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是现今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财经作家,他有“中国第一财经作家”的美誉。吴晓波的人生,堪称成功规划的典范。在大学时,吴晓波读了《李普曼传》,于是决心要成为李普曼这样的作家,他便做了一个规划:第一步,做记者,跑条线;第二步,写专栏;第三步,写书。
吴晓波还在复旦大学读大三时,就想圆自己的记者梦,于是想去看看改革中的中国南方,于是组成了一支“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他们拿着复旦大学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到处筹资,却只筹得一台照相机、几件衣服和几百元钱。经费还差一大截!他便找到报社求助,后来湖南娄底一位企业家给他们寄去7000元钱,老板只提出了一个要求,看到考察报告,就这样他们见证历史的理想远征就此开启。吴晓波大学毕业后到新华社浙江分社工业组,他成了财经记者。他玩命地干,基本上都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他几乎把中国大江南北都跑遍了,做了很多调查研究,也见识了各色人物,并且与柳传志、王石等企业家成了朋友。他看着那时还很小的企业,慢慢发展,他成为了见证人。他不单满足于只写报道,还有意识地积累全面的素材,为他日后写作积累丰富的资料。
在一般人看来,人生是不可预测的,自然是不可规划的。可是吴晓波认为天赋并不可靠。“可靠的是方向、战略以及精确、彻底的执行。”他把未来十年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统统地规划出来。
随着采访本堆积如山以及对经济的了然于心,到了1994年吴晓波感觉那些素材已经在胸口隐隐发酵了,他觉得“一泻千里”的时候到了,他自然而然地迈出了第二步,在《杭州日报》写专栏。当记者靠跑、靠腿勤、靠知其然,是有年龄和体力限制的;而写专栏靠思、靠智慧、靠知其所以然。写专栏是一名财经记者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流程,这种看似随意的体例,可以训练出强大的读者思维。吴晓波说:“写专栏,你不但要专业,还要生动!这是一种产品能力,你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进行自我训练。”就这样,他渐渐地转型,从采访记者变成了专栏作者,接着他又陆续给《南风窗》《南方周末》等市场化意识比较强的报刊撰写专栏。吴晓波一直坚持每周写作6000字以上,当他一篇又一篇有见地的专栏刊出后,有人惊奇地问:“你咋有那么多东西写啊!”渐渐地当年和他一起出道的同学,都觉得“江郎才尽”,后来都基本不再写作,他却仍然笔耕不辍,甚至越写越刹不住车。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时,也迎来了财经作家的“春天”。写了四年专栏之后,吴晓波这才觉得自己当初的布局真是好极了,他虽然是学新闻的,但他感谢自己当初选择了做财经记者。于是他接着实施自己的第三步战略:写书。有了前两步的铺垫,写书也就水到渠成了。他于1997年出版了第一本书《都市背影》,并计划从此一年出版一本新书。从写专栏到写书,是一个质的飞跃,无论多忙,他都会看书收集资料做调研。就这样1998年他出版了《农民创世纪》,1999年写完了《大智大愚吴先生》。直到2001年他出版《大败局》,彻底把中国财经阅读市场煮沸了。当初那些大学的同学,有的人去经商赚钱了,有的人还在当记者跑新闻,这时的吴晓波才发觉,自己的“规划”是多么富有“后劲”。他创作的《大败局》《激荡》《历代》等三个系列都成为了畅销书。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他越干越有劲,最多的一年有五本书同时热销,他也以7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登上2009年作家富豪榜第5位。
要想获得成功的人生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就是人生的规划做得早、做得好。规划初看起来没有什么“功效”,可是坚持多年后,才发现威力无比。吴晓波说:“十几年打下来,你会发现当年跟你一起跑的人十个里面已经有六个不见了,再打十年,可能就剩一到两个人了。别人都不在,你就是赢家了。”职业生涯规划就像航标一样指引我们不断前进,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一幅路线图或行动图,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并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吴晓波,他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他相信纪律,觉得不管做什么,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规划人生。现在他所有的事仍然继续做规划,但他不会把行程表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的几点几分几秒,而只是规划大块时间,都是按年计划的。有什么样的规划才有什么样的人生,好人生就是这样规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