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eer do not taste trees
狍子同森林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关系:
它们不喜欢森林,却还算森林动物,
因为那里是它们最经常出没的地方。
狍子同森林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关系:它们不喜欢森林,却还算森林动物,因为那里是它们最经常出没的地方。狍子有着与所有大型食草动物一样的问题:它们只能食用那些够得着的植物。而同时那些植物也会针对食草动物的猎食进行自我防御,它们最惯用的武器装备便是带刺的荆棘、毒素,或是坚硬厚实的树皮。
然而德国森林里的树木却没有进化出上述任何一项能力,难道它们的后代就要任凭动物啃食而毫无招架之力了吗?人们在环顾了森林之后,才了解到山毛榉是如何做出防御的。阔叶树底下通常空空如也,生长不出任何有营养的植物。只有那些孤零零的蕨类植物,以及在微弱的阳光下也能生长的野草才能生根发芽。直到不知哪天,这里的一棵老树倒下后,地面才会透进来一些阳光。然而这么一点点的阳光完全不足以生成大量富含糖分的营养物质,所以草本植物所含的养料普遍比耕地上的作物少,而且口感更韧,口味也更苦。
森林里除了树以外的大部分地方都无比黑暗,因为只有3%的阳光可以穿透树冠到达地面——所以树底下通常都是黑漆漆的。当您在森林中穿行于树干之间的时候,或许并不会觉得很黑,因为那里还是有些绿色的树荫。树木通过树叶上的叶绿素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换成糖。然而叶绿素在绿色波段上存在缺口,无法吸收绿色光,所以绿色光被反射回来,在人类看来,森林就会显得亮堂一些。可是植物就无法看到这个颜色,所有其他波段的颜色已经有97%被树冠吸收——所以在绿草看来,地面的确是一片漆黑。
光合作用的原理对山毛榉的幼苗同样适用,由于极少有阳光能洒落到它们细小的树叶上,它们也就获取不到多少糖分,因此它们的树枝和幼芽几乎不含什么养料。为了不因为缺乏光合作用而饿死,这些幼苗会通过树根的粘连从母树那里直接获取营养液,就像是真正意义上的哺乳。相比之下,草本植物的幼苗就得不到这样的照料,所以它们在连微弱阳光都没有的地方就无法生长。
因此这片所谓的极乐森林,在狍子看来却是这样一幅景象:在森林里只有一小部分树荫底下生长着像干木头一般的草本植物,而在其他地方就只有幼小而又苦涩的山毛榉。即便那些树叶将就着还能吃,口味却非常单一。动物同我们一样不喜欢单一的饮食,您可以想象一下,您必须一整个月天天从早到晚吃同一种食物,即便是您最爱的食物——不出几天就会觉得淡而无味了。从摄入营养的角度来说,狍子也同样会拒绝那些枯燥而单一的食物,尤其是它们必须要给自己孩子哺乳的时期。假如在森林的边缘能有条河,而充沛的阳光洒满河岸边的大地,大地上长满了富含卡路里的青草,那么情况就会好很多。不幸的是,从自然角度看,在森林覆盖的欧洲,这样的边缘地带几乎不存在,因此森林里狍子的数量本身就不多。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狍子最喜欢待在气候不稳定的区域。夏季时,当一场飓风过后,一小片年迈的山毛榉倒下,然后森林里就出现了一小片阳光。这时立马就有上述提到的可怜的动物来此定居。而阳光给它们带来很多好处,充沛的阳光意味着彻底的光合作用,阳光洒在树叶和萌芽上,使那些干涩的草本植物又能重新以美味的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展现在动物面前。就算是山毛榉的幼苗,也会因为突然毫无防备地出现在一片阳光下,而变得甘甜美味起来。而此时的森林才真正成为小狍子的一片乐土。狍子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因此它们在专业领域也被称为“浓缩物选择专家”。假如我们也像狍子那样进食,那就好比食物里只剩下快餐和巧克力,以及浓缩了的维生素。然而狍子却不用担心会变得太胖,因为从大自然的角度看,在森林里出现这种“卡路里岛”(指大部分营养集中于一处)的概率太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