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哲学+人类生命学-----前言-什么是人类生命-人生的活动-人生的变化-人生时空洞理论-初步认识与理解时空洞-人生与时空洞的基本关系-人生多元理论-人生实用理论-人生机运理论-一加一等于几-回答几个生活问题-人生时空洞理论与养生-第四节怎样运用人生时空洞理论-自然性与社会性-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平衡-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和谐+黑格尔:什么是“哲学”?-哲学家康德:我是一个天生的求知者-邓晓芒:中西方不同的人格结构-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区别-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化-对话孙利平:哲学,真的无用吗?-文化的三个层次-中国的主流文化-探寻中西方哲学的秘密-科学观念的创造者一定是半个哲学家-怎么提高哲学能力?-这十大哲学思想经典,你都知道吗?-哲学究竟是什么?对哲学迷惑的你赶紧来看看-哲学家只要能解决——存在和情绪,就能解决人类的大多数疑惑-没有哲学的人类文明会是什么样?恍然大悟-深度解析自由主义的个人“自由意志”-深度解析自由主义的个人“自由意志”(下)-人人都该懂的哲学-序 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问题1 身体与心灵:什么才是人的本质-经验机器:人类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欺骗论证:身体与心灵是同一的吗-反驳欺骗论证:同一者的不可分辨性原则-二元论:心灵脱离于身体而存在-思维拓展:人与外在世界的互动-反驳二元论:范畴错误与心身互动问题+问题2:自由意志:什么情况下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道德责任: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决定论:能否选择其他行为-自发自由:能否做想做的事-自律:能否摆脱运气的操控-道德主体:人是否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问题3:同一性:什么使你与之前的自己仍是同一个人-心理层面的连续性-物理身体的连续性-个体同一性难题-死亡对个体的影响-问题4:道德哲学:什么是真正道德的行为-功利主义:追求人类幸福最大化-美德理论:道德存在两难困境-物种主义:差别对待其他物种-间接功利主义:对选择进行计算-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局限-特殊主义:质疑道德理论-元伦理学:不存在普遍的道德事实+问题5:政治哲学:什么是国家的正当性理由-自然状态:建立国家是否非理性-后自然状态:“同意”论证和“得到好处”论证-无知之幕:政府应如何确保正义与公平-所有权:政府能否对私人财物再分配-税收:政府能否对个人财产征税-自由原则:政府是否有权干涉个人的行为+问题6:大脑与意识:人的意识是什么-心脑同一论:意识是脑神经系统的运动-取消物理主义:舍弃旧有术语-功能主义:意识是复杂的功能-人的自我意识是什么+问题7:知识论:知识是什么-知识的充分必要条件-挑战知识的必要条件-挑战知识的充分条件-“知道”与“相信”的转化+问题8:怀疑论:怀疑的界限是什么-黑天鹅故事:对归纳推理的怀疑-归纳推理的合理性-证据与结论间必然存在逻辑断层-内部怀疑论与外部怀疑论-所有知识都建立在概念之上+问题9:上帝证明:如何证明上帝存在-设计论证明:上帝是宇宙的设计者-宇宙论证明:上帝是宇宙根本的原因-本体论证明:上帝必然存在-道德证明:上帝存在面临道德困境+问题10:艺术哲学:艺术的意义是什么-艺术作品评判:宽容原则-艺术鉴赏:审美无关利害-艺术鉴赏的几个问题:从对艺术的表达到赝品-艺术的审美价值:美与爱+结语:如何探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朽、死亡与乏味-永生者的噩梦-幸运与不幸-人人都该懂的哲学——致谢-序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结语:如何探寻生命的意义+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上)-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中)-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下)

功利主义:追求人类幸福最大化

2020年7月19日 字数:2107 来源:人人都该懂的哲学 作者:【英】彼得·卡夫 提供人:heidong86......

康德的义务论与道德理论中的另一派,即结果论存在冲突。结果论认为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即行为是否道德都取决于行为的后果。结果论理论中,最著名的就是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以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为代表。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边沁先生,他的遗体穿着生前的衣服,再配着一个蜡像头,安坐在伦敦大学学院里。(8)

根据功利主义的思想,正确行为是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但“效用”并不能被理解为“有用”,而是指人类幸福的最大化,也有人认为是人类痛苦的最小化。这个理论需要人们展望未来,并根据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来判断当下如何行动才是道德的。而与之不同,义务论的立场是回溯过去,因为一个人当下的义务取决于曾经发生的事,比如许下的誓言。

