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阿德勒心理学带你看清内心一切烦恼的本质——人际关系

2019年6月18日  来源:无斋公子的历史讲谈社 作者: 提供人:jiuhuang47......

原标题:可怜的我,可恶的你——阿德勒心理学带你看清内心一切烦恼的本质

可怜的我,可恶的你——阿德勒心理学带你看清内心一切烦恼的本质

1

与过去相比,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面对着日益增加的社会压力,以及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变得比过去更加烦恼和焦虑。面对着眼前如同泥潭一般,充满烦恼的世界,我们只能徒劳地挣扎。

我为什么总是感觉如此烦恼?我该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人们总是渴望摆脱烦恼,得到幸福。而几乎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也都在试图用各自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假如你正在为这些事情感到困扰的话,不妨读读《可怜的我,可恶的你》这本书,相信你会找到摆脱烦恼的方法,和获得幸福的答案。

可怜的我,可恶的你——阿德勒心理学带你看清内心一切烦恼的本质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岸见一郎,他还写过另外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出版以来,在全亚洲热销超过350万册,读者好评如潮,无数读者从书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前进的方向。而《可怜的我,可恶的你》则是岸见一郎先生的又一部最新力作。

在心理学界,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大师,他们就像三座耸入云端的山峰,共同支撑起心理学界的一方天空,他们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宗师——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可怜的我,可恶的你——阿德勒心理学带你看清内心一切烦恼的本质

这三位心理学巨匠的学术观点是截然不同的。阿德勒和荣格都曾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到过非常大的作用,但后来阿德勒和荣格因为与弗洛伊德的学术意见不统一,先后与弗洛伊德决裂了。

在荣格看来,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很有见地,但其中存在着对性的过度解读和强调。荣格认为,一个人内在的动力不完全来自于性,还有一部分来自普遍的生命力,如果把力比多看作是单纯的性,是过份的强调了性的作用,性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如果说荣格的学术思想是对弗洛伊德的批判和继承,那么阿德勒的学术思想则是对弗洛伊德的彻底推翻和重构。阿德勒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一个人现在的问题都源自于他过去的经历,但这是不对的,人的问题并不存在于过去,而存在于对未来的认知,因此,要把治疗方向由过去指向未来。而且,阿德勒还在他的成名作《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指出,自卑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基础,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和潜意识。

岸见一郎先生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拥趸,他早年原本是一位哲学家,后来他在思考“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偶然邂逅到阿德勒的思想,便觉眼前豁然开朗,一切都想通了,此后岸见一郎就致力于研究和传播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并帮助许多年轻人找到了幸福。

可怜的我,可恶的你——阿德勒心理学带你看清内心一切烦恼的本质

2

歌德曾说过:人类因奋斗而烦恼。

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没有烦恼的人是并不存在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烦恼和痛苦也是人们得以成长和进步的精神食粮,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烦恼和痛苦,那他大概只会变得越来越懈怠,最终停下前进的脚步。

但凡事都有度,如果烦恼无穷无尽,也会让我们失去人生的动力和斗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阿德勒的心理学,减少自己的人生烦恼。

那么,在此时此刻,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在阿德勒心理学的体系中,“当下”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如果我们要思考自己现在能做些什么,就必须把“过去”从我们的思想里抛离。也就是说,我们要放弃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如今自己所面临的烦恼的起因。

经典的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的痛苦都是由于过去的创伤所导致的,所以疗愈这种痛苦的关键,在于指出过去导致不幸的经历。但是这种“原因论”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认为,人的不幸都是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的,不幸已经发生了,这也就无法改变了。但是作者明确反对这一点,他告诉我们,过去的经历并不会决定我们现在的人生,真正能决定我们人生的,恰恰是我们看待过去的方式。

有一部经典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相信大家都看过。影片中除了两位主角安迪和瑞德之外,还有一个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在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的老布。他几乎在监狱里度过了一生。在监狱里,虽然生活条件并不好,但老布感觉很满足,甚至认为自己混的“还不错”。当监狱长告诉他,他很快就要刑满释放,离开监狱的时候,老布不但没有因重获自由而感到高兴,反而茫然无措,几乎精神崩溃。出狱之后,他始终不能适应监狱外的生活,最终选择了自杀。

事实上,很多人都像电影中的老布一样,被束缚在过去的舒适区当中,即使感到自己的人生不幸福,也不敢走出改变的第一步。

可怜的我,可恶的你——阿德勒心理学带你看清内心一切烦恼的本质

3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踏出改变自己、摆脱烦恼的第一步呢?

作者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明确你人生中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是什么。在作者看来,只要你开始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就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因为很多真正混日子的人,甚至都不会产生想要改变现状的想法,不做任何行动,碌碌无为地活下去。

我们并不需要把自己的人生与别人的人生进行比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走在互不干涉的平面上,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不断前进,超过昨天的自己。

举例来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年轻时患有严重的口吃,因此从来没有想过要继承父亲的王位,然而他的兄长温莎公爵因为追求爱情,放弃了王位。乔治六世在万分不情愿之下,继承了王位。但是他的口吃非常严重,甚至无法流利地讲话,这让他受尽讥笑,也让他的内心非常自卑,他的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语言治疗师,这位治疗师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国王心中那把生锈的锁,逐渐为国王树立起自信心,通过一步一步地细心引导,乔治六世最终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和过去的那个自卑的国王说了再见。后来站在英国民众面前的,是一个从容、自信的国王。二战期间,乔治六世当众进行了一次非常完美的演讲,激发起英国民众的士气,带领英国人民战胜了法西斯。

从乔治六世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与理想中的自己相比较,并且努力朝着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向前进,我们就可以一点点超越昨天的自己,这也正是我们的人生意义之所在。

可怜的我,可恶的你——阿德勒心理学带你看清内心一切烦恼的本质

4

作者在这本书里还指出,为了让自己不再被烦琐的人际关系所羁绊,重新获得自由的人生,我们还需要学会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人生课题”是阿德勒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件事情的结果最终会落在谁的身上,最终的责任必须由谁来承担。如果我们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认真考虑它到底是谁的课题,并学会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我们就可以减轻自己的人生负担,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自由。

因为人际关系当中的一切烦恼,无论是职场关系、朋友关系,还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是因肆意介入他人的课题所引起的。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明确每个人的人生课题,并学会避免插手到别人的课题,那么,人生中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都会迎刃而解了。

就以家庭生活为例,作者在书中指出,父母的许多担忧,全都是孩子本身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孩子作出何等选择,父母都不能代替他承担任何责任与后果,最终只能由孩子自己承担。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很顽皮,整天贪玩,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后作业也写得乱七八糟,那么你会怎么办呢?是不是会强迫他坐在书桌前看书写作业,或者给他报好几门辅导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我们都曾是一个孩子,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小的时候因为贪玩,父母逼你去学习,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是不是也会产生逆反心理,结果更不喜欢学习呢?在这个例子中,身为父母,强制要求孩子去学习或者去上辅导班,其实就是一种对孩子的人生课题横加干涉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让被干涉的孩子感觉不自由,父母本身也会因为把孩子的人生课题当成自己的人生课题,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过多的负担。

可能有人对此感到很不理解,教育和督促孩子学习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吗?作者在书中进一步指出,父母并不是要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正确了解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的前提下,学会守护他。例如,关于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应该怎么走,父母不妨好好和孩子进行沟通,这也有助于增进和改善亲子关系。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简单明了的方针,只要能够抓住这个方针,假以时日,任何烦恼都终将得到解决。

这个方针便是:活在当下,有想做和应做之事,且从能做之事开始!

烦恼 / 人际关系 / 阿德勒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