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软实力,硬道理

2019年2月1日  来源:伟大是熬出来的 作者:冯仑 提供人:salepalo8......

富士康挣硬钱,乔布斯吃软饭

什么叫吃软饭,挣硬钱?

打个比方,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你说应该怎样才能跑赢政策、跑赢对手?比如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向外延世界扩张,增加开发力度与广度,买更多的地盖更多的房,这样也能挣到钱,但吃的是硬饭,跟富士康一样,完全是制造业;还有一种你把价值链往上做,你在经营上、财富管理上、不动产经营上往上做,像苹果一样。这两种方法就相当于富士康和苹果的关系,富士康的制造业吃的是人工,是血汗,每天人要往下跳,架个网都拦不住,但是乔布斯这边同样是赚钱,但他吃的是创意,他是吃软饭的。

再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做衬衫加工的,全世界的名牌衬衫几乎他都加工。他告诉我,假设一件衬衫卖100块钱,你猜他能挣多少钱?加工一件衬衫他挣17块钱,打掉成本他大概挣4~5块钱。品牌挣多少钱?挣40~50块钱,中间是物流和分销等等这样的费用。靠品牌挣钱也是吃软饭,吃软饭的挣得比他多,多不止一倍。

前两天我去新加坡,新加坡新开赌场,边上有个环球影城,整个投了13亿新币,美国的环球影城拿走6亿,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付的是知识产权,然后里头卡通动漫唱歌还要付钱,典型吃软饭的。

我从新加坡回来后想起这个故事,觉得我们的战略不应该完全是简单的外延式扩张,应该把价值链往上做,所以我们提出来吃软饭,挣硬钱。万通最近特别加强营销,我们在上面的公司现在是一个投资公司,我们最近又提出立体城市,这一系列动作实际上都是通过研发,价值链重新安排,通过财富过程的重新优化,来创造新的增长,不是简单的卖很多房,而是向吃软饭靠拢。

为什么?很简单,比如说你只卖房子,有100万平米的出租房,假设回报率是2%,但我在价值链上下工夫,深挖一下研发跟营销,回报率达到20%,那我10万平米的出租房的估值和你那100万平米出租房的估值是一样的。相比之下,我吃软饭的能量就很大,是靠研发跟经营能力,而那100万是靠干活的,我们就是要追求后者,所以叫做吃软饭,实际上是公司要在能力上增强,而不是简单地在规模上增强。相当于一个人上了北大清华,你软的地方多一点——当然学历不能粘贴,粘出来的学历不能说有能力——但是你比小学生吃软饭的机会多,你再有成就些,成了教授、牧师,你几乎天天靠着研发、演讲吃“软饭”,像于丹讲一本书可以卖几百万册,都吃软饭。

所以,吃软饭就是要增加你的知识、价值取向与影响力,去价值链的高端竞争,而不是简单地增加规模,在制造行业,在低端去竞争。钱是硬家伙,你必须要挣到钱,才证明你软饭吃得对。

李嘉诚的软实力在哪

吃软饭的人,无论你吃的是创意,是品牌,还是知识产权,这个“软”字,其实代表的就是软实力。

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要靠软实力,个人的发展也要靠软实力,软实力对个人讲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力。那从个人的角度讲,软实力究竟是是怎样的一种能力?先来看一个故事。

长江CEO班有30几个同学,包括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等国内的大家认为很了不起的人。有一次,班上组织我们去香港见一次李嘉诚,他可谓华人世界的超级大哥了。我们去了之后,没见面之前,心里都有个情景假定,比如约会衣服要穿整齐等,当时我就想:见老大哥相当于见领导,一般我们见这种人,可能第一见不到大哥先见到椅子、沙发;第二伟大的人来了我们发名片人家不会发名片;第三人家跟你握手然后你站着听讲话,就像我们被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听人家讲话我们鼓掌就完了;最后吃饭肯定有主桌,大哥在那坐一下,吃两筷子说忙先走了;然后我们很激动回来写感想,因为我们做小人物很习惯,被接见能力很强,经常这样被轻慢已经习惯了,没有发现自己很重要,我们老觉得自己在大人物面前不重要,被委屈似乎是应该的事情。

