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意识+什么是自我意识-意识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吗?-意识和思维动力学-揭开意识的奥秘:兼谈认知相对论纲领-还原论方法无法解开意识之谜,理解意识需要整体考虑-意识是什么?这篇文章也许能给你答案-“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现在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理论依据-意识是什么?这篇文章也许能给你答案-意识之谜即将揭开?-未被完全意识到的工作空间-寻找神经关联-人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意识”就是感觉与认知-破解认知之谜,你需要准备哪些知识?-意识是神经系统调节的副产品-人对事物进行分类感知的底层原理(1)-人对事物进行分类感知的底层原理(2)-人对事物进行分类感知的基本原理(3)-罗素所谓的完美语言体系究竟存在吗?-判定意识或认知理论体系有效性的测试标准-理解意识的科学研究范式-神经系统为什么存在-动物机体存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大脑需要不断接收各种信息?-论信息的本质-为什么人对不同的刺激的适应性不一样?-人体对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是如何建立的?-潜意识、意识与行为,三者的关系如何?-神经网络、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有什么本质性的异同?-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人的意识是什么?思想是什么?我们被什么东西规定着-想不想知道,你的意识和思维怎么来的?+大脑网络如何实现从意识到潜意识的状态转变?-开悟:玄秘意识的最高境界如何界定?-你的意识可以离开躯壳吗-为什么喝醉后,身体和意识都不是你的了-意念是如何影响健康的?看完这一篇就全懂了+意识是如何运作的?本文将颠覆你的认知-为什么”你越禁止,孩子越要干“?科学解释来了-人类拥有智慧,但大部分人从来没有真正调动过「智慧」,为什么?-《脑与意识》关于意识的研究-第一部分到底什么才是“意识”-第二部分人脑与意识的关系-第三部分意识的活动规律-人类意识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何会出现理性-脑与意识-推荐序:开启意识探索之门+引言 寻找思维的物质基础-从笛卡尔谈起-意识——人类的终极之谜-界定“意识通达”-看得见VS看不见-主观报告科学吗-寻找意识思维的标志-意识科学的未来+1 如何以科学方法研究意识-意识面面观-最小差别实验-双目竞争-注意瞬脱-掩蔽意识知觉-相信主观报告+2 打开“黑箱”,探索无意识-无意识研究的历史-在脑中定位无意识-阈下启动效应-自动视觉加工-象棋大师的无意识思维-声音和图像的自动联结-无意识的语义启动-批评与自我批评-无意识算术-不依靠意识的概念组合-无意识与注意-无意识与决策-无意识与问题解决-在睡眠中获得灵感-阈下知觉小结+3 意识有什么用-无意识统计,有意识抽样-意识让思维延续-人类图灵机-社会分享+4 发现主观意识的客观标志-意识——神经激活的雪崩-意识通达的时间进程-滞后的意识-区分意识与无意识-全脑启动-深入意识脑-全脑激活的意识网络-引爆点-解码有意识的思维-现实与幻象-如何阻断意识-罐中之脑+5 意识理论的构建和计算机模拟-意识是全脑信息的共享-超越模块化-交流网络的演化-编码意识思维-全脑神经工作空间-计算机模拟意识的启动-无休止的自发活动-自发活动的进化-无意识的分类-物质的主观状态-6 