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生活,才能被称为生活?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我今天,想从一个比较小的角度来切入。
在社会学中,有一个分析事物的底层框架,叫做「结构 - 能动性」。
结构,指的是外在世界和环境加诸于人的种种限制;能动性,指的是人在这个前提下,能够自主决定其行为和命运的自由。
如同卢梭那句经典名言: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我想,大家应该都同意一个观点:一个好的生活状态,能够被称为「生活」的状态,必须是有足够的自由和能动性的。
但是,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一天都在跟外部世界交互,试图去影响它 —— 反过来,无论你是否能认知到,外部世界也在干预着,甚至是主导着我们的生活。
房子,工作,阶层,教育,圈子,品味……这些,就是世界加诸于我们的枷锁。
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被外部世界推动着不断去跑,还是心中始终有着一个方向,不断前行?
如何让我们在跟世界的相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适当的平衡?
我想用4对概念,来讲清楚这一点。
1. 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存在3种最基本的需求:
-
稳定:适合当前社会角色的需求;
-
关系:获得社会认同的需求;
-
成长:获得成长,提升自己,感受到自己对世界的干预和影响力的需求。
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但大体来讲,都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一种叫做内部资源,一种叫做外部资源。
什么叫内部资源?它指的是,你的能力,经验,阅历,禀赋,性格……诸如此类,这些属于你自己的,给予你支撑和力量的事物,也叫做「心理资本」。
而外部资源呢?也很明显,指的是你所拥有的物品、财产、地位、名声,别人给你贴上的标签,等等,一切能被别人看到的东西。
内部资源是从你自己的视角看自己,而外部资源是从别人的视角看待你。
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就是过分追求和注重外部资源,而忽略了内部资源。
拿游戏来说。为什么网游、手游能比单机游戏更加刺激用户充值?就是因为:在手游里面,你买的皮肤,你打出来的排名和战绩,都是「别人能够看到的」,能够引起别人艳羡和夸奖的。
但在单机游戏里面,你完成的任务,你体验到的剧情,你精妙的战术、操作和排兵布阵……除了你自己,谁能看到?谁能给予你积极的正反馈和外部评价?
比如最近很火的游戏《动物之森》。说实话那个画风会很吸引人吗?我觉得不会。但为什么那么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大家都在玩。
但这不是一个非常健康的模式。
为什么呢?因为,过于追求外部资源,会导致一个结果:它会抬高你的期望,缩短你从行为到反馈之间的路径,让你活在「别人的注视里」。
也就是说:你会追求得到别人的关注,希望成为群体、圈子里的焦点,希望让自己「赶上」潮流,担心被潮流所抛下……结果就是:你永远都活在「追逐」的过程中。
所以,我在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中提到过:分清楚你的欲望,究竟是被外在环境所塑造的,还是你发自内心想要的。
当时就有很多朋友问:可是我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外界,应该怎样区分呢?
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分清楚,一样东西,你是真的想要它,还是希望别人知道你拥有它?
或者说:如果没有一个人知道你拥有它,你还会想要获得它吗?
这并不是说外部资源是不好的 —— 财富、地位、名声,当然不可能是不好的东西 —— 而是说:它们只是手段,而最终的目的,应该跟你的价值观和长远目标保持一致。
一辆汽车,可以是炫耀的资本,也可以是助步的方式;一套房子,可以让你在圈子里更有面子,也可以让你有一个舒适的家,让你可以安心布置和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同我经常说的:有多少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哪怕被夺走一切,也能重新东山再起的能力。
而它也许无关于人脉,无关于你过去的成功和声望,只关乎你是否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内化成了属于你自己的「心理资本」。
不妨问一问自己:我现在所拥有的,令我自我感觉良好的,究竟是外部资源,还是内部资源?
别人之所以会听从你的指令,是因为你所处的职位,还是因为他们对你心悦诚服?
别人之所以对你尊敬,是因为你所拥有的资源,还是因为你的能力和影响力?
别人之所以能够与你交流、合作,是因为他们需要获取你的利益,还是因为他们能够真的把你当成朋友?
