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的代价
面对泛滥的选择时,最大化者会比满足者遇到更大的麻烦。如果你是一个满足者,那么选择的数量不会对你的决策有多大影响。当发现一个物品好到足以符合你的标准时,你就不会再四处搜寻。因此,无数的其他选择就不会对你造成影响。但如果你是一个最大化者,那么每增加一个选项都可能会让你深陷三重困境:无止境的焦虑、后悔和怀疑。
这是不是说,最大化者没有满足者过得那么开心呢?为了了解这一点,我们让填写过最大化量表的人再填几份幸福感问卷。其中一份量表是测量快乐的,比如从“非常不开心”到“非常开心”中选出最能代表自身情况的选项。另一个量表测量的是乐观主义。其中一个条目是“在不确定的时候,我常常期望最好的情况发生”,请人们评价自己对这个条目的同意程度。另一个问卷是生活满意度量表,比如你是否认为“我的生活状况好极了”。最后一个问卷测量抑郁倾向,询问你感到悲伤的程度,从不同的事情中获得的满意度,对他人的兴趣以及对自身外表的看法等。
问卷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最大化倾向高的人生活满意度更低、更不快乐、更不乐观而且更有抑郁倾向。事实上,那些最大化倾向分数很高(得分在65到91之间)的人的抑郁量表得分已经达到患抑郁症的临界水平了。
但是,这个研究反映的只是最大化与不快乐的相关程度,并不表示最大化就是不快乐的原因。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不过,我相信最大化倾向的确是导致人们不快乐的重要因素,而且我认为,学会满足不仅是应对这个选择泛滥的世界的关键,而且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享受生活。
最大化和后悔
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更容易感到后悔,尤其会有那种“买家的悔意”。如果你是满足者,在看到称心满意的商品后,就不会在意下一个街口是否会有更价廉物美的同类商品。但如果你是最大化者,错过更好的选择会变成你的切肤之痛。“要是再多逛一家商店”“要是我提前看了《消费者报告》”“要是我听了杰克的意见”,你可以想出无数个“要是……”,但是每当你做这样的假定时,你刚买不久的东西带给你的满足感就会烟消云散。
要是对每一个决定都后悔,人生将无比艰难,或许所谓的最佳选择根本不存在。如果你总感到后悔,选到心头好的快感也会很快消逝。更让人难受的是,往往你刚刚下定决心作出选择,悔意就油然而生了,想象着你会发现更好的选择,这种想象可能让你在做每个决定时都深陷不安乃至悲哀的状态。
我将会在第7章更深入地探讨后悔的问题,现在先让我们看一个测量后悔的量表。
从数字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数字写到问题旁边的空白处,然后用8减去第一题的得分,再与其他几个题目的得分相加,就得到总分。分数越高,你就越容易感到后悔。
我们在后悔与最大化的相关研究中的发现十分出人意料——最大化倾向越高的人后悔程度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