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国文化中“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2019年8月5日  来源:鸿蒙咨询 作者: 提供人:linfei72......

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能发现很多关于“气”的描述,比如“气功”、“气血两亏”、“气绝身亡”、“士气”、”正气“、“气数已尽”、 “生气”、“气势”等等。 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文化中的“气”很神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没法解释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气”根本不存在,是迷信、骗人的。那么到底“气”有没有可能用现代科学解释呢?

按照现代物理学能量守恒的理论:人吃食物、水和空气,在身体里通过化学和物理反应转化成身体活动和大脑思考消耗的需要的能量。 美国的安全专家哈登(Haddon)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事故控制论认为:人体自身也是个能量系统;人的新陈代谢过程是个吸收、转换、消耗能量,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人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时消耗能量,当人体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受到干扰时,即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时,人员将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中国文化中“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一个人越健康身体的能量转移就比较快,相反一个人身体越差能量转移就越慢,按照现代医学上说就是新陈代谢快慢。对于健康人来说是由肾功能决定的。比如按照中医,如果一个人身体虚弱快不行了(我们就说这人快没气了),吃点人参就能补气;按照西医,一个人如果虚弱或者快不行了就注射肾上腺素其实都是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气来自肾。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仪器怎么判断一个人新城代谢快慢呢?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一个人口里呼出来的气流强劲程度,另一个办法就是把脉。

中国文化中“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顺便要说的是,中国古代人并不知道近代物理学发现气体(比如空气、氧气、氮气等),古代汉语中没有一个词语是来表示气体的,近代中国为了只是借用了古代的“气”这个词来表示一个物质(气体)。古代中文中的“气”和现代汉语中的“气”完全表示的不是一个东西。现代汉语中比如“氧气”表示是一种物质,而在古代汉语中“气“是身体的能量或者身体能量表现形式。人身体里面的能量来自食物,这种能量转换的快慢除了人身体功能本身外,还受到其它因素决定——身体运动和大脑。举例一:一个在打篮球或者在跑步的时候他的新城代谢就快;举例二:如果有“去上课”和“去玩游戏”两种事在你的大脑中供你选择,你一想到上课,可能马上精神萎靡,而一想到玩游戏,你则会立马精神百倍,那是因为你的大脑马上给你身体分配很多的能量。

中国文化中“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那么,大脑分配能量采用什么的准则呢?

而在中国语言中,对于这种大脑分配能量原因的对象、性质、地点和多寡等等,分别叫做各种气。在人的大脑分配能量的多个原则中,其中有一个原则就是:如果你做着一件事有风险的、无安全感的,那么分配的能量就少,如果没有风险那么就分配的能量多。下面举例:举例一:在战场上一方士兵,因某种相同的原因,大脑分配的能量比对方多,那么我们说这方士兵的“士气高“;

中国文化中“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举例二:如果一个人要做的事或说的话是符合大众的共识的,那么他的大脑就会分配足够的能量,所谓的“理直气壮“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是无私的、正义的,那么他说话做事的时候大脑分配的能量就多,身体会感觉”气血顺畅“。长此以往就能表现在面相上,我们就说这人有”正气“。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做事或说话是基于自私的、怕别人知道的、没有安全感的,那么大脑在分配能量的时候是”犹豫的“,一是分配的能量不多,二是分配的能量是相互矛盾的,能量在体内相互冲突,会损耗身体器官,长此以往必然身心和寿命受损。这就是孟子说的养的”浩然正气“。

中国文化中“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再比如:一个人饿的走不动了,但是看到了食物立马动力十足;再比如你被同学打了你立马有动力去打回去;如果你还欠了这个同学的钱,那么你打回去的动力就少;再比如打你的是你爸,你就算想动手也没有动力。这讲的就是能量分配规则。

鉴于篇幅原因不能一一解释关于“气“的词,反正古代汉语中的关于“气“的词语,基本都是大脑分配的能量按照人类主观的分类。至于分配规则有各种,主要是动物性的和社会性的。

能量 / / 能量分配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