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和决策的质量
我们的研究发现,最大化者会为自己的个人幸福付出更多,但是这种完美主义倾向真的会让他们的决定更明智吗?你可能会认为,因为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他们的选择会更好。“最佳”公寓一定比“够好”的公寓更舒适;“最佳”工作一定比“够好”的工作更合适;“最佳”伴侣一定比“够好”的伴侣更贴心。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答案很复杂。尽管最大化者在客观上可能比满足者做得更好,但主观上却不一定。假设最大化者在经过一番地毯式搜索后买了一件价廉物美的毛衣,比任何一个幸运的满足者买的都要好。他会怎么看这件毛衣呢?他会为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而懊恼,会认为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会觉得或许可以用更划算的价钱买下来,会在街上搜寻比自己那件更漂亮的……即便已经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最大化者仍然会陷入种种怀疑与担忧中,而满足者则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心情愉快。
因此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决策的质量,是客观结果还是主观体验?我认为,在大多数时候,自己的感受才是评价一个决策好坏的关键。经济学家的消费决策理论认为,人们会最大化他们的偏好或满意度。在现实生活中,“满意度”和“偏好”很明显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如果我们对某个事物感到失望,那么客观上的最佳效果也就一文不值。
但是这种主观满意的评价方式可能只能在小决策中起作用,如果是重大的人生抉择,客观质量的好坏不是更重要吗?我可不这样认为。过去多年里我以教授的身份和许多大学生打交道,比起那些对学校不满意的学生,那些认为自己来对了地方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表现得更出色。乐观的情绪让他们更有自信,更容易接纳新经验,更大胆地寻找新机会。因此,尽管客观经验对决策质量有影响,主观体验同样至关重要。
我并不是说,如果学生对一所质量不高的大学感到满意,也能获得优质教育,也不是说,病人要是对不称职的医生拍手称赞,他们的病就能治好。请谨记,我并不是说满足者就没有标准,满足者可能会定下很高的标准,只是当情况满足了他们的标准后,他们就会感到心满意足。
按照赫伯特·西蒙的逻辑,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描述的最大化者实际上是一群并不真正了解什么叫“最大化”的人。真正的最大化者十分了解收集和评估信息需花费的成本(包括时间和面对的压力)。穷尽一切可能的选项,造成“信息成本”无限增加,并不是一种最大化的方式。真正的最大化者应该限定搜集信息的数量,一旦发现信息量达到临界点,就停止搜索,作出英明的决策。
但最大化并不是一种测量效率的指标,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你的目标是得到最好的,当你要为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妥协时,就会很难受。最大化者永远体会不到满足者的满足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总是会保留寻找更好的选择的可能性。
最大化与完美主义
当我们跳过消费,开始谈个人表现的时候,区分所谓的“最大化者”和“完美主义者”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给一些填写过最大化量表的人填写完美主义量表,结果发现这两个量表的得分虽然相关,但是并不能互相转化。
对完美主义者来说,如果他能够做得“更好”,就不会满足于做得“够好”。就像一个音乐家,即便他的曲子已经弹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他仍然会坚持不断练习。再比如一个学生,即便论文已经能拿到A了,依然不断地修改。泰格·伍兹在高尔夫球运动中取得了无人能及的成就,但他依然持续不断地挑战自己,想做得更好。谈到成功,做一个完美主义者无疑是一种优势。
完美主义者和最大化者都希望做到最好,不过我认为两者之间还是有显著差别的。尽管两者都有非常高的标准,但完美主义者可能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最大化者则认为这个最高标准是可以企及的。
完美主义者和最大化者不同,他们既不抑郁也不会充满悔意。完美主义者可能不会为自己做的事而感到非常快乐,但起码比最大化者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