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说,我们看待任何一件事物的态度,反应出来的都是内在人格。父母对待游戏的态度,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待事物的态度,常常可以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出发,便可窥见一个人整体的态度。比如,父母对待孩子"游戏"的态度。大多数家庭里,父母对待游戏的态度是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层次的:从父母的本意上讲希望"一刀切",孩子不玩游戏才好,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种愿望又很难实现,所以在现实中大部分是这样的:父母和孩子一天到晚为了玩不玩游戏、玩多长时间游戏明争暗斗、鸡飞狗跳,但有时候父母觉得麻烦,尤其不想让孩子烦扰自己的时候,也会默许甚至主动让孩子去玩会游戏。
在父母对待游戏的态度上,孩子感觉到的是拧巴和分裂。所以,孩子也因此变得分裂。
"游戏"这个概念,其实有很多的层次,如果父母能够高屋建瓴,站在不同的层次去理解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将这些人生观灵活的应用到亲子教育中,效果可能会更加不同。
这这篇文章里,我将围绕"游戏"这个主题,就对游戏的不同层次的理解展开讨论,阐述电子游戏成瘾背后的根本原因,最终落实到游戏和人格之间的关系。希望这篇文章对于父母对游戏的态度,有所启发。
1.宏观角度: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人生需要游戏精神
学心理的人,常说"玩"心理,这让很多初学者颇为恼火,觉得在"玩"这个词汇之下,有一种轻佻怠慢的感觉。对待"玩"这个词如此反感,其实也反应了不少人对待"游戏"的态度。
人们之所以把游戏和玩物丧志相关联,是因为我们对待游戏,有太多的误解。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成年人所有的行为都可以从孩子身上观察到,所以成人是来源于孩子的,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很多成人在脱离儿童阶段之后,对于游戏的理解反而变得越来越狭窄,认为游戏仅仅是一种娱乐,并经常把游戏和学习树立为对立关系,家长经常和孩子说:你必须做完作业才能玩——这样的态度,久而久之,会使孩子越来越厌恶学习,沉迷游戏。
我们可以尝试脱离这种对游戏狭窄而偏颇的认知,重新认识游戏。游戏到底是什么呢?法国著名思想家蒙山说:"不应该把孩子的游戏仅仅视为娱乐,而应看作是孩子们最认真的行动。"
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通过游戏表达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运用游戏去试图解决并驾驭生活中曾经遇到的和正在面临的极其复杂的矛盾。所以从某种程度说,游戏是儿童的"工作"。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规则树立,常常是在游戏中被构建的。所以,游戏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延展开来,放到人生的宏观构建中,人的出生到死亡,本质上也是一场游戏。有开始,有结束,中间有很多心得体会,也有很多障碍困难,如果带着游戏的态度看待人生,会发现人生是一条连绵不断的轴线,那些成绩不值得夸赞,困难也不值得放大——因为它们都只是人生构建的一小块拼图而已。
带着游戏的态度看待人生,会感觉轻松很多。当父母自己从对于游戏和玩乐的紧张和警惕中解脱出来,不再苦大仇深,认为人生皆苦,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轻松而自由。
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制造麻烦的原因,看待问题的态度才是。以游戏态度看待人生以及人生中的困难,本质上是以轻松和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2.微观视角:游戏有很多种,要区别对待,合理引导
樊登曾有一次反省:我们给孩子的玩具是不是准备的太多了?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家庭的现状。物质的丰富和家长的期许,使得家长给孩子准备了太多的玩具,在这些由玩具构建的游戏当中,孩子面临太多的玩具,会产生茫然和选择焦虑,更会容易跟着游戏制造商的设计,掉进游戏的陷阱。
① 越简单的游戏,越能启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大道至简,大音声稀,大行至朴...所有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好的。一些简单的玩具材料,比如泥土、面粉、水等,看上去简单朴素,但实际上却能极大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用有限的材料制造出无限的变化。而一些复杂的玩具,无论看上去怎么精巧,实际上都在出厂前经过了设计师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对于这件玩具,它可发挥的空间十分有限,一切都在已有设计的范围之内。
