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掌握问题必须重视各个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在哲学范畴中,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普遍联系。世上没有完全独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所以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既可能缘于另一件事情的发生,也可以引发其他事情的发生。
问题的存在也不是单独的,很多时候,我们眼中所注意到的问题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去看问题,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任何的事物都有其内在结构。问题也属于世界中的事物,所以问题也有其内在结构,不同的问题之间会根据其不同的内在结构而产生不同的联系。
世界上的联系可分为五种: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以及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运用麦肯锡思维将问题之间的关系分类:从横向看,问题之间的联系包括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从纵向看,问题之间可以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因为问题的内部也是问题的本质,所以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也等于是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麦肯锡提醒我们,由于问题既有表面的又有本质的,因此在对表面性问题进行分析时要注意,我们看到的两个问题很可能不是真正的问题,彼此之间的关联也不见得准确,这就是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一对情侣因为看什么电影发生了争执,最后吵了起来,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因为想看的电影不同而争执,但极有可能在此之前,他们之间就有一些矛盾,看电影只是一个导火索,并不是真正的炸药。如果真是因为之前有矛盾,那么这场争吵就不会因为其中一人退让,去看另一人喜欢的电影而解决。电影与吵架之间就是间接联系。
如果两人只是单纯因为电影而争执,那么不需要别人劝说,他们最后也会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法自动平息争吵,并且开开心心地去看电影。这种情况下,电影与吵架就是直接联系。
一天晚上,玛莎一边走路一边喝汽水,快到家时,她喝光了汽水,随手把汽水罐扔在了路边。第二天早上,玛莎出门时,因为走得急,没有留神脚下,一不小心踩在昨天自己扔的汽水罐上,摔倒并崴了脚。在这个故事中,玛莎踩到汽水罐是她摔倒的直接原因,而玛莎乱扔汽水罐是她摔倒的间接原因。那么这其中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问题联系呢?
按照麦肯锡的思维去分析,玛莎乱扔汽水罐是她踩到汽水罐的原因,但这一原因却具有偶然性,如果她第二天走路时留意脚下,就不会踩到汽水罐,所以这两个问题之间存在偶然联系。另外,玛莎摔倒和崴脚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她有可能只是摔倒却没有崴到脚,所以这两个问题之间也是偶然联系。但是踩到汽水罐摔倒这件事却是必然的,所以这两个问题之间是必然联系。从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的角度去分析上面的事情,就摔倒这件事而言,走得太急,没有留意脚下是主要联系,其他的都是次要联系。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指的是两个问题从本质上发生联系,比如财务部的莉莉和人力资源部的杰瑞因为共同挪用公款受到了处分,从表面上看,两个人分属不同部门,挪用公款一事不应与杰瑞有关。然而主管在调查时发现,莉莉和杰瑞其实是一对情侣,两人准备结婚,但是没有钱付房子的首付,于是想出了暂时挪用公款,之后再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补回去的办法,所以他们二人犯下的错误之间有着本质联系。如果他们二人没有特别的关系,并且是分别为了自己的目的挪用了公款,那么他们二人所犯下的错误之间就是非本质联系。
当许多问题同时存在时,麦肯锡建议人们一定要重视各种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有些问题之间存在相关性,有些问题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对于存在相关性的那些问题,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策略,去解决。对于不存在相关性的那些问题,我们可以将它们分门别类,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一家印刷厂的厂长一直抱怨自己厂子里的生产速度太慢,效率太低,并多次开会,命令工人们加快速度,提高效率。然而无论经理如何催促,生产速度仍然没有提上来。厂长感到很气愤也很无奈,于是强迫工人和职员们加班赶工,结果仍然不理想。厂长没有办法,只好请了一位曾接受过麦肯锡指导过的朋友帮他想办法。
厂长的朋友依照麦肯锡的方式对工厂内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工厂中存在许多问题,而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厂内各部门的设备过于老化。电脑配置过低,运行速度过慢,导致软件运行不畅。正常情况下一分钟可以导出的打印文件,在这些电脑上需要多花费一倍的时间才能成功导出。同时,低配置的电脑令职员们在制图、排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等待,制作过程的时间自然增加。此外,负责印刷的机器中,有几台也因为过于老旧,时常出现问题。每次出现问题,工人们都需要走正常流程,申请维修,等待批复,等待维修,维修后调试。从机器发生故障到可以继续使用需要至少一天的时间。每当有机器发生故障时,生产效率都会大大下降。
职员们在制图时,因为电脑反应速度慢,每制一幅图都要夹杂一些等待时间。起初,职员们还会因担心工作无法完成感到着急,但渐渐地,他们也就养成了习惯,在等待电脑处理文件的时间里闲聊,或是做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时间久了,即使等待时间已过,电脑已经完成了处理,他们也会因为正在闲聊得开心而不能立刻意识到,这样无形之中也浪费了许多时间。
(2)工人和职员们的工资过低。工厂中的大多数的工人都是已在这里工作五六年的老员工,在这五六年中,物价一直在上涨,而他们的工资却只涨过一次,而且涨幅非常小。至于年终奖,则只发过三次,而且每次只有他们一个月的工资。这样的薪资待遇使工人们失去了工作热情,认为既然干多干少拿到的钱都一样,不如少干点。工资过低也导致了职员的流动性大,年轻的职员在工作一年后,发现在这里不但个人发展空间很小,工资待遇的提升空间也很小,便辞职了。年纪稍长一点的职员求的是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当工作多年,薪资待遇却满足不了生活需求时,他们也开始考虑换一份工作,工作热情度下降。
员工流动性大,对于印刷厂而言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新员工入职之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新员工在培训期间无法为印刷厂创造效益,同时老员工一边工作,一边带新员工,工作效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由此可见,工人和职员的工作效率下降有两个共同原因,一是设备的老化,二是薪资待遇过低。只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无论负责印刷的工人还是负责排版制作的职员,工作效率都会有所提升。厂长的朋友依照麦肯锡的原则给厂长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给职员们的电脑进行升级,提升电脑配置,加快电脑运行速度,同时更换厂内过老过旧、时常出现问题的设备。其次,适当提高工人和职员们的薪资待遇,保证年终奖的发放,以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
厂长接受了朋友的建议,淘汰了厂内所有运行不良的电脑和设备,提升了工人和职员们的待遇,并制定了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虽然这一次改革花费了大量资金,但由于设备运行速度加快,而且员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印刷厂的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利润也增长了许多。
在上述案例中,印刷厂的生产效率与员工们的工作效率有关联,也与印刷厂的硬件有关联,不同职位员工之间的工作效率也有关联。厂长的朋友正是运用麦肯锡的思维发现了这些关系,最后才找到了最简便的方法,一举多得,做最少的工,却解决最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