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实现不同的目的,因此制定的战略也是不同的,战略就是在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企业战略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跨阶段做事,本来在第三阶段做的事,在第一阶段就做了,可能事没有错,但是阶段错了,战略就错了,因为战略一定要匹配企业发展阶段的。
企业如人,是由小到大,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要把心安住在当下的主要矛盾,一点点突破,不能试图一口吃成个胖子。
企业战略版图由产品和服务组成的,企业战略发展的过程,就是产品和服务不断扩大的过程,根据产品与服务,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把企业的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点、线、面。这是客观的发展规律,企业的主观发展意志,只有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
这三个阶段就是企业发展的节奏,踩准节奏才能奏出经营的美妙旋律。
做点:聚焦一个产品,做出规模化的销量
这是小微企业阶段,而不特指创业阶段,只要企业没有把一个产品做出规模化销量,没有做成品类领导者,即使企业做了10年、20年,本质上还是处于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战略就是:做点战略,关键词就是聚焦,把精力与资源聚焦到一款产品上,把产品做成规模化的销量。
做点阶段要遵循压强原则,把受力面积搞的小小的,把作用力搞的大大的,才能让压强最大。
做点阶段就是一个寻找有效的突破点和切入点的过程,这个切入点一定要足够的小。任正非说:我知道我们没有那么多力量,就把力量缩窄,缩到窄窄的一点点,往里面进攻,一点点进攻就开始有成功、有积累,我们觉得这种针尖式的压强原则是有效的,所以我们聚焦在这个口上。
要在企业资金被耗光之前,找到一个正确的突破点,可以产生现金流的突破点,才能保证企业活下去。
做线:关联延伸,做出两个以上的品类冠军
一旦把一个产品做成规模化的销量,做成品类冠军,企业就有了稳定的现金流,有了不错的利润,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进行产品线的扩张。
当然这里的产品线扩张,不能是机会导向的盲目过程,而必须是战略导向的关联延伸,扩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扩大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更为了谋取在某个价值领域的战略地位,是为了持续完善顾客服务,抢占战略制高点。
延伸的逻辑,要么是纵向延伸,沿着产业链的逻辑往上下游延伸;要么是横向延伸,沿着同一个客户群体,围绕一种生活方式进行延伸
这个阶段的扩张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盲目的跨界到一个陌生的领域,有可能会把前面赚的钱都耗在里面,然后慢慢把企业血液耗光,牵连第一个阶段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绩。
最佳的状态是沿着特定的战略主线进行延伸,开发出能夯实战略地位的第二个产品,并将其做成品类冠军。
做面:完善商业生态,做成产业领导者
第三阶段的企业经营是做面的阶段,进入战略布局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战略要形成自己清晰的事业理论、战略主线。围绕战略主线进行上下延伸、左右延伸,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
这个商业生态,需要不断为未来埋下伏笔,既要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还要种着田里的。也就是说企业经营者既要活在当下,也要不断为未来播下种子,不断完善企业的产业格局,不断警惕未来可能会出生的颠覆性力量。
这个阶段的经营,企业既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用投资的方式去做,反正目的是为了构建产业护城河,做成产业领导者。这个阶段的经营,与其是说经营企业,不如说是经营产业的,是站在产业的高度去做布局,为产业做担当和代言。
上对三个阶段的经营做了概述,当然点、线、面三个阶段是抽象的描述,对有些企业可能是四个阶段、五个阶段,但偏离不了点、线、面的节奏。
下面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一下这三个阶段的经营。
第一个案例:鲁花。鲁花的战略路线图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做点的阶段就是聚焦做花生油,把花生油品类做成品类冠军;第二阶段由油延伸到调味品领域,以酱油为第二阶段的主打产品,这算是关联延伸;第三阶段扩张到整个厨房领域,布局粮油米面业务,围绕顾客厨房的一切用品进行布局,最终的战略企业是用鲁花占领顾客的厨房。
第二个案例:方太。方太第一个阶段做点的阶段是聚焦做油烟机;第二阶段做线的阶段,自然延伸到燃气灶、消毒柜;第三阶段,围绕消费者的烹饪生活方式,提供整体厨房用具,持续开发蒸箱、烤箱、水槽式洗碗机等产品,并且加上集成设计的服务。
第三个案例:阿里巴巴。阿里第一个阶段是专注做B2B电商,通过中国供应商这个盈利产品让企业获得了第一阶段的生存;第二阶段是从B2B电商延伸到C2C电商(淘宝)、B2C电商(天猫),并围绕电商开发了支付宝这个电商配套服务;第三阶段做电商生态以及新零售,围绕零售的基础设施提供线上线下的整体服务(盒马鲜生、支付宝、菜鸟、新浪微博、优酷、U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