将意识科学应用在临床-意识疾病的分类-能够思考的“植物人”-如何与植物人沟通-提出检测意识的新方法-皮质探测-检测自发想法-如何恢复患者的意识+7 意识科学的未来:让人类意识不再孤独-婴儿有意识吗-动物有意识吗-猴子有自我意识吗-人类意识是独一无二的吗-为什么人类会有精神疾病-如何建造有意识的机器-致谢-译者后记+意识与脑:一个还原论者的浪漫自白-第1章-第2章-处于科学萌芽期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研究神经细胞的生物物理学-加州理工学院、教学、研究和物理学家眼中的脑-再次面对意识的冲击-第3章-感受质和自然世界-意识的功能是什么-对意识定义的困难-论动物的意识-论自我意识-第4章-在脑中发现意识-一览无余的隐藏物体-并非所有的神经元都参与意识-新皮层的高级区的神经元与意识紧密相关-注意到某物,可却没看到它-第5章-调节意识特定内容的一些灰质小块-概念神经元编码了霍默·辛普森和詹妮弗·安妮丝顿-两个皮层半球中的每一个都能产生意识-意识能够永久地消失,留下一具僵尸-第6章-脑中的僵尸行动者-社会无意识-无意识无处不在的影响对我的探索意味着什么-第7章-自由的强立场与实用立场的细微差别-经典物理学与决定论:钟表装置的宇宙-钟表装置宇宙的终结-心智针对一个量子事件而实现另一个量子事件的自由是有限的-作为对行动的事后想法的意志-自主性,或这个有意识的意志体验-评估这个处境-第8章-狗,或者意识是出自脑吗-意识内在于复杂性-意识与信息理论-整合信息理论-泛心论与德日进-第9章-严重受损患者的意识测量仪-运用光遗传学追踪意识的踪迹-来到新视域-第10章-二元论、灵魂和科学-宗教、理性和弗朗西斯·克里克-自然神论,或作为神圣缔造者的上帝-有神论,或作为介入者的上帝-启示和经文有帮助吗-我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将我的旗帜钉在桅杆上-意识与脑:注释-意识与脑:译后记+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赞誉-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推荐序一-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推荐序二-开场白-第1章 伽利略之梦-第一部分 证据:自然实验-第2章 导论-第3章 大脑-第4章 小脑-第5章 两位盲人画家-第6章 闭锁的脑-第7章 失去记忆的意识-第8章 分裂的脑-第9章 矛盾的脑-第10章 着魔的脑-第11章 睡着的脑-第二部分 理论:思想实验-第12章 导论-第13章 伽利略与光电二极管-第14章 各种各样的信息-第15章 伽利略与相机-第16章 整合信息:多与一-第17章 伽利略与蝙蝠-第18章 看到黑暗:解构黑暗-第19章 黑暗的意义:建构黑暗-第20章 亮光宫殿-第21章 感受质花园-第三部分 意蕴:意识的宇宙-第22章 导语-第23章 夜幕降临之一:死亡-第24章 夜幕降临之二:痴呆症-第25章 夜幕降临之三:忧伤-第26章 黎明之一:意识的减弱-第27章 黎明之二:意识的进化-第28章 黎明之三:意识的发展-第29章 白昼之一:探索意识-第30章 白昼之二:想象意识-第31章 白昼之三:发展意识-收场白-第32章 伽利略的最后三个梦-结束语-第33章 研究问题+意识本能-前言 挣脱困境,进入意识探索新视野-第1章 古人眼中的意识-早期探索:成功与失败-笛卡儿登场:身心分离-第2章 经验主义哲学的黎明-白板、人类经验与神经科学的开端-科学的一小步-灵魂是国王,而非总管-洛克的崛起-准备迎接现代观念-我是谁,自我是什么-德国人与潜意识心智-弗洛伊德和他对机械主义的颠覆-达尔文向所有人发起的挑战-第3章 