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被各种各样的情绪或者心理问题困扰,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去求助于心理治疗、哲学或佛学。
这样的路径,本质上是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解释”,很多人到最后发现:自己获得了一大堆复杂的解释,但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只剩下一堆自我安慰的字句,面对实际的问题,还是不能做出促进情况改善的行动。
而这篇文章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另外一个全新的思路:从『 我们为什么会去思考这些问题 』的本质入手,去探索我们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 所以,笔者要向你隆重推荐这本书:《改变: 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这本书由三位长期致力于心理问题研究和实践的美国的学者共同撰写,书中有大量生动精彩的案例,但同时又将『 群论 』、『 逻辑类型论 』等艰深的知识作为其理论根基,没有涉猎一点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容的人读起来完全不知所云;即使有点基础,理解这些理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总之,这本书的理论部分,读起来很是烧脑。
但经过仔细的阅读和思考,笔者发现,是否理解这些理论,对于理解作者分析问题的核心思路并没有多大影响,不少地方其实用不着这些理论出场,有的东西换个说法,反而能更简单明了的思路说明问题。
故笔者这篇文章,算是对这本神作的通俗式的阐发,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个不凡的思考角度。
那现在,我们正式开始:
分析问题的误区
很多人在处理自己的心理或者情绪方面的问题时,一般都会从“原因”入手:
缺乏自信,我们深入到自己的生活史,从童年时期开始探索,发现这一切是因为家长和老师不当的教育;
工作不顺心,如果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那很可能是因为老板和同事都是卑鄙小人;
和伴侣相处不愉快,我们动用各种心理分析的工具,发现原来是因为两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某种“病态”的心理……
这些分析,按照《改变》一书的观点,就是典型的混淆了“问题”和“问题的前提”。
比如,当你在分析自己的自律问题时,将父母的“控制欲”列为原因之一的时候,你需要明白,所谓“控制欲”,是你对父母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事情的解释,是你对这个问题为什么产生的原因的思考,是你从自己预设的一个名为“控制欲导致过度干涉”的前提,推导出的结论。
总而言之,这些所谓的“原因”不过是你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
当你混淆了“问题”和“问题的前提”,把“关于事实的看法”当成了“事实”,把问题的原因简化到这些没有办法操作的抽象原因上面的时候,你针对这些问题所做的努力,你的解决方案,本身就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由此带来的,将是你无止境的所谓“努力”和“尝试”,但往往事情往往都会越来越糟糕,因为你改变的方向本身,就有问题。
甚至,在很多问题,比如现在我们谈到的所谓“自信问题”,前面提到的“伴侣相处”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但我们却执着的要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并且徒劳但充满激情的寻找着解决方案 —— 按照书中的说法,也就是陷入了『 乌托邦症候群 』,即完美主义,理想主义。
陷入『 乌托邦症候群 』的人,往往会用各种理想对生活进行框定,诸如人性应当得到最充分的发挥,生活应当充满高雅的乐趣,等等。
于是,当我们用这些理想和生活进行对照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是残缺的,不幸的,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的“病态”的……总之,这个世界糟糕透了。
而最终承担这个落差的人,往往是父母,是社会,我们的原生家庭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被无限的夸大,很多明明成长环境还算可以的人,在急于为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寻找解释的过程中,自然便把原因落到了这上面。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寻找解决方案”的战役便开始了,我们查阅各种书籍资料,花钱买书买课,和他人交流,急于为这些并不存在的问题寻找所谓的解决方案。
就这样,很多人无止境的消耗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最终也许会有所“收获”,但却发现自己在行动上还是无能。
于是,大家都在问“为什么懂了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笔者的回答是:因为你懂的道理,都是用来弥补你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裂缝的,并不需要存在的,被你制造出来的道理;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无意义的道理的获得上,忽视了职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忽视真正能对你的事业有所帮助的硬核知识的积累,当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发现自己“病了”,这个世界“病了”,急于寻找方法,殊不知,这个解决方案本身,就是更严重的“疾病”,因为它是你的理想主义的恶魔所生下的孩子。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一个乌托邦主义者,想要摆脱这种心理,不妨在每次对自己和生活感到失望的时候,这样问一问自己:倘若一个人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天性,生命的丰富得不到展现,世界不能够按照一幅美好的图景进行运行,又当如何?