玩具如此,游戏也是一样。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去大自然直接和自然接触,家长不打扰孩子的探索,孩子的每一个细胞便都处于探索和思考之中,通过探索,孩子的认知范围得到了扩展,心情得到了放松。相比之下,一些有标准答案但却披着游戏外衣的所谓寓教于乐,常常因为目的性太强,标准过于单一,而让孩子很快失去了探索的兴趣。
孩子是很感性的动物,家长的很多目的并不需要通过语言便能被孩子真实的感知,比如家长用小卖部买东西的方式教孩子算数,本质上是一种很好的游戏方式,但是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家长太过急于求成,目的性太明显,而且总使用同一种方式,那么孩子就会很快厌倦。
说到底,好的游戏,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帮助孩子增加探索世界的兴趣。从这个角度说,游戏不仅是动的,也可以是静的,比如读书,本质上也属于一种游戏,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见闻,也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如果家长能对于游戏的理解更加深刻,就会明白"人生处处是游戏",这样的家长会允许孩子抱着游戏的轻松态度,在各种形式的游戏当中获得成长。
② 电子游戏最大的害处,是给孩子制造了虚假自我
在众多游戏形式中,电子游戏是最令家长忧心忡忡的,关于电子游戏的权力之争也无时不刻不在家庭中上演。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玩电子游戏会玩物丧志,因为沉溺电子游戏的孩子会明显表现出上瘾的症状,所以家长全力制止。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电子游戏特别容易上瘾?它最大的害处在哪里?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帮助孩子从成瘾性质的电子游戏中解脱出来。
电子游戏不同与实体游戏,它会剥夺孩子的真实体验。电子游戏最大的特点是魔幻化。拿所有人都知道的《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来讲,把横的、竖的等各种形状摆放在一起,就能控制堆积的高度。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是自己的能力达到的这个效果,但实际不是,是游戏的精心设计达到的效果。
电子游戏给人以"意念到手指",就能大功告成的幻觉。但实际上,所有的模块、道具、场景都是设计好的,只需要大脑发号司令到手指,就能收获控制感和成就感。通过这种魔幻的方式获得的镜映,本质上是水中的月亮,经不起打捞。
当孩子通过游戏,误认为自己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便轻松获得成功,就不会再想要回到真实的现实世界中,再使用复杂的方式获取成功,所以,这才是电子游戏最大的害处,当孩子使用简单而虚幻的方式累加对自我的认知,就会构建出一个虚弱的自我,这种虚假的自我经不起现实的检验和真实的挫折。
所谓成瘾,实际上是沉溺于幻境而不愿自拔的表现。
家长看到的是外在的行为,但是对于游戏的害处仍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有的家长虽然嘴上不允许孩子玩游戏,但是常常又会将电子游戏当做对孩子的奖赏甚至诱饵,这种行为本身,其实是没有真正认识电子游戏对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的害处所做出的行为。家长用自己的行动,无声的告诉了孩子自己的态度:表里不一。所以孩子也会在这种无声的暗示之下,对电子游戏更感兴趣。这一点,是值得家长注意的。
3.电子游戏成瘾现象的背后:是依恋关系的缺失
为什么有的孩子对于游戏能够做到自律,而有的孩子则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个问题的答案,更接近于问题的本质。
当孩子在其他方面没有获得相应的心理支撑,就容易对某一件东西产生依赖性的成瘾行为。这其中最深层次的缺失,来源于孩子与父母之间依恋关系建立的不够。依恋关系构建于人的早年,如果在母婴关系中没有构建比较充分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那么孩子就容易在后天的发展中向外寻求这种支撑,反之,如果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对孩子的陪伴质量较高,能给到孩子较强的心理支撑,并培养出丰富的兴趣爱好,那么孩子就很难对一件东西成瘾。所以,当父母看到孩子对手机成瘾的现象时,应该首先反省的是自己对于孩子的陪伴质量,自己在养育过程中是不是对孩子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建立的不够。
因为依恋关系建立的不够,内在的安全感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孩子在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逃避挫折的现象——换言之,遇到挫折,安全感充分的孩子会想办法尝试挑战,而安全感构建不足的孩子则倾向于逃避,逃到哪里呢?自然是虚幻的世界。