结果这次见面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想法。首先电梯刚一开,长江顶楼,70多岁的大哥站着跟我们握手,这样的开场很不一样,我有点愣。第二,一见面大哥先发名片,这个也很诧异,而且发名片还给你递过来一个盘子,递盘子干吗?抓阄,盘子里有号,拿名片顺便抓个号,这个号决定你吃饭的时候坐哪桌,避免到时候我们这些同学为谁坐1号桌,谁坐2号桌心里有想法。后来才知道,照相也根据这个号,站哪就是哪。我觉得挺好,大家避免尴尬。

站好之后我们小人物的能力出现了,我们就鼓掌希望大哥讲话,大哥说没准备讲话,但这时候大哥不讲我们小人物角色演不下去,所以必须让他讲,这个经历经常有,最后大哥说,我没有准备,我只讲八个字叫做“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这一听大哥读书很多,学历不高读书很多,讲的都是哲学,“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讲完了普通话又用广东话讲一遍,之后发现还有老外用英文讲一遍,就讲这八个字讲完了我们体会这话里的深意。什么叫追求自我?你在芸芸众生中,把自己越做越强大,自我膨胀,超越他我,超越别人,这个过程就容易给别人以压力,因为你太强大了以后,很强势,就像你老站着,别人蹲着,别人就不舒服。所以你要追求无我,让自己化解在芸芸众生中,不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压力。一方面创造自我,一方面让自己回归于平淡,让自己舒服也不给大家创造压力。

听完讲话我们开始鼓掌,然后开始吃饭。我运气不错,抽到了跟大哥一桌,我当时想,和大哥挺近的,这样吃饭可以多聊一会,所以开始没着急说话,没想到吃十几分钟的时候大哥站起来说抱歉要到那边坐一下。这时我们才发现,四张桌子,每个桌子都多放一副碗筷,他每个桌子都坐。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他四个桌子轮流坐,而且几乎都是十五分钟,到这时,大家都被大哥周到和细致的安排感动了。

大哥大概每个桌子转完基本也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他没先走,逐一跟大家握手,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墙角站着一服务员,大哥专门跑到那和他握手。这时候我想起看过他的一个演讲,问他们有没有关于这个的书,当时没准备,他交代下面一下,结果下车的时候那个书就送到我手里了。整个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很舒服。

这就是大哥之所以成为大哥的原因,这就是他的软实力。他具有一种看不到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价值观,用他的话说就是追求无我,他让你每个人都舒服。后来我跟我们班班长提到这事,他说老先生就是因为做人周到真诚,所以很多人到了香港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钱以外的东西才是软实力

你不能说李嘉诚做到这些是因为有钱,李嘉诚是有钱,但这不是软实力的来源,有钱只是现状,他创业的时候比他有钱的人肯定多,他不是最有钱的,比尔?盖茨创业的时候比他有钱的也很多,为什么到现在当时比他们有钱的人看不见了?所以钱是不能决定成败的,是钱以外的东西决定谁能赶超过谁,谁能挺到最后,所以我说,钱以外的东西才是软实力。

李嘉诚软实力的来源就是钱以外的东西,是他做人做事的方法,即“创造自我,追求无我”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你们感受到了,会出去讲,这样慢慢就形成一个场,形成这个场子之后大家愿意和他做生意,把最好的机会给他,于是他越来越成功,这就形成了软实力。

我们现在很多人陷入“捐款门”、“学历门”,原因就是只追求自我没有追求无我,都建立了自己,自己越来越牛叉,走到哪别人都得跟着起哄,你不鼓掌他不开心,你不拎包他也不开心,你不吹捧他他也不开心。反观像李嘉诚这样真正成功的人士,在处理这类事情上跟别人都极其的不一样,他的存在只让人感觉到舒服,而感觉不到任何不快乐,这就是无我的境界。

我再讲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现在是财富榜上的前几位非常好的朋友。曾经有一个朋友跟他借了一笔钱,买一只股票,当时跟他借5000万。这个哥们说,我借给你钱也没想别的事情,如果赚了咱们俩分,如果赔了算我的。后来这5000万股票值30亿,这个时候来分怎么也得分几个亿。他们怎么分的?这哥们说,我当时只想借给你钱,你只把利息给我就算了,最后就要了5000万加一点利息。他跟别人不一样,他守规矩。因为这样的事情,建立非常多的信任,后来我听到这个故事后,我跟他做事就特别踏实。他建立的这个信任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软实力。

