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前二意,目的在于帮你找到一篇文章的基本结构。假若你能定下作者或演讲人的结论及理由。那么,在达到自行完成理智决定这一终极目标方面,你已经 取得了迅速的进步。以后你该让这幅结构图更加醒目易见。诚然,你已能找到结论和理由。从而在你的眼前展现了文章的基本结构。但是,要对面前的观点作出公正的反应,还必须考查这些部分的准确意义,于是,你不能不进一步注意语言的细节。若要确定是否能接受某人的观点;根本的前提之一,乃是确定关键词句的准确意 义。做不到这一点。你于对方观点的理解,可能和他的本意谬之千里。
为什么弄清作者词语的意义如此重要?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最近在密歇根州,一 位律师指控一位心理学家没有报告一位少女遭到继父性虐待的陈述。控方坚称,心理学家对少女及其继父的继续治疗显示,他有合乎情理的根据猜测虐待已经发生。
我们希望你已经了然,断定心理学家是否决策失误的根源,在于对”有合乎情理的根据猜测”一句意义的理解。然而这个短句,可说是歧义迭出、假若你是陪审员, 在断定心理学家是否有罪之前,你是否先打算弄清这个短句的意义?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你会感到“有合乎情理的根据猜测”一句太含糊不清,除非能够加以澄清, 否则不足为凭。
这个法庭实例表明了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理解了词语的真正含义(明示的或暗含的)之后,你才能对争论做出反应。如何解释词语的含义,常常是影响推理能否接受的决定因素。因此,若你打算确定自己将接受怎样的结论,必须首先弄清结论和理由的确切意义。虽则它们看起来总是显而易见,实际上却往往远非如此。要发现和澄清词意,就必须有意识地遵循按部就班的程序。
本章将介绍这些程序的一部分,它要回答的问题是:批判性问题,哪些词句的意义模糊不清?
混乱不堪的意义
我们的语言之复杂精细,令人叹为观止。若是每个词语只有一个我们广为接受的意义,信息的交流该会轻而易举得多。然 而,绝大部分词语却是歧义杂多,莫衷一是。试想一下诸如自由、诲淫、幸福等词的杂多意义。
在确定争论的价值所在时,正是这一类多重含义的现象,引发了无穷无尽的严重问题。
举例说来,如果有人主张某种杂志内容”诲淫”,不宜出版,你总该先对作者心目中”诲淫”一词的意义弄个清楚。这类问题结构简单,找到结论以及支持结论的 理由也较容易,但是判断推理的质量却是困难重重,这全因为作者对”诲淫”一词的用法太模糊。因此,纵然你能够弄清对方陈述的结构,你还需对结构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展开辩驳。
警告你:我们常常对读到的东西横生误解,因为我们妄自推断那些词语的意义都是显而易见,一目了然。
只要你打算阅读或聆听,你就该强使自己弄清模棱两可词语的意义;否则,你将与作者的观点合不上辙。面对一个论题,若在评断推理恰当与否之前我们不得不一再探究意义、澄清观念,而含义仍然如置雾中——那么毫无疑问,一定是有些词语模糊不清。
下面用一段论证来进一步表明;不将词语的意义弄清弄准会带来怎样的问题。请在阅读之后写出”社会价值”一词”显见的”含义。
越来越多的人试图依靠医学技术延年益寿。这种现状,正在引起养老金计划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极度紧张。非常不幸,面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加之社会其它集 团对自己拥有资源权利的慨然宣示,我们的经济已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因此,我提议,必须改变把长寿视为终极愿望的态度,应该用生活质量取而代之。只要一个 人的生命沦落不堪,其社会价值微不足道,他自然应该破除恐惧,毅然引决。只要一个老人畏于即将临头的痛苦而选择以死逃脱,他自应得到允准,不至受到仍然苟 活者的遗责和非难。
你感觉如何作者要讲的东西全是模模糊糊的,因为我们根本弄不清楚,他心目中的社会价值一词是意味着(1)一个人能够做出的 经济贡献呢,还是(2)人际交流和互动的收益?若是作者的定义倾向后者,其观点无疑更能服人。但若倾向于前者,他对社会变革的首倡便落到了对人的存在做了 狭隘理解的基点上。要知道,该词意义的诸多含混因素,使其论辩充其是仅仅是粗枝大叶,不足为凭。
不真正搞清词语的含义,便无法着手构建对待论辩的反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