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众”上面的这个人越大,下面的人就越小

2020年2月4日  来源:艾谁谁FM 作者: 提供人:jibeng26......

我们越鄙视乌合之众,我们就越都有可能成为乌合之众,我们越觉得进入传销的人傻,我们越可能会被洗脑,因为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在互联网,吃瓜群众已经成为一股可怕的力量.......为什么?

这里要介绍一个人,他叫李普曼,美国著名的政论家、著名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就大众媒体在构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而言,他是最有权威的发言者。

他有一本书叫《大众舆论》,在西方的政治中,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本书建议和《乌合之众》放到一起去看,李普曼在书中说什么?他说,我们每个人是生活在两个环境中的,第一叫做现实环境,第二叫做虚拟环境,这个和我们所谓的现实与网络有些区别。有点类似我们之前说简史里介绍的: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做个类比理解。

现实环境:独立于人的意识的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

虚拟环境:被人的意识或体验所掌控的主观世界。

现实环境和客观世界与人的意识所形成的虚拟环境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世界。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种人格,一种叫做真实人格,一种叫做虚拟人格。

就是一种是我真实所拥有的,我的价值观和人格特征,另一种是我自我认为所形成的人格,也就是被设定为的人格,比如你的职业,你的身份,你的头衔等,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环境下,世界上的伟大人物其实都是被想象和定义出来的。拿破仑、凯撒、亚力山大到底是谁,我们心中所认为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的真实样子又是什么?我们所认为他的人格特点,不过是通过故事,通过书籍,通过讲述所认知的,这些认知从哪里来?是他的后人和他同时代和后时代的人,对他进行重新想象和定义的结果,至于他本人如何,我们不知道,因为你没有时间去资料的字里行间去重新认识这个人,你只有看书、看电影、看电视剧的去认为这是英雄,这是坏人,这是好人,比如你看《三国演义》你脑海中的诸葛亮是军神,但实际历史上,他没有赢过。你认为的张飞鲁莽,其实不然,你认为的关羽和你认为的曹操和历史中的记载是两回事。可信度不高。

所以我们津津乐道的那些人物,不过是我们脑海中的想象和定义,所谓塑造的人格。当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把这个世界切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把人的人格切分为真实人格和虚拟人格的时候,在一个公共舆论化的环境下,任何的事情都具有强大的两面性。

他是搞传播学的,所以他的视角是通过公共信息传播,新闻媒体等方面。他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是来自于公共传播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带有过度的两面性和含糊性,甚至被人操纵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非常地不真实。同时这个世界就会被情感而不是被理性所掌控。

为什么?大家想想现在的网络如何发达,任何一件事情,几分钟就能全球皆知,官媒发了双黄连,双黄连断货,不说他是何居心,你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二。就像李普曼所说的,当群体无意识和群体造神运动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能力的时候,我对这样的现象是极度不信任的,他本人见了太多虚假的了。咱们回到他们的时代,勒庞写《乌合之众》的时候电报、电台刚刚发明,法国人那时候还停留在一个传统媒体的时代,信息的速度特别慢,所以你看勒庞没谈这个新闻媒体带给乌合之众的非理性带动,可到1920年代,李普曼写《公众舆论》的时候是什么时代,比如过去,那简直叫给信息修建了高速公路,信息的速度加快很多倍,报纸则成为了每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标配,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来获取。

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了5G时代,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往出传消息的平台,究竟有几个可信?

《乌合之众》是在批判大众吗?

比如这次疫情,是过去任何一个话题都不可能与之比较的流量入口,于是他们各种消息想着办法的吸引在家闲着看手机的国人,于是你看到怪象丛生,这两天,官媒也开始嗨了,你RM日报和各类大媒体,发新闻的时候没长脑子?你只看医学角度的研究,真tm不读社会学吗?你的一个新闻会带来多少的轰动效应自己难道不知道?中国这么多人,10亿人不信还有3亿人信,那都会带来多少混乱现象?但实际呢?可能只有几千万不信,剩下全信,就算有人及时辟谣,也拦不住了,带来的后果确实不可挽回的,前段时间谣言香蕉有病毒,今天你看看多少香蕉烂到摊位上和仓库里?自RM日报等玩了这么一出,H十字会又一次跳水,从缔造板蓝根神话,非典的醋,核辐射泄漏的盐,到今日你我看到的双黄连,谣言的定义现在已经变得很可笑了,天天出来辟谣的团队,你们是不是很失望?失望的不只是乌合之众,而是你上面的天花板吧。我们会发觉就是一百多年前勒庞所说的信仰、宗教的瓦解和科技对人的行为的冲击和新的生存土壤的出现,他所有的担忧没有消失,并且换了一种面貌继续生存,这一切任就继续。