现代思想的诞生-加拿大人的反抗与现代神经科学的崛起-美国人的认知革命-在梵蒂冈寻找答案-现代哲学家的一次尝试-克里克向现代科学发出的信号-第4章 模块化的脑-模块缺失却照旧工作的大脑-向更大的脑进化吗-模块化大脑的优势-模块化的诞生-模块化连接-动物脑与人类脑的差别-寻找意识-第5章 层级化的脑-复合体的结构-稳健、复杂与脆弱-通用设计策略-层级化结构中的神经科学-会进化的层级系统-规则产生自由-大脑的无数种工作方式-从染色体到意识-控制你自己-第6章 受到损伤却有意识的脑-拜访医院-无意识的僵尸-有意识的静物-皮层下的情绪引擎-意识中的感受-皮层增强意识-意识的普遍性-第7章 互补的概念:来自物理学的礼物-物理学的起点与决定论-量子力学与因果关系的统计学观点-互补原理的诞生-第8章 从无机到生命,从神经元到心智-量子力学使人头疼-断面与生命起源-符号中的生命:冯·诺伊曼的引导-符号的物理学:帕蒂按下了起始键-基因编码真的是一种代码-符号闭环:吃尾巴的蛇-投降与停战-鸿沟问题的可能答案-第9章 汩汩溪流与个人意识-两个意识不同的有意识的半球-意识就像小气泡-气泡的背景-钟楼里的蝙蝠-如果只有右半球会怎样-感受变了还是记忆错了-我感故我在-气泡是有序还是混乱的-一个著名的控制层级故障案例-进化使意识变得丰富-第10章 意识是一种本能-反直觉的大脑设计原则-最终的观点-“意识本能”致谢+意识的解释-导读暨推荐序(Ⅰ)-导读暨推荐序(Ⅱ) 理解意识——从笛卡儿到丹尼特-前言-第1章 序幕:幻觉如何可能-2.大脑里的恶作剧分子-3.聚会游戏:“心理分析”-4.预览-第一部分 问题和方法-第2章 解释意识-2.意识的神秘-3.心智素材的魅力-4.为什么二元论失势-5.挑战-第3章 访问现象学公园-2.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经验-3.我们对内在世界的经验-4.感受-第4章 现象学的方法-2.第三人称视角-3.异现象学的方法[3]-4.虚构世界和异现象学世界-5.人类学家的谨慎魅力-6.发现某个人实际上在说什么-7.沙克的心智意象-8.异现象学的中立性-第5章 多重草稿vs笛卡儿剧场-2.引入多重草稿模型-3.奥威尔式修改与斯大林式修改-4.意识剧场再访-5.多重草稿模型在行动中-第二部分 心智的经验性理论-第6章 时间与经验-1.飞逝的瞬间与跳兔-2.大脑如何表征时间-3.利贝特论“回指”-4.利贝特论对意向的意识的主观延迟-6.遗留问题-第7章 意识的演化-2.早期岁月-3.脑里的演化、鲍德温效应-4.人脑里的可塑性:布置舞台-5.自动刺激的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发明-6.第三种演化过程:弥母与文化演化[15]-7.意识的诸多弥母:虚拟机器将要安装-第8章 词语如何用我们做事[1]-2.官僚体制vs群魔混战-3.当词语想让自己被说出来时-第9章 人类心智之架构-2.以简短概要定位-3.然后发生了什么-4.乔伊斯机器的力量-5.但这是意识理论吗-第三部分 意识的哲学问题-第10章 展示与讲述-2.词语、图画和思想-3.报告和表达-4.僵尸、升级僵尸和用户幻觉-5.常识心理学的问题-第11章 废除证人保护计划-2.盲视:局部的僵尸状态-3.藏针游戏:一种提升意识的练习-4.修复的视觉:除了信息之外,还遗失了什么-5.“填充”vs找出-6.忽视:认知欲望的病理丧失-7.虚拟呈现-8.眼见为实:与奥托的一次对话-第12章 感质的非质化-2.为什么会有颜色-3.体验我们的经验-4.哲学的一种胡思乱想:颠倒的感质-5.“副现象的”感质-6.回到我的摇椅-第13章 自我的实在-2.一个客户有多少个自我-3.存在不能承受之轻-第14章 想象意识-2.成为一只蝙蝠会是什么样子-3.心智化和物质化-附录A 给哲学家-附录B 给科学家

