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四讲 视域

2020年6月17日  来源:思维的模式 作者:(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提供人:yanjia82......

1.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基督教诞生之前和之初的一千两百年里,人类的天赋已经达到了高峰。在那个时期,人类提出并讨论了美学经验、宗教、社会关系、政治智慧、数学推导、科学观测的主要概念。当然了,文明的这些方面都有着更悠久的历史,一直可追溯到动物时期。但在那个时期,人类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并开始有意识地探究这些成就与人类生活理想的关联性。在初期,出现了《荷马史诗》和儒家思想;在后期,涌现出维吉尔、约翰福音和罗马政治制度。

生活中的种种技艺得到了蓬勃发展,每一种技艺的初创期都是在这个时期之前。例如,书写是在许多个世纪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在这个时期,书写变得更加便利了,成为保留个人内心思想的一种媒介。而此前,书写多用来记录帝王的诏谕和胜利者的狂言。金属、车马、道路和航海等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这样看。这些都意味着文明处于襁褓中。我们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成就。当然,自这以后,人类在知识和技术方面一直在进步,但仍旧循着那个黄金时代的各种活动所开辟的道路前行。过去一千八百年的欧洲历史是那个黄金时代的续篇。

这种因袭辉煌过去的做法有一个不幸的后果:之前不完善的见解在语言、文学里扎下了根。此外,语言还左右着我们无意识的思维预设。

比方说,每个单词都有辞典里的释义,每个句子都以句号为界,它们都表明我们能够完全从环境中把自己抽象出来。因此,我们倾向于将哲学问题看作是对事物各类相互关系的理解,即使不进行其他任何参照,每一种关系也是可理解的。

2. 这个预设是错误的。让我们先不去管它,假定每一个实体,不管属于何种类型,在本质上都包含了自身与宇宙其他事物的联系。不论是在成就还是潜力方面,我们都可将这种联系视作专为那个实体而设的宇宙。这种联系可被称作该实体的宇宙视域。例如,数字三、蓝色或任何一种已实现事实的确定情境,都存在为其所设的宇宙视域。欢迎加入得到书社,微.信:whair004.罗辑思维,得到APP,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系列海量书籍与您分享

任何一种质化抽象(如数字、颜色等)的视域都包含无限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一种事实性情境的视域则需要消除与当下情境的实现相关的其他可能,并减少关于未来的可能;因为作为当下世界的一个部分,这种情境是制约其自身以外的未来的因素之一。

我们目前对所有类型的实体进行抽象,探究这种做法所具有的意义,这不只是学者案前的形而上学难题,更是日常判断中所需的实践意识问题。将适用于一组事件的宇宙视域中的概念不加鉴别地运用到不同视域的其他事件中去,这是危险的。由于存在差异,我们就需要校正。在第二部分的第三讲中,我会讨论视域理论在每一种实体中的不同应用。同时,有必要探究一下因忽视这个理论而引发的一些误解。

在我的《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曾在“关系本质”这个标题下探讨过宇宙视域这个概念。不过,那时只讨论了质化实体的视域,此时这个概念已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视域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