我不是在批判社会和人性,请记住我说过的那句话:人性所表现出的行为是有与之匹配的生存功能。任何社会现象的存在也是如此,背后都会存在相应的社会功能。一种存在的文化现象背后必有其相应的社会功能和生存功能。你骂是骂不消失的,你骂是骂不醒的,因为清醒的民众一旦听到自己信任的渠道传来消息,立刻会丧失理智,他甚至还觉得自己拥有理智,我不是在说某些人,而是说我们所有人类。这是我们智人后代的生物共性,你想克服,难之又难。

我们可以发觉说,人的群体效应,群体的上帝从来没有消失过,而李普曼所警惕的那些,通过对群体情绪的掌控来达到某个政治和商业目的,这样的景象仍然没有消失。

所以我大骂此次行为无异于抢钱,割韭菜,赤裸裸的勾结,这不是老百姓愚昧就可以解释的,为什么?因为你不能指望群体的主动自我导向性,群体永远只会被导向,这个导向在信息高速的互联网时代下变得越来越容易。所以我们今天看《乌合之众》,读《公众舆论》仍然能够发现,人作为一个群体性动物,天生就具备的那种脆弱和理性。我们身处网络,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不是长脑子,因为你一旦是群体的一员,脑子也会暂时丢失,别觉得自己永远处在独立思考,往底层逻辑上去想,我们应该要用自己的理性去克服自己作为社会动物的生物性,所以我说人把自己逼得越来越不像动物,不能天真快乐的活,为什么?看看你的环境吧。

我们总结了乌合之众的三种特征:装神弄鬼。鼓惑口号和偶像崇拜。

也就是日众,目众,人众。

端详“众”这个汉字,就是提醒我们,看到这三种特征:装神弄鬼。鼓惑口号和偶像崇拜,就有可能是传x、邪j,最起码他也是别有用心,这时候你就要小心喽。

我经常在说一句话:我从来不厌恶抽烟,我也不厌恶游戏,我更不厌恶喝酒蹦迪夜店欢,我只畏惧它们,所以我远离这些,我的畏惧来源于我深知这些东西对人的诱惑和难以抗拒,否则它不可能这么有力量,如此吸引这大批大批年轻人。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句,传销至今还是遍地都有,别再怪政府组织了,我们只要深思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传销具有如此可怕的魔力,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一眼看不懂庞氏骗局,有时候你越看着傻的东西,他可能越有魔力。

人一到群体之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人本来挺聪明,但是一旦进入群体,比如进了职场,你就会为了获得群体的归属感,变得随波逐流,变得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变得弱智了。不用多举例子,看看周围人都是例子。

就像是自卑,一个人的时候不可能感到自卑,你只有到了一个群体里,有了比较才会自卑,你真实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差距越大,自卑感越强。

咱要知道,一旦到了群体中,比如职场,你们是天天在一起的,你会每天不受控制的相互影响,群体的感情是会共享的,包括喜怒,恐惧,焦虑,更要命的是你们的关注点也会互相影响。

我看到过一句话很贴切:“僵尸咬了你一口,你并不是死了,而是成了他们其中的一员”

《乌合之众》是在批判大众吗?

勒庞说:“不是群体不会推理,而是一旦进入群体,你的推理能力会变成最低级的,是建立在事情的基本组合上。

比如因纽特人,他们看冰是透明的,含在嘴里可以融化,玻璃也是透明的,含在嘴里自然也会融化,又比如原始人认为心脏代表勇气,所以吃了心脏就可以变得勇敢,比如工人,自己被雇主剥削了,则认为全部的雇主都是剥削者。

说服模型 / 群体领袖 / 乌合之众 / 群体心理 / 动员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