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从知名度最高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谈起。亚当·斯密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有资料记载,这一荣耀属于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Xenophon);“经济学”一词源自他的作品《经济论》(Oikonomikos),但亚当·斯密的巨大影响力为我们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起点。17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附近一个名为克尔卡迪的小镇,在世时间为1723—1790年,这属于历史学家所谓的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阶段(1680—1830年)。18亚当·斯密曾就读于牛津大学,但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格拉斯哥大学度过的。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道德情操论》不是关于经济学,而是关于道德哲学的。这本书出版于1759年,使得亚当·斯密在相对年轻的年纪就成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一个关键人物。在格拉斯哥大学就读期间,他引起了一位年轻苏格兰公爵的注意,那位公爵带他进行了一趟报酬丰厚的私人旅行。亚当·斯密跟随公爵到了法国,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当时欧洲大陆上热议的经济学理念,尤其是重农学派的理念——当时有一群知识分子坚持认为:政府应该限制对经济的干扰,让市场发挥主要作用。从公爵那儿获得的收入给了他经济上的保障,回到克尔卡迪后,亚当·斯密与母亲一起过了6年深居简出的日子,专职写作《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的手稿。该书于1776年出版,并立即被认定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历史上,经济学家一直对两个基本问题争论不休:一是财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二是财富是如何分配的。19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回答了这两个问题。20他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简单而有力:人们从环境中获取原材料,经过劳作将这些原材料转变为人类所需的东西,经济价值由此产生。比如,制陶工人从地里取出黏土并用它来制成一个碗。斯密的伟大洞见在于他提出财富起源的秘密就藏在劳动生产力的提升之中。制陶工人在一个小时内能够制造的碗越多,他就越富有。更高生产力的秘诀则在于劳动分工以及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专业化。21亚当·斯密引用了广为人知的一个大头针工厂的例子,他观察到,工厂里有10名工人,每人专门负责大头针生产过程的一到两个步骤。22这种专业化和合作使得团队每天能够生产48 000枚大头针,或者说每人每天能够生产4 800枚大头针。如果没有劳动分工,工厂里的工人每人每天只能生产20枚大头针,而技艺最差的工人一枚都生产不出来。
人口的增长能够增加社会的总财富,因为可用的劳动力增多了。但人均财富的增加(从而提升个人的生活水平)需要提升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提升需要专业化分工。这个逻辑将亚当·斯密引向了第二个经济问题:是什么决定了财富和资源在社会中的分配方式?创造财富需要专业化分工,而专业化分工需要贸易——毕竟,大头针工人不能以大头针为食物,他们必须用它们来交换生活所需的其他物品。但如果大头针工人、农民、渔民、木匠以及其他生产者在同一个经济体中交换他们的产品,什么能够决定物品的分配方式呢?多少个大头针能换一蒲式耳(3)小麦?多少条鱼能换木匠的一把椅子?大头针工人和渔夫谁会更加富有?亚当·斯密作为一名道德哲学家,他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不仅仅是资源是如何分配的,还包括它们应该如何分配,以及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来说,什么才是公平或公正的资源分配方式。
亚当·斯密认为,最公正的分配资源的机制是能够让人们追求自身利益、自主决策的机制。毕竟,每个人都是自身幸福的最佳判断者。与此同时,对于社会整体来说,最好的资源分配方式是将资源分配到利用效率最高的地方,由此实现社会总财富的最大化。在道德层面而言,浪费资源是不应该的(对节俭的苏格兰人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这样会减少社会可用的总财富。亚当·斯密提出的基本原理源自他在格拉斯哥大学的导师弗朗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哈奇森曾呼吁“为多数人争取最大的幸福”。23亚当·斯密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至今对于部分人来说仍然如此):自由竞争是分配社会资源最公正的机制。他指出,如果人们可以自由地贸易,那么谋取自身利益将驱动人们提供他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我们不能期望从屠夫、酿酒师或银行家的善心里得到晚餐,而要从对他们自身利益的尊重里得到。”此外,利益动机和竞争将一同驱使人们以最高效的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每个人都会尽己所能,去寻找自身最具优势的工作来赚取他们所能赚到的利益。”
亚当·斯密指出,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将反过来给整个社会带来好处:“(商人)只在意自己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或是许多其他情形中,他们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实现了一种与他本意无关的目的……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时常会伴随社会利益的提升,这比他真正想要提升社会利益更有效。”
这只“看不见的手”为社会带来了资源高效分配的喜人结果,它是竞争市场所产生的机制。亚当·斯密描绘了价格是如何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于市场相遇的过程中提供这种关键机制的。27如果对于有效需求的供应太少,价格就会上涨,生产者就会加大生产,而消费者会减少消费。如果对于有效需求的供应过多,价格就会降低,生产者就会减少生产,而消费者会增加消费。在某个时刻,市场价格会稳定在这两种相反力量的均衡点上:供应等于需求,市场出清。亚当·斯密指出,如果放任不管,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竞争市场将自然而然地将经济引导到这个均衡点上。我们可以引用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华尔街》里的角色戈登·盖柯(Gordon Gekko)的话,用现代话语来重新阐述亚当·斯密的观点:“贪婪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