如何与植物人沟通

2020年7月2日 字数:2797 来源:脑与意识 作者:(美)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提供人:huangtang13......

如果还有人质疑植物人是否有意识,在知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ne )上发表的一篇文献能完全消除这个质疑 21 。这篇文献证明,我们可以通过神经成像图与植物人建立沟通通道。这个实验非常简单。首先,研究者们重复了欧文的想象研究。在患有意识疾病的54名患者中做实验,当被要求想象网球比赛或者去参观自己家的时候,有5名被试出现了独特的脑活动,其中有4个人是植物人。他们中的一个人被邀请进行第二次神经成像扫描。每次扫描前被试都会被问一些个人问题,譬如“你有兄弟吗”,然而他无法移动或回答,马蒂·蒙蒂(Marti Monti)和他的同事们只要求他在心中做出回答。他们告诉被试:“如果你想回答‘是’,请想象打网球。如果想回答‘否’,请想象在参观自己的公寓。在我说到‘回答’的时候开始想,直到我说‘休息’时结束。”

这个绝妙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见图6-2)。6个问题中有5个使之前已经探明的两个脑区中的一个产生了明显激活。至于第6个问题,两个脑区都没有被激活,所以没有记录到任何反应。研究者并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当他们将检测到的脑激活和患者家属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对比时,很高兴地看到5个回答全部正确。

一些明显处于植物人状态的患者,却在复杂的思维任务中表现出几乎和正常人一样的脑活动。图a中的患者已经无法移动或者说话,但激活他的大脑能使他正确回答一个口头问题。当他想回答“否”时,需要想象正在参观自己的公寓。当要回答“是”时,需要想象自己在打网球。当我们问他,他的父亲是否叫托马斯,他的大脑中负责空间导航的区域如同正常人一样被精确地激活,即给出了正确的回答:否。因为这个患者并没有外显出任何交流或意识迹象,所以他被认为处于植物人状态,这个患者大块的脑损伤部位清晰可见。

图6-2 欧文的脑活动实验

让我们暂停一下,来消化一下这个惊人发现的意义。在被试的脑中,一整条思维过程的长链必然是完整的。第一,被试能理解这个问题,提取正确的答案,并且能在扫描开始前将答案保留几分钟。这表明了患者有完好的语言理解、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第二,被试有意识地遵从“打网球对应‘是’,参观公寓对应‘否’”的实验指示。因此,患者仍然能灵活地通过一系列大脑模块传递信息,这个发现本身说明了他的全脑神经工作空间仍然完好。最后,被试在恰当的时间执行了指令,并且能够在5次连续扫描中改变自己的反应。这种集中注意和任务切换的能力表明他的中央执行系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了。尽管证据还较为欠缺,可能严谨的统计学家会希望这个患者可以回答20个问题而不仅仅只有5个,但是即使这样,仍然很难否认患者拥有一个有意识的脑。

该结论完全推翻了已有的临床分类,迫使我们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些患者只是表面上呈现植物人状态。意识的蝴蝶仍旧在扑闪着它的翅膀,但是,即使是彻底的临床检查也可能发现不了它的存在。

欧文的研究一经发表,媒体就迅速地把这个消息传开了。不幸的是,这个发现常常被误解。其中一个最愚蠢的结论是一位记者曾说的“昏迷的患者是有意识的”。这是大错特错的!这个研究只包括植物人和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没有昏迷的患者。在这部分被试中,也只有10%~20%的人对测试做出了反应,这表明这种“超级闭锁症”非常罕见。

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能做出反应的确切人数,因为神经成像测试是不对等的。当患者给出肯定回答的时候,意识几乎是一定存在的;但反过来说,有意识的患者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完成测试,包括失聪、语言障碍、低警觉程度或者没办法维持注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那名唯一可以对问题进行回答的患者是脑外伤的幸存者。其他被试都因中风或者缺氧而失去意识,失去了完成任务的能力。也许他们就像特丽·夏沃一样,脑中的皮质神经元遭受了分散并且是不可逆的损伤。在植物人中找到这样内部意识完好的患者是一个奇迹,奇迹只是极少的个例,所以把它当作给所有昏迷患者提供无限医疗资源的理由就有些牵强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31名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中,有30名患者没有成功地完成任务。而在临床检测中,都会偶尔观察到他们的意志以及意识标志。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除了一名患者外,其他所有人都在脑成像测试中失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患者在测试时刚好处于低警觉状态,也可能是他们无法在陌生而吵闹的神经成像机器中集中注意力,又或者是他们的认知功能太弱,以至无法完成这样复杂的任务。至少,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其一,在临床诊断上被认为处于“最小意识状态”,并不能说明患者具有完整的意识;其二,欧文的想象测试也许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意识的复杂性。