解决的原则
回到我们的具体的各种情绪和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按照《改变》一书作者的观点,我们在进行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4个步骤:
1. 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2. 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3. 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4. 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我们一一来看:
1. 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清除的界定我们的问题是『 真性问题 』还是『 假性问题 』,也就是看看问题是不是问题,笔者在前面提到的由乌托邦主义产生的各种所谓的“问题”,显然是典型的『 假性问题 』。
如果你发现这个问题是你对人生和世界的理想主义的预设而产生的,那请尽早放弃对它的处理,刚开始或许需要一些勇气,放弃那些让自己觉得自己很“深刻”的思考,转而面对“满目疮痍”的人生和世界,需要一些时间。
但笔者觉得对每一个真正想所有进步的人来说,这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没必要搞得太过矫情;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错了,改过来就是,被打脸总被自己饶进万丈深渊强。
能把『 真性问题 』和『 假性问题 』区别搞清楚,你会发现自己会少一大堆“问题”。
2. 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如果你在处理的是一个『 真性问题 』,诸如父母过度干涉,自律问题,孩子厌学等等这些问题,那就可以进入第二步:探究用过的所有的对策。
在于自己曾经使用的对策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还是需要反思自己的哪些对策是混淆了“问题”和“问题的前提”:不要在各种诸如“控制欲”等抽象的名词当中去寻找原因,也不要对自己的整个人生进行回溯,从中寻找各种“关键事件”来作为原因。
这些分析貌似能提供一些解释(而且往往还是极其复杂的解释),但实际上却没有办法操作,原因本身分析出来并不会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任何实际的帮助,你从不能回到过去,改变那些所谓的“关键事件”吧?
剔除掉这一部分对策,剩下的,才是真正值得反思的东西。
在对剩下的对策进行反思的时候,又需要区别两个概念,那就是:我们的哪些对策属于『 第一序改变 』,哪些属于『 第二序改变 』。
要理解这两个概念,你可以把我们的人生想象成一场梦,就像我们在现实世界用各种概念,习俗和社会制度构建起这个世界的意义一样,在梦中,我们也用一些混乱的概念的规则,给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
现在,这场梦变成了“噩梦”,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样,你感到害怕,你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
我们会在梦中跑,跳,大喊,跳下悬崖,甚至长出翅膀飞起来,想要改变我们所处的状况。
我们在梦中的一切行为,就是所谓的『 第一序改变 』的行动。
但是,这些行动往往都是无济于事的,那个恐怖的东西会一直追着你不放;除非,你从梦中醒过来。
而“从梦中醒过来”,就属于『 第二序改变 』。
反过头来看,我们在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很多行为,其实都是这种在“系统内部”寻找解决方案的『 第一序改变 』,因为我们构建的系统的自足性,这些行为往往都是无效的。
而那些真正有效的行动,往往都是跳出原有的框架,重新定义我们的问题的行动。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上著名的九点问题:
如图所示,你能一笔画四条直线,把这九个点连起来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我们都没有知道那个很奇妙的答案的时候,好像无论怎么尝试都不可能成功。
仔细反思,我们显然是被这九个点组成的矩形的轮廓框定了,我们所有的尝试,都是在这个矩形的框架中的,在“系统中”的尝试。
而这个答案,显然没有被束缚住:
在复杂的实际事务中,这种“在系统外部寻找解决方案”,对问题进行“重新框定”的智慧,是一种极高的思维能力,它需要的是你大量的知识积累,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下,每一个“重新框定”,都需要一个全新的思维。
这种思维,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获得,不是一两本书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每个人能在短时间内速成,那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碌碌无为的人了。
在《改变》一书中,作者举了大量的案例,第 10 章还专门分析了 10 个典型案例,但作者也承认,“在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着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第72页)
思维,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积累,那这些所谓的乱七八糟的“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我们到底该怎么去处理?
答案是:着手去做,去行动,针对问题本身采取行动,用改变促成改变。
在行动中,你慢慢就会发现一个合适的,『 第二序改变 』的行动方法。
要真正理解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回到我们探讨的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当中来,先把“行动方案”放一放,回到第三步,再来分析:
3. 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当你对曾经的措施的反思结束后,心中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概就会有点数了。
再回到解决这个问题上,在正式制定改变计划的时候,还有关键的一步,就是清晰的定义:你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改变?
