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传统经济学模型没有将时间的概念考虑在内,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它们如何处理经济中出现的变化?之前我们说过,传统经济学理论就像碗中球,无论我们让球滚到碗中的什么地方,它都会回到同一个均衡点上。但是我们知道,经济是高度动态的现象,随着生产能力、价格波动、消费者喜好和技术的变化,各个方面都会随时发生变化。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种动态性与均衡内在的静止结合起来呢?如何才能让碗中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移动呢?
如果我们将碗中球取出,用力震动它,然后将碗的一边压弯,使得均衡被打破,这会出现什么情况?震动一开始就会让球离开均衡点,不断地在碗内滚动。当我们压弯碗的一边(请想象这是一只橡胶碗),改变约束的形状,最终球会根据碗的新形状而在一个新的均衡点停下(见图3-1)。
图3-1 均衡、震荡及新均衡
实际上,这正是经济学家在引入外生震动时对模型所做的工作。所有的模型都有限制条件。如果有人想要在模型中加入太多限制条件,那么模型就会变得很大、很复杂,从而失去用处。打个比方,人口增长很明显会对经济系统造成影响,但将生育和死亡因素纳入经济系统却是行不通的。相反,为了简化,我们可以将预估的人口数据作为外部因素输入。如前所述,模型限制之外的变量被称为外生变量,而模型限制内的变量则被称为内生变量。典型的外生变量包括客户喜好、技术创新、政府调控和天气变化。举个例子来说,技术变革(如互联网的发明)可被视为经济系统的外生震动,这一变化会影响生产者的成本(例如戴尔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而降低电脑的售价)和消费者的偏好(例如消费者更喜欢从亚马逊网站购书)。这些变化又会影响系统的限制条件(碗的形状),从而改变均衡点的位置。由于经济受到外生变量的反复冲击,均衡点也在不断变化。如此一来,经济的动力就来源于均衡、冲击、新的均衡、新的冲击……再次达到新均衡的过程,整个经济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临时均衡过程。
这个方法的问题在于,它为经济学家留下了一个摆脱困境的出口,致使他们可以让最困难、通常也是最有趣的问题脱离经济学的约束。比如,如果技术变革被认为是一种随机的外在力量(就好比天气),那么人们就不需要基本的理论来解释技术变革与经济变化之间的关系。25同样,人们还可以将经济周期的波动归因于神秘的外在力量,例如消费者的信心或因为新闻而造成的股市崩盘。生物学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方法。多年来,进化理论家一直在思考物种灭绝的谜团。人类的自然本能是要寻找一个最接近的、相称的原因,也就是说,重大事件必须有重大原因。20世纪80年代,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茨(Walter Alvarez)和他的父亲——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Luis Alvarez)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白垩纪时期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导致的。实际上,一些证据也支持这个假设。后来,一些研究者选择抽身而出,研究长期的化石记录,结果发现行星理论或许能够解释白垩纪晚期的物种灭绝现象,却不能解释化石记录中其他10种重大的突发灭绝(其中一些事件的规模更大)。后来的研究表明,突发灭绝或许是由进化本身的内在动力导致的,而不是重大的外部事件。26我们将在第8章看到,在复杂适应系统中,微小的内在事件可以在不经意间导致巨大的变化。
在经济学中,外生的“行星”有时确实会撞击整个系统,例如全世界的经济都受到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1987年10月19日的股灾——股市下跌20%又是为什么呢?《纽约时报》当天的新闻标题是“对美元贬值和贸易逆差的担忧”,当然,这样的标题可以用在许多其他重大事故并未发生的日子上。27那1982年的经济衰退——12个月内美国公民失业率由7.5%猛升至11%,又该如何解释呢?在那一年里,20位主要的经济学家都预测失业率将会下降。如果重大的外生事件能够引发持续的衰退,为何预测者们预测不到失业率将会上升?28在各个案例中,似乎是外生因素在驱动真正有趣的经济行为——某些尚未被完全认识的内在动力正在引发股灾和经济衰退。29
人们必须明确模型的界限,但对于一门进步的科学而言,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自身的解释范围。在传统经济学中,均衡的“塑身衣”导致传统模型不得不将某些经济学领域最有趣、最根本的问题排除在外生的围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