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一、好奇心

2020年6月17日  来源:我们如何思维 作者:(美)约翰·杜威 提供人:yanjia82......

一、好奇心

在提供那种能引起联想的原始材料方面,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因素无疑就是好奇心。古希腊贤哲曾说,好奇心是一切科学之母。惰性的头脑只能坐等强加于它之上的经历。华兹华斯1生动描述过:

眼——它无法选择只能观望;
耳——我无法阻止它倾听世界;
我们的身体不论何处都在感受;
而不管我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这就如实地表现出人们是如何自然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正如同充满活力的健康的身体总在寻求营养,好奇的心灵也总在保持警觉并进行探索,寻求思考的材料。有好奇心的地方,就有寻求新的和各种各样的体会的渴望。这种好奇心是我们获取供推理之用的原始材料的唯一可靠保障。

1.好奇心最先表现为一种重要的外流,一种丰富的有机体能的表露。一个孩子会由于生理上的不安宁而“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不断地摸、戳、敲、扒。观察动物的人看到了一位作家所说的,“它们片刻不停地干傻事的倾向。”“老鼠跑来跑去,到处嗅着、扒着和咬着,而无心关注其正要做的事情。同样地,一只名叫杰克的狗东扒扒西跳跳,猫这儿闻闻那儿抓抓,水獭像闪电似的窜过来窜过去,大象不停地晃动,猴子到处抓东西。”2随便注意一下一个婴儿的动作,就会看到他也是不停地试探和摸索。他会吸吮、触摸和碰击各种物品,推推拉拉,抓抓丢丢,总之是在体验这些东西,直到他对它们不再有新鲜感为止。这样的活动很难说是智力活动,然而倘若没有这些活动,智力活动就会因缺乏材料而变得断断续续、苍白无力。

2.在社会刺激的影响下,好奇心会发展到较为高级的阶段。当一个孩子能够从其他事物中获得有趣的感受(所以如果物体不再提供有趣的经历,那么他就会求助别人给他提供感兴趣的材料),此时,一个新的时代就开始了。我们会不断地听到孩子在问,“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最初,这种问问题的行为不过是他的体能过剩转移进入了社会关系,此前这种体能过剩表现为不断推拉或开门、关门等行为。他会连珠炮式地问问题:是什么支撑住了这座房子?支撑着这座房子的土地又是靠什么支撑的呢?那支撑这土地的地球又靠什么支撑啊?如此等等。但是这些问题还不是真正有意识的推理关联。他问为什么并不是要求科学的解答,其背后动机只是希望更多地了解他所立足的这个神秘的世界。他探索的还不是什么法则或原理,而只是更多的事实。不过小孩的东问西问已不单单是为了积累一些信息或者堆起互不连贯的条目,尽管这种询问的习惯最后只演变成无休止的语言。他会在朦朦胧胧之中意识到这种种事实还不是全部的故事,它们背后还有更多的东西,还能从这些东西看出更多的道理。这样就出现了求知欲的萌芽。

3.好奇心上升到体能层面和社会层面之上,就成了智力,以至于在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时刻就转变成了对引发问题产生兴趣。当问过别人问题后仍未得到答案,而孩子仍然继续思索该问题,想方设法寻求答案时,好奇心就上升到了智力层面,成为推进思维的积极力量。对于思想开通的人来说,对大自然和社会的体验都充满了各种各样微妙的挑战,有待于进一步思索。使问题萌发的力量需要及时抓住和正确培养,否则它们会逐渐减退以至消失。这一规律尤其适用于那些无法确定、令人质疑的问题。有些人的求知欲始终保持强劲,永不消退,但在多数人身上,这一欲望却很容易因受挫而变得迟钝。培根说过,我们必须像小孩那样,才能进入科学的王国,这就提醒我们要保持孩童那种思想开通、灵活好奇的心境,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这一天赋是很容易消失的。有些人是在缺乏关怀和充满冷漠的环境中失去了它,另有一些人是在轻浮草率的境遇之中失去了它,还有一些人虽逃脱了这些不幸的遭遇,但思想却陷入了教条主义牢笼,这同样扼杀了其本来拥有的好奇心。有些人成天忙忙碌碌,无暇关注新的事实和问题。另一些人仅仅在自己选定的职业生涯中对涉及个人利益的事物保持好奇心。许多人的好奇心只限于流言蜚语和市井短长,这一现象相当普遍,所以人们往往将好奇心联系到窥探他人隐私。因此,在好奇心方面,教师能做的事是学多于教。他很难重新燃起别人的好奇心,他所能做的主要是努力防止这种好奇心圣火的熄灭,帮助尚未熄灭之火继续燃烧。他的责任是设法保护人们好奇探索的精神,别让它因兴奋过度而衰竭,别让它因日常事务而麻木,别让它因教条灌输而僵化,也别让它浪费于琐碎事物之中。

思维训练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