由于实验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没有一个实验可以一次性证明意识是否存在。更符合伦理的方法应该是尝试与他们中的一组人建立关系,并且和他们的内在意识建立交流。理想情况下,这些测试应该比想象网球比赛的任务更加简单。此外,测试应该在不同时间重复多次,避免对意识水平不断浮动的闭锁综合征患者进行误诊。不幸的是,神经成像测试无法胜任这个任务,因为神经成像仪器使用起来非常复杂并且昂贵,一般患者通常只能完成一到两次扫描。正如阿德里安·欧文所写:“神经成像很难打开一条与患者沟通的渠道,并且也不能成为家属与患者实时沟通的工具。” 22 欧文的第二位患者曾经出现过非常清晰的意识反应,但是也只能在他重回闭锁状态之前,对他进行一次测试。

意识研究的当务之急是摆脱令人如此沮丧的现状,一些研究团队正在研发基于更为简单的脑电图技术的人机交互界面。脑电图技术相对比较便宜,并且在临床中广为应用,只需要对头皮质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即可 23

但是不幸的是,打网球和参观公寓任务的脑电信号很难被捕捉到。因此,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更简单的指令:“每当你听到‘哔’的响声,就尝试想象把自己的右手握成拳,然后再放松它。把注意力集中在肌肉的感觉上,就像你真的在进行这种运动。” 24 在另一个试次中,患者想象自己在活动自己的脚趾。当患者在脑中进行这些活动时,研究者观察运动皮质上不同的脑电波活动模式。根据每一位患者的活动结果,研究者运用计算机的机器学习算法对他们拳头和脚趾活动的信号进行区分。在16位植物人中,似乎有3人完成了该任务——但是这项技术不够可靠,不足以完全排除概率因素 25 。而且即使在健康且意识正常的被试中,该测试也只对12个人中的9个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另一个研究团队由纽约的尼古拉斯·希夫(Nicholas Schiff)领导,他们对5位健康的志愿者和3位患者进行了测试,让他们想象自己在游泳或者参观自己的公寓 26 。这一次,尽管看似得出了可靠的结果,却因为样本量太少而不能下定论。

尽管现在的研究存在着这些瓶颈,但是基于脑电的沟通在未来的研究中却是最可行的方法 27 。许多工程师都致力研发将人脑和电脑进行联系的精密系统,并且这项工作也在不断地改进。尽管现在的系统主要是基于注视和视觉注意——这对于许多患者来说都很难做到,但是解码听觉注意和运动想象的系统也在不断研发中。游戏产业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开始研发更轻便的无线记录设备。现在甚至能直接通过外科手术将电极植入瘫痪患者的脑皮质中。通过使用这样的设备,一位四肢瘫痪的患者可以成功地用思维控制机械手臂 28 。如果将这种装置植入大脑的语言区,或许有一天语音合成器就能把患者想说的话真实地传递出来 29

研究者开启了更多的研究方向。我们不但能为闭锁综合征患者设计出更好的交流设备,还能够提供更多察觉患者残存意识的方法。在先进的临床研究中心,比如由比利时列日市的史蒂芬·洛雷(Steven Laureys)领导的昏迷科学小组(Coma Science Group),在对植物人的一系列系统测试中,已经开始使用人机交互界面了。可以想见,在接下来的20年,我们将能随处看到四肢瘫痪患者和闭锁综合征患者通过自己的思维来操纵轮椅。

意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