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战,两军对峙。
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去世,其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真宗即位之初,曾通过边境官员向辽朝表达了愿意和好的意向,却受到辽朝的冷淡。因为当时宋朝不仅在辽朝面前失去了优势,而且正深受西北党项人的困扰。辽朝统治者看透了宋朝的软弱和所处的困境,因而决定加强攻势。
宋真宗像
咸平二年(999年)十月,辽军大举侵入河北。起初,辽军先在保州附近受挫于宋军田绍斌、石普和杨嗣等部,继而又在遂城受挫于宋军杨延昭(杨业之子,人称“杨六郎”)部。于是,辽军改变战术,撇开宋军重兵把守的城镇,纵兵深入河北内地,肆意践踏掳掠,并在瀛州西南大败宋军,宋将康保裔被俘。在此情况下,宋真宗决定率军亲征,车驾至大名府,并撤换了前方主帅傅潜,却未能与辽军交锋。次年正月,辽军北撤。宋真宗自以为亲征大功告成,得意地题了两首《喜捷诗》,然后班师回京。
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希清
《宋史?杨业传》等记载,杨业有七个儿子,但是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杨延玉,在雍熙北伐时,随杨业战死在陈家谷口,另一个就是非常有名的杨延昭。杨业对杨延昭非常器重,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杨业在攻打瀛州、朔州的时候,杨延昭都是先锋,在乱箭射穿手臂的情况下,他仍然奋战不止。
咸平四年(1001年)十月,辽军再次入侵,宋将王显在遂城击败辽军,辽军进至满城后即行撤退。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辽将耶律奴瓜、萧挞凛又率军进攻定州望都。宋将王超、桑赞临阵畏缩而退,王继忠力战不支,被俘投降。这两次季节性的攻势,都是辽朝更大规模进攻之前的试探性行动。
到景德元年(1004年)八月,辽军在辽圣宗和萧太后的亲自指挥下,以收复“关南之地”(指后周世宗北伐时夺得的瀛州、莫州以及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一线以南的地区)为名,再次大举南侵。此次辽军来势极猛,一路攻占遂城、望都、冀州等城,并越过宋军坚守的许多州县,迅速深入北宋腹地,于十一月间进逼黄河北岸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
澶州又称澶渊,距离北宋首都开封不过一百公里。当时形势极为严峻,前方急报一夕数至,宋廷上下一片震恐。朝中大臣在如何对付辽朝进攻的问题上,产生了迁都逃跑和坚决抵抗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逃往成都。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持要求真宗即刻御驾亲征,以鼓舞士气,安定人心,击退辽军。他认为如果抛弃宗庙社稷,窜往楚、蜀,必然会使敌军长驱深入,宋朝的江山就难保了。另一位宰相毕士安也支持亲征的意见,但主张不要匆忙,应做好充分准备。经过一番激烈争论,主战的意见终于占了上风,宋真宗决定北上亲征。
寇准像
宋真宗从开封出发,一路上顾望不前,行动迟缓,只是在宰相寇准和殿前都指挥使高琼的一再敦促下,才由韦城继续向澶州进发。当时,澶州横跨黄河,分为南、北二城,中间以船排列组成浮桥,作为两城之间的通道。十一月二十六日,宋真宗终于到达澶州南城。
十一月二十四日,辽军对澶州北城展开三面围攻。辽军主帅萧挞凛身先士卒,向宋军发起进攻,却被宋军的强弩射中额角,于当晚死去。
这一意外,使辽军士气大挫。而宋朝君臣对这个情况一无所知,仍在为真宗要不要渡河进入北城而争论不休。许多人认为辽军势盛,真宗不能渡河。这次又是寇准和高琼力排众议,坚持要求真宗过河以鼓舞士气、激励人心。高琼甚至用马鞭抽打给真宗抬轿的卫士,促令前进。于是,宋真宗登上北城城楼,打起龙旗,张开黄伞,澶州内外的宋军官兵顿时高呼万岁,士气大振。相形之下,辽军士气则更加低落。
萧挞凛一死,辽军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宋真宗登临澶州北城,更是让辽军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