什么是“清晰”?我想要更自律,想要减少父母的干涉,就是清晰的;而“我想要更自由”,“我想要生活更美好”,就是模糊的,无意义的目标。
能不能够清晰的定义一个目标,和接下来要采取的关键性的『 第二序改变 』行动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目标清晰起来,我们才能针对特定环节入手,比如自律可以从激励因素入手,而“美好”,是没有办法进行操作的。
4. 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我们终于来到了最后也是关键的一步:形成改变计划。
在制定改变计划时,一定要记得我们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做的工作:
区分“问题”和“问题的前提”,也就是不要用自己的看法取代事实本身;
区分自己的哪些措施属于『 第一序改变 』,哪些措施可能属于『 第二序改变 』;
最后,要对自己要达成的目标做一个清晰的规划,不要用抽象的乌托邦的理想作为改变的目标。
现在,我们再来理解笔者在前面提到的“着手去做,去行动,针对问题本身采取行动,用改变促成改变”这句话,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当我们能避开对问题常见的错误的认知,在行动中针对问题本身去行动,没准儿,你就能误打误撞的发现一个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不要抽象分析,不要动用各种概念,不要解释为什么,要问接下来怎么办。
书中有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一对新婚夫妇被父母的过度干涉困扰,父母每次来到小夫妻家里,总是强制性的操手一切事情,“媳妇被驱离出厨房,婆婆要掌厨并购置了堆积如山的杂货;她开始清洗家中任何可以清洗的东西,并重新安置家具摆设,公公则负责清洗与修理两部车子及庭院的除草与整理工作。当他们四人一起外出时,一定是公公支付所有的花费。”(第102页)
经过和这对夫妻的沟通和深入的思考,作者最终把问题的核心定义到有关于“好父母”这个主题上:父母的过度干涉,显然是想要做“好父母”—— 把儿子和媳妇照料得好好的,显然是他们所认为的,也是唯一能够采取可见的行动的措施;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些行为本身给夫妻的生活的造成了极大的不适应感,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家被其他任何人像操办旅馆一样对待。
而作者给这对夫妻的意见是:放弃在父母到来之前清洁房屋,修理物品的行动,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不做家务,让家里乱糟糟的;等父母来到家中做家务的时候,还一边催他们,询问他们的工作进度。
最终,父亲终于把儿子拉到一旁,“以友善但肯定的语气表示,儿子媳妇都被宠坏了,年轻人由父母这里已得到过多的支持,现在该是他们像个成人一样自己要独立的时候了。”(第104页)
于是,父母的过度干涉终于被巧妙的化解了,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个过程,完全就是一个“不解释,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的过程,父母的过度干涉,就是想做“好父母”这么简单,而装作父母把自己“宠坏了”,让父母放弃为自己操办一切,显然也符合他们想做“好父母”的心理,问题自然也就得到了解决。
这个过程,可没有去分析父母的控制欲,什么家庭的政治权力结构,父权母权,超我本我……没有,都没有。
笔者关于如何做『 第二序改变 』的看法
在前面笔者曾提到过,作者在有关于第二序改变到底如何操作上面,也没有定论,“在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着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第72页)
在上面举的新婚夫妇如何和父母相处的例子中,你也能看到,问题的解决好像确实有点“矛盾”:明明是想要父母不再过度干涉家务,采取的行动反而是在父母到访之前刻意不做家务 —— “放弃治疗”,甚至刻意要让自己“加重病情”,反而还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矛盾”只是行动上,表面的,作者之所以会建议这对夫妻这样做,是因为抓住了父母的行为是出于做“好父母”的意愿 —— 从过度干涉家务,到夫妻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让父母误以为自己把孩子宠坏了,从而放弃为他们做家务 —— 从头到尾都是抓住『 父母想做“好父母” 』这个核心的。
所以说,我们在试图做『 第二序改变 』的时候,就不能依葫芦画瓢,做这种“放弃治疗”,甚至“加重病情”的暴露式疗法,对吗?
如果你还是这样认为,显然是没有理解到作者真正的意思。
三位作者基于自己大量的心理治疗经验,最终在全书也没有给出一个如何做『 第二序改变 』的操作方法,只在倒数第二章,也就是第 10 章专门分析了 10 个案例,并且反复强调这“只是个案”,并且鼓励我们多做尝试,其实便已经道出了其真意:
这里没有数学,没有公式,所以的案例和成功经验也仅能作为参考而不是模型,你不能动用各种玄乎的心理学社会学概念做解释,这里,只有不断的尝试。
当然,作者能够在分析这对夫妻的案例时,给出的做“好父母”的分析,多半也有参考心理学方面的分析,但是都使用得非常克制;并且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心理治疗研究者,有过不少成功的经验,我们要看到,他们的成功其实是建立在大量的心理治疗经验,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反思,而非这个有关『 第二序改变 』的方法论上面。
所以,笔者认为,当我们在运用『 第二序改变 』这个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需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1.不要照搬书中经验,但是一定要去尝试:因为这些行动很可能就是属于『 第二序改变 』的行动,基于有限的经验,我们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的有效,但是我们可以适当的尝试,观察这个改变的效果。这至少比坐下来做无谓的分析或者什么也不做要强。
2.多积累案例:通过更多的靠谱的心理治疗相关的书籍(也就是说不要阅读《梦的解析》或者《巨婴国》这样的书,而应该去读读《少有人走的路》、《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样的书),并且多思考,扩充自己分析自己的问题的合理的框架。
3.扩充自己的阅读,扩充思维模型:这样才能在思考的时候能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一定要克制的使用这些模型对我们的问题进行分析
4.如果我们的尝试失败了,也请不要灰心:专家们都是经过上千上万个小时的实验和研究才能有所成功,我们这点小尝试失败很正常,再进行探索,我们也许还有其他的思路,毕竟如果能够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我们能节省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点点,要超越别人,当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结语
这本书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的确是很具有革命性的,但它同时也是很微妙,很难把握的,笔者在这篇文章,已经尽最大努力向你阐释,但我深知,这对于每位读者长期的思考和行动方式的改变,作用一定是十分有限的。
所以,笔者给建议各位读者一定要仔细研读这本书,时常翻一翻,不断思考书中的那些笔者还未讲到的精彩的例子,结合自己在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思考,不断学习这个方法,最终才能真正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