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无生命的自然界(2)

2020年6月18日  来源:思维的模式 作者:(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提供人:yanjia82......

常识理论中还有一项,是关于“空无一物”(empty)的空间和运动的。首先,光和声的传递表明,空无一物的空间就是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的活动所发生的舞台。为了解释这个结论,人们假想出了隐秘的物质,也就是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以太。其次,这个结论以及日常宏观物质的行为,都向我们表明:通过某种方式,物质运动是以物质实体彼此的空间关系为条件的。在这点上,牛顿进行了伟大的综合,成就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的基础。牛顿运动定律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架构,嵌入了关于物体运动内部联系的详细规律。他还在万有引力定律中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定律,即引力大小取决于距离远近。

牛顿的物理学方法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成就。但是,他引入的力让自然界成为静止的东西,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在物质实体的本质中(质量、运动和形状)没有说明引力定律的原因。即使可以将具体的力设想为宇宙的偶然因素,用牛顿的质量和运动概念也无法说明物质实体为什么应该由相互的应力(stress)联系起来。然而,牛顿自然观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应力,它表达了物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牛顿留给经验研究的东西是现存特殊应力的测定。在这种测定中,他把引力定律所揭示的各种应力分离开来,创建了一个杰出的起点。但是,他并没有说明究竟为什么在事物本性中会存在应力。因此,物体之间随意的应力,连同物体的空间、质量、运动初态一道,被用来解释物体的随意运动。通过引入应力概念(特别是引力定律)来替代繁杂错乱的运动变换,他为自然界带来了伟大的秩序。然而,他也使体系的所有因素(尤其是质量和应力)处于了完全分离的状态,没有任何共存的原因。于是,他阐明了一个伟大的哲学真理,即无生命的自然界不能提供任何原因。所有终极原因都以价值为目标。一个无生命的自然界不以任何事物为目标。生命的本质就是为其自身而存在,以价值的内在结果而存在。

因此,对信奉牛顿学说的人而言,自然界不产生也不能产生原因。将牛顿与休谟的理论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空泛的概念:一个没有任何材料来解释自身的感知领域,一个不能说明各个要素为何会共存的系统。自康德以来的近代哲学所面临的即是这种情形,他们用了各种方法去理解它。我自己的看法是这种情形是一种归谬法(reductio ad absurdum),不应作为哲学的基础。康德是第一位以这种方法把牛顿和休谟结合起来的哲学家。他同时接受了双方,三大批判的目标就是理解牛顿-休谟体系。不过,牛顿-休谟体系是所有现代哲学思想的基本预设。任何深入它内部的哲学探究都被斥为不可理喻。

在这几讲中,我的主要目的是扼要地指出,无论是牛顿还是休谟,他们的贡献都有着严重的缺陷。就其本身而言,两人都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忽略了宇宙是体验的对象,忽略了我们的体验方式,而这两者会共同引发更深刻的理解模式。在华盛顿特区的近况中,牛顿-休谟的思想模式只能辨识出感受材料的复杂转变和分子的连带运动,而对于整个世界最深刻的直觉却能够辨识出美国总统正在翻开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于是,牛顿-休谟的解释忽视了直觉的理解模式。

我现在要进一步谈现代科学在质疑基本常识概念的其他方面上所产生的影响。在16世纪,科学正是以此为起点出发的。不过,在今天的物理学中,牛顿理论的某些片断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其结果就是,现代物理学成了对着一个不可理解的宇宙吟唱的神秘咒语。这种咒语的价值与先后盛行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欧洲的古老巫术仪式完全一样。保存至今的文献中最早的一个片段是巴比伦占星术士呈递给国王的一份奏章,陈述他通过观测星象推算出了将牛群放归原野的吉日。根据流行的科学哲学,科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定位正是这种基于观察、理论和实践的神秘关系。

现代科学舍弃了空无一物的空间这一概念,即空间纯粹是空间关系的媒介。现在,人们认为整个空间宇宙即是一个力场,换句话说,是一个不停活动的场。物理学的数学公式表现了这种活动中所实现的各类数学关系。

这样做的一个意外结果是,科学界抛弃了作为物理性质的自我同一载体的物质概念。最初,物质的概念在整个19世纪得到了拓展。人们将空无一物的空间设想为充满着以太。这种以太与原来常识概念中的普通物质并无本质区别,它具有胶状物的特性,即连续性、内聚性、柔韧性、惯性。因而,常识中的普通物质仅相当于以太中的某些特殊纠缠,即结节(knots)。整个空间中这些纠缠相对稀少,在胶状的以太中施加压力和张力。同样,普通物质的振动也通过以太传递作为压力和张力的振动。通过这种方式,光、电、热、能等各个理论便统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门关于以太的科学。在整个19世纪,有一群杰出的法国、德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诸国、英国和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循序渐进地详尽阐述了这种理论。当然,这里要讲的重点并不是他们成果的细节和个人贡献。

最终结果是常识分析中认为普通物质应该具有的几种活动方式,而以太与其中任意一种都不同。如果以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对物质的普通观念就是由某种平均观察结果中衍生出来的了,而这些结果掩盖了以太的真实本质。在当今物理学中达到顶峰的革命仅仅是将19世纪科学的这种倾向推进了一步。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人类根据感性知觉获得的广泛普遍性是极其肤浅的。我们理解世界的不懈努力使我们偏离了所有这些明显的概念。物质就是能量,而能量只是一种纯粹的活动;我们已经放弃了由自我同一的、持存的物质构成的被动基底这一概念,不再认为它是宇宙的本原了。很明显,这种概念虽然表现了一个重要的派生事实,但已不再是理论的预设基础。现代观点通过能量、活动、时空的振动微分方程来表达。任何局部的振动都会动摇整个宇宙。距离的作用虽小,但却存在。物质的概念预设了位置是单纯的。每块物质都是独立自足的,处于一个被动静止的空间关系网中,纠缠于一个无限的、永恒的统一关系体之中。但是,在现代概念中,所谓的物质缠绕已经融入了环境中。独立自足的局部存在是不可能的。环境包含了一切事物的本性。在有整个处于振动的自然界中,当变化的环境产生振动时,某些因素可能保持稳定。但是,这种稳定仅是一种一般的、平均的状态;椅子、岩石、植物能够持续几天、几个世纪、几百万年,都是因为这一点。因此,在这种平均事实中,时间是持存的,而变化则只是细节。当代物理学中的基本事实是,具有各种特性的环境渗入了我们称之为物质的振动群中,而这些振动群又把自身的特性扩散至环境中。事实上,在局部场域内独立自足的物质粒子概念只是一种抽象。抽象只不过是忽略了部分真实。那么,只要忽略掉的这部分真实不会影响它得出的结论,抽象就是合理的。

自然界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