王石有一次卖一块地给一个朋友。结果卖完第二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那个朋友不知道怎么回事,开始说没了这个东西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王石跟他说,你别在这儿再说这个事,你今晚上想一晚上,明天早上告诉我你舒服不舒服,如果你还不舒服,OK,我把钱退给你,这事就结了。他说那行,然后晚上桑拿、玩,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王石说想明白了吗?舒服吗?他说还是不舒服,结果下午王石就把钱退给他了,后来这个哥们非常开心。王石讲,如果我不让他舒服,对我来说,对万科来说这都是一个小事情,对他来说是个大事情,没准以后不跟万科做生意,所以我一定要让他舒服了,就把这个退掉了。当时那的确是块很别扭的地,万科又在手里搁了好几年,也没赚钱。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讲在别人争的地方他们都不争,“不争即争,争即不争”,李嘉诚不争牛叉,争平淡,那个哥们不争钱争信用,王石争让你们相信,这形成的都是软实力,他今天能成为了不起的人,做事能成功靠的就是这些价值观,做事情的原则、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内心世界对别人的看法。这些软实力是最重要的,其他东西也重要但这些东西是最重要的,可以讲很多例子,但我觉得一个人成功的根据都在这里。李嘉诚一路过来大家都愿意帮他,他如果一直很牛叉,总强调“我的成功可复制”,估计也做不到今天这样子。他总是很谦虚地说:“只是时代给我特殊的机会,让我能够做成功这样的事情,但是我自己很少读书,所以我要努力研究、学习。”

沟通能力是一种软实力

良好的价值观修炼能形成软实力,这只是软实力的一种。此外,我觉得沟通能力也是一种软实力。

给人打工是和同事、上司打交道,处理好各种人际间的关系要沟通;做生意是跟人打交道,把钱从别人的口袋合法地装到自己的口袋,这个过程要沟通。沟通本身是软实力,沟通方式很重要,沟通的时候方法不同,能看出你聪明还是不聪明。

我看到过一个很好玩的段子,这个段子叫做“女明星智斗记者”。女明星说我小时候很聪明,记者说何以见得,她说我小时候穿着花裙子荡秋千,他们从底下抬头看,记者说看你里边穿的花短裤?女明星说对,我知道他们要看我的裤衩,所以我脱下来放书包里,不让他们看见。所以聪明和不聪明你自己认为的和别人认为的不一样,大家笑了,说明认为她并不聪明。再比如唐骏的表达,此前一直自己觉得是很聪明的表达,但现在大家会笑觉得不聪明,觉得被方舟子缠上了这件事就不聪明,当然这个表达的能力也是不断累积的过程,没法速成。

掌握了高超的沟通能力,你工作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不是问题。有个朋友是部门经理,下属有一个员工比他资格老,年纪大,但是平时有些事情不向经理汇报,朋友满足了他提出的所有要求,但是他又自作主张地做了好多事情,这样的关系处理就得看沟通。我也打过工,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憋着很难受,我直接赤裸裸挑明了,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大部分的误解是沟通问题,其实挑明了直接说清楚,许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还有人说我个人软实力高于我上司或领导,硬实力上低于他,这样这个关系怎么处理?沟通呗。这个东西如果你假定你总是比他高,而且在任何时候做判断比他高,你已经关上了心里头的门,这样隔阂越来越大之后,估计你在这个公司待不下去了,但是你反过来处理,你跟他找一个非正式场合多沟通,沟通能力是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你去跟他沟通,尤其是非正式的沟通:捏脚、喝酒、玩、户外运动,你用这种方式沟通之后可能他对你的态度就转变了。同时遇到事情,尤其是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跟他商量,最后赢得你上一层正确地对你评价。如果你不沟通,你心里头总是假定他对你有成见,那就基本上你们俩只能是一个人离开,你换一个新的公司仍然面临这个问题,你认为你总是比他强,只是你认为,关键是不是所有公司员工还有你的上下左右都这么看,所以必须要沟通,沟通能改变你自己心里的感觉。

有人问过我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他去面试的时候,HR问他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他回答没有规划,前三年没有规划,希望用三年的时间提高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判断的能力,HR说,你没有规划你就没有方向,把他给毙了。他觉得自己这个年龄谈规划也挺扯淡的,本身对世界的未知更多,做的工作又是很基础的,非要让他做出一个判断很假,这是他的真实想法。他问我应该怎么办,要真诚还是虚假。