如前文所示,在电子游戏构建的虚幻世界中,人能够实现动动手指就取得成功的快感,所以,这就让那些习惯于逃避现实的孩子很容易沉溺其中。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家庭关系中依恋关系构建不足,沉溺游戏的孩子被送到一些强制戒除网瘾的学校,情况反而变得更加糟糕的原因,他们即使迫于军事化管理而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但一旦脱离那种环境就会马上复发,甚至更加严重。
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只单纯依靠外部强制来约束行为,这种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加剧摧毁孩子的内在安全感——他在被父母送走的时候,感觉到的是深深的被遗弃感。所以,这种方法注定治标不治本。
只有从依恋关系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成瘾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4.家长看待游戏的态度,反应的是家长的人格
也许有人会陷入困惑:游戏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其实游戏的态度和具体的游戏是两个概念,而对待游戏的态度,本质上反应出来的是家长的人格和认知水平。
第一,游戏的态度,本质上是轻松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个忧心忡忡的家长恐怕很难展开笑颜,同理,一个总是警惕孩子过分放松的家长,就会不由自主对孩子实施控制和监管,在这样氛围下成长的孩子,自然也很难有一个轻松积极的态度去笑对人生。
所以,一个人是否会"玩",有没有好好玩的本事,实际上反应出来的是他内在的人格底色。
第二,是谈游戏色变,还是因势利导,取决于家长的认知水平。
思维方式越单一的父母,越习惯于用一刀切的态度看待事物。对待游戏也是如此,一味的禁止,反应出来的是父母认知的狭窄和教育方式的单一。孩子是一个复杂的个体,父母对待孩子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来就没有简单的、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
这中间的细微差别,需要父母的认真揣摩。
第三,对待已经出现问题的解决态度,取决于父母的人格水平。
对于已经出现游戏成瘾,厌学逆反的孩子,很多家长表现出来的是忧惧,并因为忧惧而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控制,结果适得其反。
其实出现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常常是给了自己"自省"的机会。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当孩子出现了种种问题,父母需要做的是反思自我,看看自己的教养方式出现了什么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企图改造孩子。
所以,出现问题从来就不是真正的问题,而遇到问题而仍不能自省,才是真正的问题。
第四,家长应该认识到:游戏不是问题,是孩子和游戏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把一切问题都放在"关系"的框架内进行理解,就会看得更清楚很多。与游戏同理,孩子的学习不好,本质上是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本质上是因为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投射了太多对父母的恨意,比如对父母控制自己的反抗,对父母入侵自己边界的对抗,对父母过分强调学习,过分功利的对抗等等。同样,孩子与游戏的关系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本质上,仍让是孩子和父母关系的投射,孩子在父母这里不能获取足够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于是转向了更轻松获取这些内容的地方,这便是游戏。从这个角度说,孩子沉溺游戏,实际上是对现实残酷的逃避。
所以,当从关系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现象时,就会发现一切关系,都是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对外投射。
所以,真正需要修补和改造的,不是学习,不是游戏,而是亲子关系的质量。很多家长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却用错了地方。
所以,关系好了,一切问题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也可以这样说:所有外显的行为,不过是一个人内在关系的镜像投射。所有,游戏其实是背了亲子关系的"锅"。
【写在最后】
本质上说,我们看待任何一件事物的态度,反应出来的都是内在人格。包括认知,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等等。
之所以写游戏这个话题,是因为现实中因为游戏产生了太多的问题,而太多的家长在这个问题上虽然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但是却没有真正看透它,读懂它,自然也就很难产生真正有效的工作。
希望这篇文章对于纠缠于游戏到底该不该打,能不能玩的家长,有一些启发。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