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谁是赢家呢?最好的策略是什么呢?林格伦发现这是一个荒谬的问题。在像林格伦模型这样的进化系统中,事实上并没有单一的赢家,没有最优的、最佳的策略。相反,任何在特定时间点活着的玩家都是赢家,因为其他玩家都死了。要想生存下去,一个行为者必须有一个策略并为之奋斗,以某种方式谋生,抵御竞争对手,应对变幻莫测的环境。“每个人都是赢家”听起来像是逃避,但生存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壮举。正如斯图尔特·考夫曼指出的,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绝大多数物种现在都灭绝了。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只有适合的风景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能够成为现实。
“谁赢了”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一片森林就是一个由植物、昆虫、鸟类和动物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些生物都是使用不同生存策略的行为者,有的相互合作,有的相互竞争,那么谁是森林之王呢?谁有生存繁殖的最佳策略呢?是现代人吗?人类似乎认为自己在主导这场演出,但我们只是进化历程中的一个瞬间,从长期来看,人类的未来也是不确定的。那小田鼠呢?这种生物比人类存在的时间长,数量也比我们多。在地上疾行的蟑螂呢?蟑螂存在的时间甚至比老鼠都要长,并且似乎能在一切情况下存活,从杀虫剂到核爆炸。那些我们努力消除却不受影响的杂草呢?或者那些快乐地在森林中所有哺乳动物肚子里搭便车的大肠杆菌呢?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是,如果你做了一项调查,研究所在地的森林,用某种方法给前100种成功的生存繁衍策略排名,然后再看看100年后的清单(在生物学的历史中仅仅是一瞬间),它看起来会完全不同。在今天成功的策略可能在100年后非常失败,百年后最成功的策略现在可能只是一般成功,甚至都不存在。
同样,我们也不能说囚徒困境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策略是赢家。林格伦的模型表明,偶尔可能会有一个特定的策略出现,在游戏中主导一段时间,在阳光下度日,但最终还是会被创新竞争者打败。有时会有几个策略共同崭露头角,争夺游戏板的“市场份额”控制权,然后一个外来者会进来把它们全部打败。在其他时候,两种策略会作为一对共生体同时出现,但如果其中一种陷入困境,两种策略就都会崩溃。游戏中也有蟑螂,它们会采取一些简单的策略,比如“以牙还牙”,这些策略从未占据主导地位,但似乎无论如何都能存活下来。
游戏也以间断均衡的模式进行着。时间久了,一个确定的策略秩序就会出现,游戏就会进入几个策略主导的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每个参与者都单独行动,行为者的策略相对稳定,没有一方有特别的动机去改变,从而确立了约翰·梅纳德·史密斯所说的进化稳定策略。10然而,小的创新迟早会出现,积聚动力,突然间整个板子都会进入火热的变革期,旧的秩序被摧毁,新的秩序建立起来。有时,这种模式的繁荣时期有利于合作战略,在这期间,每个人都能获得巨大的利润。然后,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经济的乌云聚集起来,一个充斥着背叛者的时代将会到来(见图10-4)。
图10-4 随着时间变化的策略总数
资料来源:林格伦(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