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取舍难题

2018年11月1日  来源:选择的悖论 作者:巴里·施瓦茨 提供人:78049657@@......

取舍难题

在一系列取舍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根据价格等一系列特征作出一系列模拟决策,比如买车、租房或择业。每个人只能选出一个选项,所以就得权衡和取舍。比如,在选择一部车时,有一款车的外观更酷,但在安全性能上较另一款稍逊一筹;选择公寓的时候,有一间公寓更宽敞,但是另一间的地理位置却比这间更好。

选择小实验

在一项研究中,汽车A价值2.5万美元,安全指数为8分。汽车B价值未知,安全指数为6分。研究者问被试,要使两辆车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汽车B的定价应该是多少?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权衡得失,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能与价格。被试需要想清楚,一个单位的安全指数究竟值多少钱。比如,如果有人说汽车B只值1万美元,那么他们肯定认为汽车A比汽车B高出的安全指数价值巨大。如果认为汽车B值2.2万美元,那么汽车A高出的安全指数就没那么值钱了。这个任务对被试来说显然毫无难度。

过了一会儿,研究者又要求被试完成第二个任务。汽车A安全系数依然为8,价值2.5万美元;汽车B的安全系数依然是6,价钱则是被试刚才自己定的那个价钱,即让两辆车具备同样吸引力的价钱。他们应该怎样在这两个不分伯仲的选项中作出选择呢?

由于这两个选择差不多,你可能会预测有一半的人会选择更安全但更贵的车,而另一半人则愿意选择更便宜但没那么安全的车。然而研究者发现结果可不是这样的。大部分被试都选择了更安全但价格更高的车。他们看起来都非常看重安全性,价格则显得无关紧要。如果他们觉得安全性无比重要,就应该把汽车B的价钱定得非常低,但他们却没这样做。所以人们并不是拒绝为安全“开高价”,但当他们要在安全性和价格间作出选择时,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接受自己当初定的价钱了。

尽管被试的决定纯粹是假设性的,但他们在汽车A和B之间做选择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可是真实的。如果有机会,他们很可能会拒绝做决定。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强迫人们在选择时权衡得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优柔寡断,甚至会不高兴。

人们在实验中的这种做法不难理解。可以想象,如果自己为了省钱而选择了安全性较差的一辆,之后却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让你最爱的人身受重伤,你会做何感想?你当然愿意拿钱换安全系数。安全绝对是高于一切的。不过你可能会说:“这种情况很少见。”

那可不见得。研究中的被试无论是在高风险还是低风险的情况下都不愿意作出取舍。面对所有要权衡得失的状况,任何事情都变得极不确定。而随着备选的选项增加,需要作出的权衡就更为复杂。

选择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