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我们在崇拜什么?——商品拜物教的社会机制

2020年1月9日  来源:了不起的西西弗 作者: 提供人:liaobai49......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这是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中给进入资本主义的人们发出的充满辩证意味的警告,距今已快二百年了。

人类的时代更好了还是更坏了?是更光明了还是更黑暗了?

我想重新叩问马克思。

关键词就是他批判资本主义的起始概念——“商品拜物教”。

一、为什么叫“商品拜物教”

拜物教其实并不新鲜:把具体的自然事物或人造物作为崇拜对象的现象就是拜物教。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生活能力有限、认识水平不足,人类奉行万物有灵论,所有的自然事物在他们眼里都是神秘莫测的,各部落都会选择一个独特的自然物作为他们的保护神;那些锋利趁手的打猎武器因为可以降服巨兽,为人类带来食物,同样能够享受被崇拜的待遇:这就是所谓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就是一种拜物教。

相比于拜物教,“商品拜物教”则是一个很晚近的产物,直到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才提出这个概念,而真正为他赋予丰富内涵和战斗力的则是马克思。在狄更斯《双城记》出版九年后,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从此,我们对资本主义从朦胧的感受变为清醒的批判,而这些批判正是从“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出发的。

二、商品拜物教的社会机制——物的人化

马克思是用“商品”这个概念来为“商品拜物教”赋予批判力量的,我把商品上升为宗教崇拜对象的过程总结为“物的人化”的过程:

人类在资本主义时代之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在这个阶段,中西方几乎都处于自然经济的模式中。自然经济其实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这就意味着人们生产的产品一般都是只供自己使用,需要什么生产什么,产品很少向外流向市场。而商品经济就完全不同了,在这个模式下,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是要被拿到市场上出卖的,所以这些产品就不仅仅是产品,而是商品了。

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过程,也是产品向商品过渡的过程,同时也是“物的人化”的过程。

首先,马克思提出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不要小看这一高中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它是马克思展开资本主义批判的逻辑起点。

使用价值当然就是商品作为物品的使用功能,每一个物品的使用功能都不同,甚至同一个物品在不同人手里、不同的情境下都会有不同的功能。所以物品的使用价值根本就不能精确估算和比较,就像我们比较一个水杯和一件衣服哪个使用价值更大一样——我们无法判断喝水和御寒哪个对我们更重要。如果商品只有使用价值,那么他就无法成为商品——因为我们无法比较实用价值的大小,既然无法比较,当然就无法交换,既然无法交换,当然就不能称为“商品”。

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主要是由于“价值”。我们对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说,不管一个水杯和一件大衣的制作工序有多大的不同,我们都可以把这些不同的劳动量化到同一个单位上去,让这些劳动变得没有质的区别而只有量的区别。

这个单位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们只以这个产品成为成品所耗费的平均时间来对商品进行估价。这样一来商品之间不仅可以换算和交换(因为价值只有量的区别),而且在短时间内有一个稳定的、公认的价格。

这样一来,产品也就变成了商品。

这个过程看似比较复杂,但是其实是产品抽象化的过程。

最初,产品只是一个承载使用功能的物品。有没有用、好不好用是它唯一的存在价值。但是成为商品后,它的使用价值就退居其次,价值就成为我们主要的关注对象。而我们知道,价值不是天然地属于产品的,它是我们人类为了实现商品交换而赋予商品的社会属性。而且具体商品的价值与它自身所耗费的具体劳动无关,而与同类商品所需要的普遍劳动时间有关。也就是说,我们交换的并不是商品,而是我们的劳动(而且是抽象的劳动)。商品只是我们要交换的劳动的载体罢了。交换活动中的主体看似是商品,其实是人,是人和人在发生关系。

这就是我所谓的“物的人化”。

三、商品拜物教的社会症状——人的物化

我把商品拜物教产生的基本原理总结为“物的人化”,而它所引发的症状则是“人的物化”。

因为商品不再是只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更多的是抽象劳动的重要载体,而在资本市场中,劳动是财富和资本的重要指标。所以占有商品这个劳动载体越多,就说明这个人拥有的财富和社会资源越多。

在一个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只是这个等级制度并不依赖血缘或官阶,更多的依赖于人们拥有的商品数量或者所拥有商品价格的高低。这个时候商品又多了一项“使用价值”:体现所有者的社会地位。一般的汽车也可以开,但有些人一定要买奔驰、宝马;一般的衣服都可以御寒,但有些人一定要穿皮草——这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所彰显的社会地位也就不同。人们在买贵的商品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它的实际使用价值,更多地则是考虑它带给我们的面子,其背后隐藏的则是资本的运行逻辑和商品的价值规律。

只是可悲的是,我们的社会秩序却是以我们生产的商品来表现和巩固的。

在商品拜物教的社会中,不仅人的社会地位被物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被物化了。

资本市场实行生产社会化(即社会化大生产),即我们生产的产品不是只供自己使用,而是要满足社会上其他人的需要,其他人的生产也是如此。

制造衣服的人不能同时制造汽车,但可以向汽车生产商购买汽车;制造汽车的人不能同时建造房屋,但可以向房地厂商购买房子;建造房子的人不能同时制造衣服,但可以向制衣商购买衣物——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经济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和哪个角落里的人发生着关系:他们收获的水果流向我们的餐桌,他们安装的手机被我们揣进裤兜,他们编写的代码变成我们客厅里的欢笑。我们正在享受着其他人的供养,但是我们却感受不到,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是自己用钱买到了一件又一件商品——人和人的关系隐藏了起来,它具体化、庸俗化为人与物的关系。

这个时代本来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社会化时代,但我们却只能看到身边堆积如山的商品。这些商品遮盖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敬意。

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经济的规律使这个社会成为一个高效的生产机器。但是我们都知道,只要是资本大行其道的社会,都暗藏着一种危险,就是: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资本就永远面临失序的危险,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解铃还须系铃人。他们认为私有制与大生产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并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是因为生产社会化还不够彻底、规模不够大。所以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商品交换的频率、扩大商品交流的规模,以期将“生产社会化”进行到底。

这个逻辑有一定的道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商品交流规模越大,市场信息就越透明、越准确,生产者就越有可能避免盲目性,私有制的先天缺陷就越能有效地弥补。

但是问题在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社会化大生产,而在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与交换。只要有私有制存在,就有可能出现无序竞争、盲目生产和市场信息不对称——这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和资本最基本的扩张逻辑。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不会弥补私有制的缺陷,甚至会使商品关系更加无孔不入,进而增加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

但是没有办法,私有制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但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他们不可能因为大脑长了瘤子而把头割下来。商品拜物教所导致的人的物化会吞噬人创造的财富,但因为它早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逻辑前提,反而要通过进一步的物化来消解这个问题。

总之,商品拜物教的主要症状就是人的物化:人的社会地位需要商品来展现;人和人的关系也被商品交换关系所掩盖;就连人类社会出现的问题也只能靠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物,这个长期以来在我们生活中居于次要地位的角色,由于变成了商品,而成为我们的崇拜对象。它构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为这个时代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它承载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与幻想,它也指引了我们人生与社会的方向。

这样好吗?请期待下一篇文章。

商品拜物教 / 物化 / 人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