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捕鱼时利用灯光,也是为了达到类似的效果,比如在日本,人们就大量使用这种方法。灯光在陆地上以及在水底下都极具吸引力。在此我们重新讲回人类照亮自然所带来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一眼黑夜下的地球表面,就会惊讶地发现,有多少土地已经被人工照明所覆盖。想知道您所居住的区域光污染是否严重,您可以在夜晚踏入家门之前,简单地做个评估。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您能不能看到天上的银河?如果您完全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那么您住的地方周围肯定到处都是人造的光源。因为在相应的条件下,您不可能看不见这条壮观的星河。
而且,空气污染物会导致光粒子发散,因此可视度也进一步受到了妨害,以至于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数量从3000颗下降到了50颗以下。而萤火虫发出的那些微弱的亮光,不也类似于天上微弱的星光吗?人工照明越多,就越会刺激到上文提及的那些昆虫,而它们就越不容易靠自身产生出光亮。
这一刺激可能会是致命的。当海水被月亮照得明亮,那些刚出生的小海龟就可以根据海浪冲击所泛起的亮闪闪的波浪来判断方向。而它们刚刚从沙子底下探出脑袋,就必须快速地朝着躲避捕猎者的方向爬去。只可惜,海滩旁边是一条敞亮的海滨步行道,或者一个海滨酒店。于是这些小海龟错误地爬向那些人造光源,也就离海水这片安全地带越来越远。不用奇怪为什么第二天,许多小海龟会沦为海鸥的牺牲品,或者由于精疲力竭而死亡。
一些自然现象也由于电力照明而发生改变。以前,在晴朗的天气,夜空会格外明亮——那很合乎逻辑,毕竟月亮和星星可以将它们的亮光,不受任何阻挡地射向地面。过了几分钟后,当我们的眼睛适应了黑暗的环境,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在一片空地上散步。而如今哪怕是在多云的天气下,我们也照样能做到,那在以前就是深不见底的一片漆黑。因为云层将城市里的灯光反射到很远的郊区,强迫地提供了人和动物都不需要的亮光。有谁会愿意在开着灯的地方入睡呢?
不错,人工照明给人类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们体内都有一部生物钟,它依靠阳光来自我调节。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其中蓝色光的部分,可以判定我们处于清醒还是疲劳的状态。在我们的眼睛里存在一种叫作“黑视素”的感光色素。当它遇到蓝色光时,会给大脑发出一个信号:现在是白天。正常情况下它能很好地运作,因为晚上太阳下山后,光谱会转移到红光,致使我们自动就会感觉疲劳。
很可惜的是,我们晚上并没有上床睡觉,而是去看电视了,而电视闪烁的影像中含有非常多的蓝光。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许多人饱受睡不好觉的困扰——我们的身体细胞在电视机前被调节成高度兴奋模式,而非夜间休息模式。智能手机的制造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将手机屏幕从某个时间点开始设置成夜间模式,以此使用户在上网和聊天的时候会感觉到疲劳。
那么动物呢?人们又将怎样帮助那些被迫在夜间得到照明的可怜的动物呢?至少您能为它们提供一些缓解这一困扰的措施:在家里您可以在夜间放下窗帘——这样一大部分光源就已经被遮挡了。此外花园里的灯不需要整夜都亮着;我们在自家森林小屋门前的通道处,安装了声控的路灯,那样路灯就只有在需要时才会亮一小段时间。
最大一部分的夜间照明,还是来自于路灯。大部分路灯都照射出橘红色的光,这一波段非常容易被云层反射,所以更加重了前面提到的问题。因此,当白色日光灯被现代的节能钠灯所取代的时候,我自己都有很长一段时间感到欢欣鼓舞。那时候我就发现,云层底部被照射得日益变红,以至于在有些夜晚,我顺着发光的云朵望去,连40公里外的波恩,都依稀可见。我将夜晚变得更亮的事实,归因于城市的不断扩张,而不是灯泡的改革。那么现在情况又如何呢?如今灯泡又经历了一次改革,变成了LED灯,消耗的能源更少。如果这种LED灯能够更好地聚光,也就是只向下照明(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并且人们能在后半夜将灯关掉的话,那样才算是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
相较于夜晚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需求,白天在阳光底下,我们已经获得许多可喜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成果,这些都能从天空中得知。如今在秋季,空中会出现壮观的大部队鹤群,而它们在不久的将来会影响西班牙的火腿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