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身外之物始终是身外之物,能陪伴你度过一个个坎的,始终是属于你自己的「心理资本」。
2. 内在控制点和外在控制点
在任一个时刻,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内在的动力,另一个是环境的压力。
一旦前者成为决定性因素,我们就会觉得「这个行为是出自我的意愿的」,就会体验到「内在控制点」。
而一旦后者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就会体验到「外在控制点」—— 亦即:感觉被生活「绑架」了,被迫着去做自己未必愿意做的事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不少朋友也许都遇到过一种困扰:不会拒绝别人。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可能是同事想请你搭把手,可能是团队的小伙伴有些活不会干,可能是关系还行的朋友想向你借点东西……你不想帮忙,却又难以拒绝。经常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好」,后面才后悔懊恼。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在我们的认知中,拒绝别人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它有悖于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人情」,会对正常的关系造成破裂。
但长此以往,只会导致两个结果:
一方面,你会调高别人的期望。一旦别人形成习惯,他们不但不会感谢你,反而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反过来挑你的毛病。
另一方面,你会陷入无休止的烦恼中。不想做,又不得不做,这会给你造成巨大的负担。
这就是「外在控制点」。长此以往,你会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似乎不受自己的控制,它正向着自己无力决定的方向一路狂奔。你会感到失落,沮丧,甚至,可能会导向「习得性无助」。
那么,更理性的态度是什么呢?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信念: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我必须对它负责,没有别的事物和人,能够从我手中抢走对生活的自主权。
拿前面的例子来讲:不妨在别人找你帮忙、而你不愿意做的时候,就明确讲清楚:
因为某些缘故(时间、精力、资源有限等),我没有办法帮你。但出于我们的关系,我可以给你一些支持。等我有空(有条件)了,如果你还没有解决,我也可以再帮忙。
无论这会导向什么样的结局 —— 可能最坏的情况,是对方觉得你不近人情,会慢慢与你疏远 —— 但你都保持住了自己的控制点,把对生活的自主权和决定权,牢牢地握在了手里。
再比如:许多人在生活中,也许都会遇到这样的人:情绪非常消极、悲观,经常找你倾诉对生活的无望和厌倦,久而久之,很容易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又囿于种种原因,难以切割联系。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式,其实不是被动地倾听,也不是完全不理不睬,而是想办法用自己的情绪、自己的积极面去影响他,感染他。这样,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他被你感染,变得积极起来;要么他离开你,去影响别的人。
但无论是哪一种,你都始终占据了主动,没有让自己变成「垃圾桶」。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出于各种各样的顾虑、担忧,把自己的「自主性」轻易地交出去,通过出卖自己的主导权,来换取一定的心安。
但这往往是不健康的。想一想,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愿意对自己负责,别人又如何能够为你负责呢?
别让自己被生活绑架。你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3. 连续认知和信息碎片
对媒体有一定认知的人都知道:常态不是新闻,非常态才是新闻。
这一点,在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被放大到了极端。只有耸人听闻的、爆炸性的、能引起群众关注和广泛热议的,才是「新闻」,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但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我们所关注到的,永远都是最魔幻、最离奇、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就是「山峰」。而其他所有的支撑和过度状态,背后的逻辑和背景,我们都是看不到的。
就像我在 一个也许最常见的学习误区 中提到的:我们平常所见,都是山峰,但世界并不是由山峰构成的。
举几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你可以检验一下,自己是否还在关注这些事件:
-
日本应对钻石公主号的措施一度被骂上全网热门,现在日本怎么样了?
-
英国群体免疫政策不久前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现在这项政策还在执行吗?
-
前阵子有许多号称能够治疗新冠的药物,现在临床实验到哪儿了?