其实这就是一个沟通方式的问题,无关乎真诚。首先面试的HR一般都有个程序,他们面试都是这些问题,有什么职业规划,到过什么单位等,把这个顺着他说好一点,这是他们的沟通规则,你不遵守,不顺着他说你就难进入到下一轮。其次,你如果要坚持自己的说法,你应该直接跟老板说,HR80%的人都是按流程选择人,老板很怪,创业者喜欢不拘一格的人,经常选一些反常的人,创业者自己就反常,所以对有想法的人多看一眼,反而对乖乖的他不怎么看好。如果有机会跟公司的创业者或者主要的负责人试图沟通一下,也许他们会觉得,真实也很重要,所以真实也是一种力量,他们也许会多看你一眼,你要跟HR是很难说通这件事情的。

此外,很多团体内组织内出现的很多毛病都是沟通问题,组织内的沟通问题牵扯到办公室里诡异的气氛和心态,积久了会成为办公室里的癌症,所以如果发现有这种问题,必须沟通,弄清楚。社会上许多问题也都是要靠沟通解决的。

美丽用到需要的地方才是软实力

女人的美貌和姿色算不算软实力?

美丽的女人确实能吸引眼球。但是我觉得,美丽这个东西,在短期内算是一个软实力,但持久不是。美丽相当于是敲门砖,但门开以后进门之后,遇到的问题跟大家都一样,就难以形成持久的软实力。相当于你有关系一样,你认识什么人,开门的时候你敲门别人接待你,剩下的事情靠自己。

比如说卖楼,电视里都是身材好、姿色佳的女孩做售楼小姐。其实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漂亮的女生业绩都不好,这个时候漂亮反而很麻烦。因为我们的客户都是35岁到45岁的已婚人士,买个房子挺贵的,是大事,都带着太太来。本来正常谈事,太太都得盯紧你,你说你百媚千娇,太太肯定把你隔开,“干吗呢?卖房子呢还是卖笑呢?”过两天跟客户正常打电话,太太说别搭理那个小妖精,生意就断了。反而是那些1.65米左右,偏胖,相貌端庄,30岁左右卖楼卖的最好,太太说这种人很实在,偏胖的人就实诚,现在所谓的美女都是100斤以下的骨感美女,太太说这个可疑,觉得这个事不踏实。所以在卖楼上,漂亮这个优势发挥不出来。你去做有偿陪侍,漂亮会有竞争力,但是在职场上会有是非,也未必代表你的实力。

我们是意外发现这个有意思的状况的,大家开始也都认为找美女,但后来发现在售楼线上剩下来的都不是这些人。当然,除了上面说的,还因为她们成家了有经验,和客户沟通知道他们看重的是哪方面,而20多岁如花似玉的女孩子除了谈恋爱什么都不会,跟客户说不容易打动客户。

所以,很多场合下,漂亮是否是软实力要看用在哪,用在有用处的地方是软实力,如果放在漂亮不可用的地方,可能是反向的,像刚才的售楼,起反作用,业绩反而不好,美丽用在需要美丽的地方才是软实力。

软实力是时间与事件的积累

软实力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不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20岁的时候有20岁的软实力,30岁、40岁的时候又有那个阶段的软实力。我觉得软实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旦形成,很难随着年龄段变化。比如说刚才讲的李嘉诚是价值观的磨练,不能说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李嘉诚的软实力是价值观,是习惯,他天天都这样。年轻人也应该强化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慢慢积累下来,就会形成软实力。比如我当过老师,也做过研究,说话对我来说可能是比较不费力的事情,这个东西帮我最早找到了钱。我跟别人借钱的时候,别人非要听我试讲,怕我见人的时候讲不对,我在别人家里先试讲一小时,然后再见真正帮我借到钱的人,他听下来觉得讲得不错,靠这个能力我借到了第一笔钱。

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东西,前面也提到了,品牌也是软实力的一种,这也是需要积累的,而且品牌除了时间积累之外,还需要你不停地花钱,要不停地通过个案积累让大家相信你。比如说召回这件事情,BP石油已经几百亿美金花出去了,就为了不损害到品牌价值。这些只有通过大量的事情别人才能相信你这个企业是诚信的,品牌价值才能延续。人也一样,人的软实力要通过很多事件积累,让周围的人相信你是这样的人不是那样的人,这些东西是不能通过培训解决的,要通过事件、时间和过程让人了解,比如你是诚信的人,怎么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银行的卡单上你从来没赖帐,承诺的一定能做到,这样十年以后人人都知道了,这个时候你的软实力也就积累起来了。

