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2章 “聪明”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2020年6月28日  来源: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 作者:坪田信贵 提供人:huangtang13......

——笨蛋就算蒙混过关也是笨蛋

“聪明”的人是天生的吗?

“天生聪明”的人是不存在的

有一个词叫作“聪明”。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关键词叫“天生聪明”。

头脑聪明,学习就会好。人们觉得,一个人只要“天生聪明”,就算因一些不良影响落后了,也能立刻赶超。

这个印象就像“葡萄架”一样。知识也好,素养也好,都像是压弯了高架的葡萄,但一个人只要有“头脑聪明”这把高跷,就可以轻松摘到葡萄。

真是非常残酷的思考方式。有的人生来就被上天赐予了高跷,有的人却没有,没有的人如果觉得“好吧,真的很遗憾”,就真的没有补救方法了。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这种想法。

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没有高跷”的挫折。

够不着葡萄的人,会嘴硬地说“反正那些葡萄很酸”,和《伊索寓言》里的狐狸想法一样。

这和最初的“讨厌学习”是一样的心态。

聪明,到底是什么?真的是生前就被赋予的便利商品吗?

我们应该完全舍弃这种想法。

你如果读过第1章,应该能多少明白一些。

高跷,是自己造的。

挑选素材、加工,然后为了使其不断发挥机能、更加结实而花功夫。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那个人很聪明”“那个人是个笨蛋”的想法吧?

但“笨蛋永远是笨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假设他现阶段是一个笨蛋,那是因为他没有创造出自己的高跷,他没有踏上“变聪明的步骤”。

为什么没有踏上呢?之前提到“只种植了稻谷却没有结果,所以被判定为无用”,他们有类似的过去。

周围人的这种判定,让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是笨蛋。

日本人几乎都有“自卑感”

是谁做出这种判定的呢?主要是大人们。

学校老师在日本教育制度支配下抱着这种观念,于是那些不合“标准”的孩子被判定为“废柴”,而这种判定渐渐变得理所当然。

遗憾的是,伤孩子越深,父母面临的工作就越多。

任何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在孩子出生的瞬间,父母会珍惜和感激孩子的平安诞生。

然而,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期望就变了。

父母希望孩子能早些说话,窥见他们新出现的学习能力后,他们会想:“我的孩子会是天才吗?!”

刚开始意识到孩子的能力时,父母多少会有一些过于乐观的评价。

这个阶段,他们可以说是令人发笑的“糊涂父母”了。他们的评价虽有偏颇,但也是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孩子大概是幸福的。

但之后就出现问题了。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会开始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

如果认识更加优秀的孩子,父母首先会遗憾“啊,我的孩子没什么了不起的”,然后又强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更努力地学习”。

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就如我前面所说,学习的目的是成长,并非与他人做比较,而是改善自己。

但是很多父母没有这样的想法。

他们的期望就是孩子取得全班第一的成绩。如果升学的话,偏差值(分数)越高越好。他们把孩子的学习看成是竞争。

如果孩子没有在竞争中取胜,家长会明显地表现出失望的情绪。

结果,他们无疑是给孩子种下了挫败感。

纵观学生时代,有几个人能一直保持“不管做什么都拿第一”的成绩呢?展望整个日本,这些人的数量也在100以下吧?而除他们之外,其他孩子都会产生“自卑感”。

也许你会意外:即使学历非常高的人,也会有自卑感。

考入偏差值高的大学的却觉得“没能考入东京大学”,考入东京大学的却觉得“没能考入法学部”,这样的人太多了。大家基本上多少都会抱有落差感和挫败感。

因为父母这样做,孩子本人也会与他人比较,他们在自身的成长中,判定自己为“废柴”。

感叹人生的前辈们——讨厌学习是连锁反应!

这种自卑感,会给以后的人生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第一,也是最大的影响:丧失挑战的精神。

孩子如果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失望,就会很快丧失相信自己有可能的信心。

“因为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平凡的人,所以不可能达到高目标。”孩子这样想着而放弃了本来的高目标,搪塞地定了一个好像可以达到的低目标。

这种思考方式变成了一种习惯,而孩子进入社会后受环境所迫,更加难以改变这种思考方式,更别提什么“成长”的话题了。

进入社会后,生活中虽然没有学生时代的定期考试,却有很多复杂的评判标准:执行力、统率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力。而且自己必须思考“什么样的行动”才能满足这些看不见的标准,这与他人对你的评价也是相关的。

但抱有自卑感的人们都认为只有特殊的人才拥有这些能力,是天赋般的“聪明”。他们被“我只有这种水平”这种思想所干扰,完全没有靠努力去争取的勇气。

他们被动地被灌输“做好工作,掌握这些知识”这类话,然后不情愿地翻开教材。但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又驱使他们中途放弃,最终,他们陷入一种令人沮丧的循环,并小声嘟囔:“如果上学的时候能努力学习就好了。”

这个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

这就是被“普通的大人们”伤害的后果。

结果悲惨的是,孩子们不只是被周围的大人强行种下了自卑感,而且被“我这是好心”给伤害了。

这和“这本书没趣味,虽然我不读,但是你要读”是一样的道理。

如此下来,孩子就遭受了父母从上一辈父母处遭受的伤害。

这无疑是负向的螺旋效应。

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这种“讨厌学习的连锁反应”,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才会鲜活起来,不是吗?

想到“我能行”,干劲却消失了?

这种父母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孩子只要肯努力就能行!”你坐在父母和老师身边听他们谈话时,难道没有听到父母对老师说过这句台词吗?

你在听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嗯,也许努力了就能行”吗?

而实际上,这句台词是丧失干劲的魔咒。

从心理学角度说,丧失干劲有两大原因——

“认为自己有能力。”

“自己想成为中心。”

这两点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干劲的源泉”吧?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认知心理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伯胖先生曾阐述过这两点。

首先,我们从“认为自己有能力”开始说明。

认为自己有能力的人,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和自我认知相反的情况时,会感到过度的不愉快和焦虑。

那当事人会怎么做呢?去忙别的事情:翘课去散心,或者沉迷于游戏,等等。

这样做的话,周围的人就会觉得“他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忙别的事去了,这也没办法”,最后连他自己也会这样想。

将现实中的挑战推开,就可以说“我只要用心去做的话就能行”。

但另外一点,“自己想成为中心”该怎么解释呢?

不理解上课内容的状态,就像“与朋友疏远”的状态。

因为课堂的主角是“老师和优秀的孩子”。老师点名“上来解题”的都是优秀的孩子。这样节省了上课时间,但另一方面,我又有点同情不优秀的孩子,他们在课堂上成为陪衬,无论如何都成不了主角。

那该怎么出头呢?去妨碍课堂。

大声喧哗,把头伸出窗外,和校园里的不良好友讲话。他们在周围捣乱,成为暂时的主角。

丧失干劲的两大原因

大叫大闹、在夜晚打破学校宿舍的玻璃、来回闲逛,他们这样做看起来像是充满活力的学生,实际上只是丧失了干劲,在逃避现实中的挑战。

这样下去,就会发展为“继续自我欺骗”的状态。

学习方法 / 聪明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