,你的幸存机会不仅取决于你自己的本事,还要看你威胁到的人。一个没有威胁到任何人的参与者,可能由于较强的对手相互残杀而幸存下来。就像上文所讲的甲枪手虽然是最厉害的神枪手,他的幸存概率却最低。最强者生存的概率居然就这么一点点!而枪法最差的枪手,如果采用最佳策略,反而能使自己的得到更高的幸存概率。

不过,如果仅仅把思考停留在只有三个对手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毕竟三角关系仍然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模式。现在让我们考察一下,假如三个敌人可以达成稳定状态,四个又如何呢?

现在我们在上面魏、蜀、吴的例子中,加人辽东的公孙渊。假设曹魏要打吴国的话,很有可能遭到公孙渊的入侵。如果当时公孙渊的力量足够强大,这确实是曹魏面临的一个严重威胁。如果这样,吴国不必担心曹魏入侵,就是因为曹魏一想到公孙渊就不敢大意。因而西蜀也就不可能指望曹魏来抑制吴国的吞并野心。但是公孙渊当时鞭长莫及,倒后推理的链条在曹魏这里中断,而西蜀最终也因此得到了安全。

从表面看来,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国家究竟会不会遭到入侵,将取决于潜在侵略者链条的节点数目是奇数还是偶数。但它的实际意义在于,一个更加接近现实生活的情况分析,能够通过把国与国之间的复杂关系考虑在内,从而得到更多细节,用于判断一国入侵别国的企图究竟有多大。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博弈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人数。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参与的人越少越糟,即便在同一个博弈里也是如此。但是,两个敌对国家难以和平共处、三个敌对国家就能恢复稳定局面的结论并不意味着若有四个敌对国家就更和平;在三国的那个例子里,四个的结果跟两个是一样的。

事实上,离我们并不太远的抗日战争,也可以看做是一场多个枪手的对决,大家完全可以依照三国的案例来分析一下。

博弈 / 参与者 / 动态博弈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