我最近有一个小投资,是个朋友的项目。结果这个朋友亏了很多钱,最后我说,你亏了钱只证明一件事:你是好人但不是能人。我说你是好人,你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资本,你下次还可以跟我谈;如果你最后挣了钱把钱卷跑了,证明你是能人但你不可能再跟人谈第二次了,这个事情毕竟是花了钱证明他是好人,因为他确实很努力,财务也很透明,但这件事情确实是失败了。所以要有事件才能证明你的软实力,我认为软实力的形成,需要在事件、人物、故事、时间和周围人对你的评价上经过一个时间段的累积,大概需要个7、8年时间别人就了解你了,软实力也就出来了。

真正的领导都是虚空的

我喜欢读老子的《道德经》。我觉得《道德经》里讲了很多王道之术,这也是软实力的一种。很多人看可能不这么认为,觉得老子很虚,什么无为有为的难理解。书里说的确实比较抽象,但实际上是讲怎样把虚空变成实的分享。比如说有为和无为这点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真正的领导者实际上是虚空的。

所谓虚空的就是说你有战略、有价值观但你不做具体的事情,看着很虚空,但是真正有智慧的领导者说给大家的,实际上是远景、价值观,用感染力说服大家,然后剩下的人就去做事情。所以最好的领导者相当于神一样,我们谁也没看见,但大家都听神的话把事办了;次一点的领导是君主的领导,天天生气发威,然后拿鞭子抽着大家;最次的是暴君,出了力后来大家把他颠覆了。

实际上这些话大概是一个意思,我们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用战略来感染和管理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组织,这是最好的领导者,这就是虚空,通过虚空换得实际的有。而不是说,比如一个创业者、一个经理、一个领导人,每天都去做群众和基层愿意做的事情,你是董事长你总做销售的事情,财务的事情,你很实但最后变成了无,当你做这个事情公司没有方向,公司没有方向船就飘到别的地方去了。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最多的是终极的王道之术,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说一个好的领导应该管什么?应该不管什么?怎么管?我觉得《道德经》里讲得很充分,像“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讲的是相反相成的道理,从反向研究使劲得到正面的结果;像“为而不有”,说的是你做这件事,即使成功了也不占有它,不让它成为一个包袱,这就像李嘉诚追求无我。我们往往一成功到哪都说我是博士,我怎样牛叉,结果被压倒了;无为而有,你做一件事情不怕被压倒,你每天怀着空杯心态,这样你才能谦虚,跟人打交道才能变成无我的境界。

吃亏和占便宜是算不清的人生账

一些大学生和职场里的人有很大困惑,感觉很纠结,他觉得自己天生具备一种无我甚至于超我的境界,思想境界很高,感觉特别为别人着想,但是在他所在的环境,他是被排斥的。结果往往是替别人着想,放弃一些东西,放弃了自我的追求——包括最基本的去追求物质的本能,但别人还觉得你跟他们格格不入,在这个环境中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想换地方,但换地方别人觉得你频繁追逐环境的变化,或者觉得你不是很稳重,但是如果不换,总是在这个圈里待着,总是追逐自己的短处,自己的长处总发挥不出来,形不成软实力,总之很纠结。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应该算一个长期的帐,你在短期你帮别人总是吃亏,比如一块钱你给了别人就真少一块钱,但你如果遇到事后总是拿一块钱给别人,十年之后你可能会得到一万。一个坚持无我的人或帮助别人的人,都不是当下有回报的人。这样的人做事凭的是一个信念、一个观念,首先不看重回报,其次这种回报不知道在哪,第三不知道回报多少。如果你一笔笔地算得清清楚楚,你不会去帮助别人,因为每次都吃亏,所以一般来说像前面提到的那个哥们借了5000万最后变出来这么多钱,他起初并不知道会变出这么多钱,而且他也没有算过,如果他一开始算这么清楚就不会只拿利息了。所以我说这是一个人生态度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而不是每一次的博弈,如果你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就不在乎每一次的博弈,软实力也是靠这种不计较的事件的积累形成的。