每一天,我们的生活中都在发生许许多多新的事件。昨天的头条和热搜,第二天就会立刻被取代。昨天的全网唾骂和关注,第二天就会有新的目标。
但这是一种错误吗?其实也不是。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的新闻事件,距离我们的生活其实非常遥远。比起遥远的他乡,我们更关注的,可能是自己的工作,下半年的形势,以及肉价会不会涨。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要记住的是:一切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静态的,它们只会停留在当下 —— 但事件本身是动态的,它会不断向前发展,会变化,反转,会演绎出新的高峰和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停留在被动接收信息的模式,全盘接受它们,那就只是在用一个个静态的「时刻」去理解世界,得到的结果,当然是支离破碎的了。
一个建议是:如果一条信息是你所关注的,你觉得它很重要,那么不妨化被动为主动,去跟踪它的发展轨迹,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这就是「连续认知」。
把碎片化的信息,重构、整理为连续的认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或者说习惯。只有这样,你才能窥见世界的真实面貌。
在未来的时代里,信息的碎片化、爆炸化,会愈演愈烈。适者生存,不适者,只能成为信息的奴隶。
那么,每天我们所接收的信息那么多,如何把握这个度呢?如同我在 如何分辨坏信息?中所说的,不妨以「传播」为一个度。
一条信息,如果你想传播给别人,那就意味着它也许是重要的 —— 那么,最好自己去做一下事实核对,去查一下它最新的进展,以免让自己成为过时或不实信息的源头。
简而言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你只是被动摄取信息,那势必会被各种各样的爆炸性碎片填满。最终,你所理解到的世界,也必然是一个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静止的世界。
但真实的世界,并不是由微博热榜和智能算法构成的。你想更好地理解它,就必须主动去拥抱它。
4. 可控和不可控
如果说大多数的恐惧,来源于对「未来会怎么样」的未知;那么大多数的焦虑,就来源于对「我可以做些什么」的不确定性。
完全可控是不会焦虑的,因为你知道一切都是确定的,只在于你做或者不做;完全不可控也是不会焦虑的,因为无论你做什么都没有用,索性不去操心是最好的。
但最坏的情况,就是: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做了有没有用,更不知道我应不应该去做。
这几年来,尤其是2020年以来,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大到整个世界和行业的走势: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创业形势,投资形势……
小到自己手头的业务项目。你不知道这个项目能不能持续做下去,会不会什么时候就被老板砍掉,也不知道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更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离开……
在这种状态下,最常见的关键词就是:迷茫。
那么,如何对抗这种焦虑和迷茫呢?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也没有人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为的所有后果 —— 它们存在于迷雾之中。但你能够把握的,是去探索迷雾的「行动」。
我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所有一切我关注的事物,划分成两大类: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然后,再逐一地去审问和思考:
1)我所担心的东西,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2)如果是可控的,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彻底消除它,或者降低它的威胁?
3)如果是不可控的,我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来增进对它的了解,和作出判断的信心?
4)基于3,它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对我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5)基于4,我可以采取什么应急预案,来最大化减轻它对我造成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一个线下的商家而言,疫情什么时候会彻底结束,是4月、5月还是6月?人们什么时候会迎来「报复性消费」?线下的生意什么时候能够复苏?这是没人能预料的,是不可控因素。
可控的是什么呢?我能做些什么来缩减成本,保持最小化的持存?能够如何周转资金,来支撑接下去两三个月的运营?发生什么样的信号时我需要考虑止损?如果止损了,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大的损失是多少?这部分损失对我意味着什么,我需要怎么样才能弥补上?
诸如此类。
一旦你把问题转化成为行动,其实就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因为如前文所说,焦虑来自于对行动的不确定 —— 但如果一切都可以去行动,那无非就变成了「去做」和「有待去做」而已。
剩下的,就是等待着「去做」的结果。
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把你所有焦虑、操心的事情一条条列出来,用上面的方式逐条审问一遍,再把它们转化为行动,你会发现:你已经不那么焦虑了。
因为,作出行动本身,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干预,就是把不确定转化为确定的方式。
我们恐惧的,往往不是真实世界,而是对真实世界的恐惧。我们焦虑的,也往往不是「最坏的结果」,而是对最坏结果的焦虑。
做好你能做的,应对好你不能做的,这样就好。
连续写了几篇比较复杂的文章,今天轻松一点,不那么烧脑。希望你能喜欢。: )
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你的看法。
THE END
-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