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全书内容导览

2020年6月23日  来源:异议的力量 作者:[美]查兰·奈米斯 提供人:xiezi96......

本书第一部分重点讨论说服力,并通过大量研究来说明多数派和少数派如何让我们接受他们的观点。我希望你们了解多数派的影响力并因此心存警惕,因为无论对错,我们都习惯于顺从多数派的意见,在无人提出质疑时更加如此。我们常常认为真理存在于数字之中,而不是理性地评估信息。问题在于,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做,我们盲目地相信大多数人。从消费者行为、广告活动、股市泡沫,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相信的东西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倾向。

即使在上述情境中,我也希望你能看到异议的价值。只要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就能让我们摆脱对多数派的盲从。异议有助于我们更独立地思考,让我们“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异议还有可能说服我们,促使我们认同它的立场。本书将告诉大家,与多数派相比,少数派说服我们的过程更有技巧性。鉴于人们不愿意接受异议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需要巧妙地利用一些非常简单的程序和技巧,例如,改变发言的先后次序。我们将看到,这些程序和技巧有可能大幅提升异议的说服力。

一旦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共识和异议是如何让人们接受的,就能理解为什么它们激发的思维会有所不同。本书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这方面的内容,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投入了这个研究领域。借助详细的研究证据,我们将了解共识和异议是如何激发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决策方式的,我们还将看到这些激发过程反复出现在实验和现实生活的不同情境中,例如,琼斯镇惨案和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数据事件。

本书第三部分讨论群体问题和实际应用。群体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多人之间的互动。不过,多项研究表明,群体在达成共识的方式和原因方面表现出一些既定模式。群体往往很快就会达成共识,而且达成共识的理由不太充分。其中一些模式可以用“团体迷思”这个流行术语描述。我们还将看到异议有改善群体决策的作用。异议不仅可以防止团体迷思,还可以提高决策过程的质量。

本书并不是建议我们应该制造异议,而是建议我们应该允许异议存在,并在异议出现时欣然接受它。这种区别很重要,因为有效异议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真实性,正如我们的研究反复强调的那样。这也是魔鬼代言人之类的方法不起作用的一个原因。魔鬼代言人法是角色扮演,不能像真实的异议那样质疑偏见或激发发散性思维。头脑风暴时,“不要批评他人的想法”之类的规则之所以不可取,真实性也是原因之一。

读完本书后,我希望你能认识到共识的隐患,并因此提高警惕;尤其在你独立思考时,我希望你能运用一些减少自动化思维的技巧,更充分地认识到思考对你本人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领导者,我希望你能更好地管理群体决策过程,有办法让讨论保持开放性,避免草率地做出决定。同样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学会欢迎异议而不只是容忍它,并懂得即使错误的异议也是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说服你不再压制异议。我们都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也经常会形成某些偏见,例如,我们倾向于让那些与我们意见不合以致激怒我们的人闭嘴。但是,异议可鞭策我们成为更有深度的思考者。异议在促使我们考虑所有立场的对错时,也会让我们反复考虑自己的立场。仔细分析的话,我们自身的立场也必然有其优缺点。

本书最希望实现的目标就是解放你的思想。它的一个表现形式是让你“敢于开口”:勇敢地告诉医生,他可能正在给病人的健康身体部位做手术;或者勇敢地告诉你的老板,他的最新计划有一个致命缺陷;或者勇敢地告诉你最好的朋友,她准备购买的那件价格不菲的连衣裙并不适合她。你会满怀希望去对抗你认为错误的决定,因为你知道即使你说服不了别人,你也会激发他的思考。你会知道,你的发言总的来说改善了群体决策和判断。

解放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你不再害怕与和别人持不同的看法。不管你是否决定把它表达出来,你都不想失去“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的能力。你也不想成为自我洗脑的牺牲品,自我洗脑常与共识和归属的需要形影不离,邪教组织和施虐者都深谙自我洗脑的威力。认识他们和你自己的力量来源,就是一种解放。

美国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WilliamFulbright)说过:“我们必须学会欢迎,而不是害怕不同的声音。”我非常喜欢也经常引用这句话,我发现它可以高度概括本书的内容。或者,还可以加上马克·吐温的话:“每当发现自己站在大多数人的一边时,就是时候改变立场或者停下来反思了。”

[1] 1磅≈0.45千克。——译者注

[2] 1英里≈1.6千米。——编者注

[3] 团体迷思(groupthink)是美国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Irving Janis)于1972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于形容团体做出不合理决策的过程。——译者注

核心关键词不超过3个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