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商品
positional goods
指可以彰显购买人与众不同的身份或社会地位的一类商品,通常是市场上的稀缺商品。
赫希把这类物品称为地位商品(positional goods),即人们得到它们的可能性取决于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无论一个人拥有多少资源,如果别人也享有同样的资源,那么他能享受到地位商品的可能性就很小。有时候,这些物品之所以能代表地位,仅仅是因为供应数量有限。不是每个人都能弄到一幅梵高的真迹挂在客厅。能够拥有这些商品的人越多,它们的价值就越低。
纽约地区原本有好几个美丽的海滩,足够好几千人嬉戏玩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光临,这些海滩变得拥挤不堪、嘈杂喧闹、肮脏凌乱,通往这里的高速公路也堵成了停车场。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享受海滩的唯一方法是远离城市到更远的地方去,但这会很费时间,或者拥有一个自己的海滩,可是又很贵。
如果我们不那么热衷于地位竞争,大家都会好过一点。地位竞争让人压力倍增,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模样。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做到最好,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因为每个家长都这样做,大家不得不把孩子逼得更紧。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课后培训机构以及教育夏令营,由于每位家长都这么做,因此他们又借钱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甚至聘请私人教师和教练,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伟大的音乐家或者运动员或者别的什么,总之希望她能与众不同。
每个人都这样做,至少那些还没有破产的家长都会义无反顾地参加这场角逐。与此同时,那些可怜的孩子被家长们的期望折磨得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而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不得不强迫她做这些。
即使对课程缺乏兴趣,学生们还是得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即使对现有的工作还算满意,人们还是到处寻找更好的机会。这就像在人山人海的体育场看比赛,前排观众为了看清楚一点而站起来,后面的人也跟着站起来,为的只是跟之前看得一样清楚,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到最后每个人都站了起来,如果有个人坚决不站起来,那么他就等于没有来看比赛。同样,当人们追求那些代表地位的物品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进行竞争。不参赛就意味着失败。
每个人都热衷社会比较吗
虽然社会比较的信息到处都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留意它们,或者说,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受其影响。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Lyuomirsky)[6]和她的同事做了一系列研究,探寻个体对社会比较信息的不同反应,结果发现,这类信息对快乐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选择小实验
实验者要求每个人完成一个字谜游戏,旁边会有另一位“被试”(实际上是实验助手)做同样的事情。有时候,实验助手会比被试表现得更好,有时候则差一点。
柳博米尔斯基发现,快乐的人几乎不受旁人表现好坏的影响。任务结束后,快乐的人对自己做字谜游戏的能力和心情的评价都比任务前要高。如果他们旁边是做得比较慢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会更高,但无论旁边的人是快是慢,他们自我评价的分数都会增加。相反,不那么开心的人跟做得慢的人一起时会评价自己的能力更强、心情更好,而与做得快的人一起时却评价自己能力更弱、心情更差。
在另一项实验中,被试要为学龄前儿童拍摄一节教学课,有位“专家”(实验助手)会详细反馈被试的表现。每位被试都跟另一个人一起讲同一节课。我们感兴趣的是,被试的心情是怎样被“专家”的反馈影响的。快乐的人得到积极反馈时心情会变得更好,而得到消极反馈时心情会变糟,但无论他们知不知道同伴得到的评价如何,对他们都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同伴得到的评价对不开心的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被试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但同伴的反馈更好,他们的心情就会变糟;如果被试得到了消极的反馈,但同伴的反馈更差,他们的心情反而更好。这样看上去,自己和身边的人比起来怎么样,是唯一影响不开心的人的因素,他们宁可别人说自己是个糟糕的老师,但其他老师比他更糟糕,也不愿意听到别人告诉他是好老师,但其他人更优秀。
柳博米尔斯基设计了一份问卷,测量人们长期的快乐水平(而不是特定时刻的情绪),从而区分快乐和不快乐的人。
在后续的实验中,柳博米尔斯基试图找出快乐和不快乐的人为什么对相同情境的反应差别那么大。她发现,人们在任务中得到了差评之后,只需要转移注意力,不让他们想这些东西,两组人的差异就消失不见了,不快乐的人的反应会变得跟快乐的人一样。而如果得到差评之后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评价,则快乐的人的反应就会和不快乐的人一样。从这里得到的推论是,最关键的区别就是分散注意力以及进行反思。快乐的人擅长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不快乐的人会不断反思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使得自己更伤心。
我们不能从这个研究中确切得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到底是不快乐的人比快乐的人更喜欢反思社会比较,还是反思社会比较使得一个人不快乐?我猜两个都有道理。反思的倾向把不快乐的人困在一个由社会比较形成的向下的心理旋梯中。基于已有的研究,可以确定的是,社会比较对于获得选择的满足感毫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