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派时期
以左、右派格局看待政治的想法经久不衰,延续了200年之久。这些术语源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建立的法国国民议会的布局。处于第三等级的革命派坐在会议厅的左边,保守的第一等级保皇派坐在右边。从一开始,“左派”一词就有争取社会进步,捍卫弱势群体,改造社会使其变得更好的含义,但也带有乌托邦的味道。“右派”一词包含强调个人自由和责任、保护社会稳定及相信顺其自然、循序渐进的发展等含义,但也有保护特权和当权者的意味。到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峙时期,经济层面的左派和右派的分裂变得更为明确。1到了20世纪初期,左派与主张政府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联系在一起,这些政策包括主张政府从完全拥有到部分拥有共产主义经济的资产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中扮演监管角色,而右派则是自由市场的支持者。尽管这些术语的具体含义在不断演变,但左、右派广义上的分歧在整个20世纪中后期仍然没有改变:国家与市场的对立,社会自由主义与社会保守主义的对立,以及大众需求与个人权利的对立。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大胆预言:这场伟大的辩论终于结束,“历史的终结”已经到来。2在这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和政治家试图重新定义“左派”与“右派”。1996年,美国民主党领袖委员会发表了《新进步宣言》(New Progressive Declaration),1998年,布莱尔的顾问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出版了一本名为《第三条道路》(The Third Way)的书。3被称为美国“新民主党”和英国“新工党”的这些人都主张将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成功之处与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目标相结合——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资本主义的手段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这一框架推动了克林顿和布莱尔这两个政府的经济意识形态的形成,并且在克林顿改革美国福利制度以及布莱尔试图为陷入困境的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注入市场力量等政策中得以体现。包裹资本主义的善意外表甚至吸引了右派人士。小布什的第一次竞选就是主要围绕着“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这一思想展开的。
但左、右派的对立并没有结束。西雅图街头暴民抗议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会议的行为表明,左、右派之间的分歧确实还存在。同样,布莱尔的许多改革措施也因遭到党内左派的强烈反对而停止,小布什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最终变成了给富人全面减税。柏林墙倒塌之后,左、右派之间的分歧可能已经有所缩小,但并没有消失。
20世纪90年代,第三条政治道路开始有所发展,它更多的是以切实可行的政治主张,而不是以新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左、右派都吸取了教训,因为极端分子、纯粹主义者以及相关模型的运用根本不起作用。国营的乌托邦变成了官僚主义的噩梦,而恍如天堂的自由市场却导致了社会功能失调。因此,在见证了苏联解体和大萧条之后,许多人最终从实际出发达成了广泛共识,即市场和国家在社会中都有各自的作用。然而,这种中立的共识却留下了一片知识空白。尽管先辈们有这样的想法,但第三条道路已经演变成一套从中心地带赢得选举的政治策略,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新经济范式。4
复杂经济学正好有可能填补这片知识空白,其提供的不是一个混乱的中间层——它既不是遭遇过一些市场失败的新古典主义,也不是采用了一些市场机制的社会主义,而是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根本性问题不是左派与右派的对立,而是如何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