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逻辑树的三个类型
麦肯锡人常用的逻辑树主要有议题树、假设树和是否树三种类型。这三种逻辑树的类型基本可以应对所有类型的问题。从结构上来看,它们之间大同小异,都是以一个问题为主干,之后延伸出各分枝。但从其功能和表现内容来看,这三种结构树则各有各的应用场合。
议题树的主要形式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这一问题细分为多个与其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副议题,比如主问题为“如何减少员工加班的现象”,那么根据议题树的逻辑,我们可以列出两个副议题,一为“减少员工的工作定额”,二为“提高员工的个人工作效率”。在这个初级的议题树中,两个副议题都是针对主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这两个方案之间具有并列的逻辑关系,与主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也都是相同的。
列出两个副议题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以每一个副议题为议题,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即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一议题。针对“减少员工的工作量”这一议题,我们可以细化出三项,分别是:延长员工上交任务的时限;增加员工人数;减少分派到每位员工手中的工作定额。针对“提高员工的个人工作效率”这一议题,我们又可以细化出三项,分别是: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对员工进行工作态度上的强化,适当实行奖励制度。
议题树的特点在于它比较可靠,但是实施的过程比较缓慢。在将一个大问题分成具体几个小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也许这些因素对于议题的解决并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在思考解决办法时,我们也会将它们考虑在内。在麦肯锡公司,议题树的使用时间大多是在解决问题的初期阶段。此时,由于对问题的相关信息了解比较少,我们可以采用这一类型的逻辑树去进行分析和细化,从而得到可处理的、便于操作的多个小部分,然后逐一讨论这些小部分,得到解决的方案。
假设树的主要形式是先假设一种解决方案,之后通过手中已有的论据对该方案进行证明。需要注意一点,在使用假设树时,提出的假设必须合理,并且手中的论据必须能够足以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证明。一般情况下,假设树的目的是证明这一假设为真。
同样以企业管理为例。如果我们以“减少员工加班现象对企业有利”为假设论证,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以为什么“减少员工加班的现象对企业有利”为切入点,列举大量的例子对该论证进行阐述和说明。在列举时,我们可以从加班额外浪费公司资源,加班影响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公司不能缺少员工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如果我们有足够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我们所列举的这三个观点,那么我们的假设就是成立的。
首先,有人加班,企业就要多承担工作时间以外的水、电等开销。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开销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减少加班,那么这方面的开支也可以减少。其次,经常加班会占用员工的私人时间,影响员工生活,必然会导致员工对企业心生抱怨,工作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再次,大量的加班可能引发员工辞职,而员工的流动性会对企业带来不小的伤害。综上所述,“减少员工加班现象对企业有利”这一假设成立。
假设树的特点在于它的处理方式能够比议题树更快,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进行假设的过程中,我们头脑中已对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看法,需要的只是用论据证明自己的看法正确即可。在麦肯锡公司,假设树的使用时间主要是在对情况有了足够的了解,可以提出合理假设时。
是否树的结构与前两种相比简单得多,其主要形式在于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对这一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分析的结果只有两种,非“是”即“否”。在分析前,对于一些结果已有标准方案。如果答案为“是”,那么就可以应用事先准备好的标准方案;如果答案为“否”,那么就要再进行下一轮的判断分析,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再根据结果决定不同的答案,得出解决方案。
当我们向电脑中安装一款软件时,界面往往会出现提示,让我们选择“是”或者“否”。当我们选择“是”后,界面会进行到下一步,而我们选择“否”后,界面会退出或者回到上一步。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是否树的应用。一些游戏开发商也以是否树为基础,在游戏中设置了一些需要玩家选择“是”或“否”的选项,而玩家的选择决定了游戏最后的结局。
是否树在其他场合中的应用也很普遍,事实上,当一个问题摆在麦肯锡人面前时,麦肯锡人就会先运用是否树对问题进行一次判断,确定该问题“是否为一个单一的且指定范围内的问题”,如果该答案为“是”,他们会开展接下来的工作,如果答案为“否”,那么他们就会先对该问题进行精练,使其成为一个单一性的问题后再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医生为病人诊治的时候也会采用是否逻辑树进行初诊,比如“是否头痛”“是否腹泻”,或者“是否头晕”等。当病人回答“是”后,医生会具体询问“怎样的痛法”“持续了多久”“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若是病人回答“否”,医生则不会就这一症状继续问下去,而是转而询问其他方面的症状。
是否树的特点在于简单明了,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够果断标准,不拖泥带水。在判定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根据标准去衡量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即可。是否树的使用时间多在对问题及其结构已足够了解时。
每一种逻辑树都有它适合的场合,适合的问题。针对适当的问题采用适当的逻辑树,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全面地把握和处理问题。应用逻辑树前,我们需要对问题的内容尽可能进行全面了解,将已知的所有要素都弄清楚,才能决定应该使用哪一种逻辑树。
当一家电器公司的经营者对麦肯锡人提出“如何增加企业盈利”这一问题时,麦肯锡人的脑中会最先想到的是,这家电器公司的主要盈利来自于哪里?当得知对方公司的主要盈利来自于冰箱、洗碗机和空调后,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心中便建立了一个以增加企业盈利为主干,以冰箱、洗碗机和空调为第一层树枝的议题逻辑树雏形。在这一议题逻辑树中“增加企业盈利”为主议题,“增加冰箱盈利”“增加洗碗机盈利”和“增加空调盈利”分别为副议题。在每个副议题下,麦肯锡人还会增加“收入”和“支出”的分议题,每一项“收入”和“支出”下都会有相应的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的方式。
若是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已知这家电器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且知道该公司主要的盈利来自于空调,那么他也可以用假设树,假设“提高空调盈利”为增加企业盈利的主要方案,并在下面列举自己的论据,比如近年来空调的盈利一直在其他电器中占主导地位;空调生产的技术已非常成熟,容易提升工作效率;空调的出口销量非常可观等。根据这些论据对假设进行支撑,从而证明这一假设成立,应着重提高空调盈利。
若是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对该电器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等细节都已了如指掌,非常清楚该公司可增加盈利的项目和部门,那么他也可以运用是否树向经营者发问,取得经营者的意见。比如“是否可以增加空调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可以减少冰箱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是否可以减少洗碗机的营销成本”等。这些问题事实上都是麦肯锡人提出的建议,但决定权还在经营者的手里,经营者只要回答“是”或“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