吃亏和占便宜是人生永远算不清的账。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时为了给朋友帮忙,用我的章处理了些事情,结果给我带来了债务问题,好几千万得我还,帮忙帮出一堆债务,怎么办?我还了吃这么大的亏,我不还就可能把他抓起来。这是人生态度问题,对我来说,如果把他抓起来坐牢,他一辈子就没了,我只要扛得住我就慢慢扛着,所以我把这些都背下来了。这个朋友后来成功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了,社会多了一个好人,我没被压垮,最后也把这个事处理了。

当然,我是一个俗人,如果现在没处理完,我心里也会不舒服,但是当时做这个决定完全是价值观的导向,不是算账的结果,我不知道他能怎么着我会怎么着,我只是一个想法:先扛着,别让他进去。如果你是价值观的选择就不会算这个账,如果算账就一直纠结,因为这个账永远难算平,是情感的账,像男人女人谈恋爱永远算不平的账,你最好把它变成价值取向,是帮人,而不是变成每一次的博弈,去算吃不吃亏。许多信宗教的去奉献去吃苦,他没有觉得吃亏,因为他是价值取向,有的人总在算结果反而是非非常多。

90后:不要代表,只要表达

有些80后、90后刚开始工作,觉得60后、70后瞧不起他们,确实也有些人觉得他们软实力不够,不可靠。我不这么认为。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使命、挑战和每一代的因素。比如我们这一代想的事都是大趋势,小事都做不来,嘴都特别能说,现在80后很技术化,很少叙事,个人兴趣发展得非常好,个人特长、专业、商业操作的一套商业文化比我们强,这些东西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优势。前两天马云和我在北海道演讲,马云讲对80后特别对90后非常有信心,为什么呢?互联网时代是这批人在主宰,而只有这些人是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参与者、驾驭者、管理者和创造者。当然我们得敬畏这批人,我们没有理由说我们比别人强,我们除了年龄比别人大,其他一无是处。因为年龄大带来的所有东西——所谓经验、眼光,他们年龄大了也会有,这个东西不值得骄傲。

我记得很早以前,我第一次参加小孩家长会的时候,校长讲了一段话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当时他们一年级开学,校长讲,所有的教育都是用我们几百年前的知识,教我们孩子去应对未来几十年不确定的事件。这话很对,让我知道必须用未来的知识应对未来。所以今天教育本质要发生变化,应该教会学生用未来的知识去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觉得这就对了。实际上80后、90后是掌握了应对未来的知识,然后去应对我们不确定的未来,我觉得这才叫牛叉。我掌握了一堆应对过去的经验,我现在要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感觉到知识和经验不够用,除非你说往乱里整,回到野蛮生长,那我的经验比你们强,但社会是向未来、新方向开放的,互联网是朝更加法治、民主、富强的方向发展的,我们这代人以及上面的几代人都没什么优势。

举例来说,在客户里碰到问题,在怎么处理客户纠纷上,对比一下各个年龄段的方式很有意思。60岁以上全用毛泽东这套办法,让他打官司也不打,就是开会闹事,然后也不去注册合法的组织,反正就是折腾,这就是他们所谓的一不相信法律,二不相信次序,就是谩骂,假定你是什么然后开始做一个对抗;再小点40、50岁的原来老的知青,很简单,直接办事,或者一棍子就打了就办了就完了,不跟你讨论这些;30岁以下全部会打官司,他们知道得靠律师解决事情,我上班忙,找律师处理,我根本不开会,搞情绪,不喜欢,这就是法治的进步;如果到了90后可能更法治、更理性。90后最近讲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到有希望:我们不要代表、只要表达。90后讲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50后、60后、70后被代表习惯了,只被代表不会表达,从来不说我要说什么,我说的话都是媒体上说的标准答案,90后说不要代表只要表达,我自己会说凭什么你代表我,如果都这样了,每个人更加个性更加善于表达,民主社会的基本要件逐步形成了,因为民主首先是表达,按法律、按次序表达,其次形成不同的意见,按照法律的轨道来处理不同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千万不要觉得年轻是一个弱点,你代表未来,代表未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未来,是一个很具体的未来。你比如说今天80后全部是在网上生活的,这就是未来。而因为有网络你发现伟大的人都不牛叉了,这就很好。为什么?这就消除了专制的土壤,专制是精英、愚弄,伟大变成偶像欺骗,今天就没有了,互联网把这事解决了,方舟子就解决了很多问题,还有其他人也解决了很多问题。凡是伟大地端着的都掉地下了,这样大家开始进入完全平等的游戏规则,这个社会以后就有希望。

实力 / 道理 / 沟通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