功利主义最经典的理论是边沁的最大幸福原则,即正确行为是使最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幸福的行为。当然,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曾有许多人对如何界定幸福,以及如何判断行为的结果进行争论。就本章开篇提到的这个情景来说,假如把钱给利蒂希娅,她获得的幸福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而假如把钱给厄斯金的前妻和女儿,显然能够带来更大的幸福。而且,厄斯金已经去世,他也不会因为你违背誓言而感到任何痛苦。因此,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忽略同一性问题中提到的死后伤害,把钱给需要钱的母女就是道德行为。当然,假如其他选择能够带来更大的幸福,比如把钱用于救济处于饥荒中的难民,那就应该选择这种行为。

继续往下想,假设厄斯金的女儿获得了这些财产,那么,她可能用这笔钱买了毒品,彻底毁掉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怀孕生下一堆孩子,而这些孩子长大以后都变成了杀人犯;她也可能用这笔钱研究出了治愈某种顽疾的方式,拯救亿万生命。这些结果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对其进行预测。因此,功利主义和日常生活一样,都只能依赖于理性的假设。

从表面上看,功利主义提供了一个能评价所有行为是否正确的简单的原则,解决了道德难题,使道德领域的海面平静了下来。但实际上,在功利主义平静的海面之下,问题与争议一直波涛汹涌。的确,因为在计算幸福总量时,每个人的幸福都要计算在内,所以,幸福最大化原则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假如使一个人痛苦能够为其他所有人带来更大的幸福,那就应该这样去做。

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功利主义只是把人看作幸福的容器。按照这个思路,只要让人口越来越多,并让这些人略感幸福,幸福总量就能提高很多,也就得到了幸福最大化。然而,我们似乎又觉得,一个更幸福的世界不应该是幸福总量,即世界人口足够大,而是应该让每个人都过得更加幸福。当然,这样做也并没有剥夺从未存在过的人的幸福。简而言之,要想实现幸福最大化,究竟是应该通过增加幸福之人的人口总数,还是通过让现存的每个人更加幸福呢?

我们通常认为,幸福就是获得快乐、没有痛苦。边沁在自己的小册子里写道,假如能够获得同样的快乐,那类似于图钉游戏这样的小孩子玩的游戏就和诗歌一样好。当然,也有些下流的人认为,图钉游戏是性爱的委婉表述。

密尔深受边沁的影响,他读过边沁的小册子,对其既支持又反对。他否定了这个图钉游戏和诗歌的等式,而是认为,有些快乐是更加高级,更有价值的。有人认为,功利主义就是支持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理解肯定不适用于密尔的功利主义。在密尔那里,图钉游戏、足球和性等欲望的满足,带来的都是低级的快乐,而高级的快乐来自诗歌、哲学和友谊等。

密尔有一句名言:“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远好过做一只满足的猪。”根据这个说法,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在计算幸福总量的时候,密尔是将动物的感受也计算在内的。边沁也是如此,他认为,道德问题所关注的对象,既不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理性,也不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用语言,而是根据他们能否感受到痛苦。边沁希望,有一天,“人性可以覆盖到所有能够呼吸的生命”。边沁反对物种主义,认为我们不应该无视其他物种的痛苦,而仅仅因为它们属于另一个物种。

密尔偏爱苏格拉底似的而非像猪一样的人,这可不是什么怪癖,因为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有些生命比另一些生命要更加完满。或者说,相较于快乐,密尔是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幸福昌盛。而幸福昌盛意味着我们要进入这个世界,并获得自身的卓越。回想有关身体与心灵的问题中提到的经验机器,虽然密尔很可能让我们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选择,但我们可以推测:他并不建议使用这个机器。

或许很令人惊讶,但密尔的功利主义直接引出了他影响深远的自由原则(Liberty Principle)。密尔提倡自由,他认为人们要实现自身的卓越,就要有选择的机会,即所谓的消极自由,使他们能以自律、自我管理的方式成为一个积极的主体,获得所谓的积极自由。但这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毕竟通过自我实现,即自律、自我管理的方式成为卓越的盗贼或骗子,可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善。于是,密尔的自由原则提出,在要求自由最大化的同时,不能伤害他人。

根据上文所述可见,密尔的自由原则与其功利主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或许,要想幸福最大化,就应该鼓励人们顺从,就应该限制人们选择的机会。想象一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是多么犹豫不决;面对本能的欲望,我们又是多么愚蠢。假如要用密尔的思想来反驳这种家长主义的观念,或许应该说,幸福需要自律作为前提,而自律是实现自我卓越的关键部分。

想要理解密尔所说的幸福,就要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比如高级和低级快乐、自律的价值、友谊,甚至高尚与尊严等。这受到了边沁功利主义信仰者的质疑,因为边沁的功利主义要求我们计算幸福的总量,而密尔的功利主义却违背了幸福的同质性和简单性。一旦认为幸福昌盛的人生有许多不同的价值,而它们彼此之间不可公度,就无法以统一的计量单位对它们所带来的快乐进行计算。因此,当需要在不同的行为之间进行选择时,我们就无法权衡彼此,无法做出决定。

功利主义 / 幸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