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先生算不算“国学大师”呢?我们先来看看关于“国学”这个概念的定义,这里,我还是比较赞同胡适先生的说法。
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
不知道《易经》算不算国粹?虽然我对此大为怀疑,但恐怕大部分国人都认为是,好,那就算国粹吧。那研究《易经》的大师,称为“国故学大师”,简称为“国学大师”似乎也无不可。
说起曾仕强,大概人们马上会想起《易经》,他在百家讲坛讲授《易经的智慧》火遍了中国,在某些人心目中,曾教授简直就是《易经》的代言人。
请看曾教授的口气:
在广大曾粉的心目中,曾仕强即使不是中国易学研究第一人,至少也得是易学大师级别的吧。
《台湾易学人物志》是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社科基金项目,是受到官方认可的学术史研究著作。该书全面客观的梳理了台湾著名的易学研究者的名单,并且一一点评了这些学者的易学成就。
非常令人诧异的是,在这本书里根本没有曾仕强这号人物,请看目录。
要知道这本书的编者赖贵三教授是曾仕强台师大的校友,按年龄还要比他低一辈。
如果曾仕强真的是易学大家,名录里怎么可能会没有他?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台湾的同仁们根本不认可曾仕强的易学成就。
而且据查证,曾仕强是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学士,并没有在台师大进行过任何《易经》方面的研究。
这就是说,在曾仕强赖以成名的《易经》方面,他只是个玩票性质,别说“大师”,只怕连“小师”也算不上。
这样一个人,来到中国大陆,怎么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国学大师”了呢?
借用罗隐的诗,只能说: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乘着中国传统文化回潮的东风,借助《百家讲坛》鼎盛时候的影响力,还有一批平均学历高中以下的广大观众。
雷军不是说了吗?站在风口上,那啥都可以飞起来。你看,于丹不是飞起来了吗?易中天不是飞起来了吗?曾仕强这种满肚子都是“智慧”的老油条,如果飞不起来,还有天理吗?
虽然易学成就谈不上,但曾仕强是台师大的教育学学士,在知识普及这一块,可能比纯粹的学术研究人员在行的多。就是说,曾仕强真正的专业本行,就是讲课,嘴皮子功夫,才是最大的本钱。
在稍微专业一点的人士看来,于丹讲的《论语》,曾仕强讲的《易经》,哪个不是笑话?
一部《论语》,生生给整成心灵鸡汤,一部《易经》硬是给解成市刽哲学。
但不这样讲,老百姓听得懂吗?愿意听吗?
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冯友兰,钱穆等等这些人倒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大师,但老百姓有几个能搞懂他们是干啥的,他们的书,弄不好一页都看不懂。
从07年到09年,曾仕强三次登上《百家讲坛》。
然后在“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曾仕强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
曾仕强不只是“国学大师”,还是“中国式管理之父”。
是不是和另一位动不动就拿“亮剑”说事的“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交相辉映,一时瑜亮啊。
凭良心说,曾教授比只能看懂小学注音版《道德经》的翟大师肚子里的墨水要多不少,毕竟是正规名牌大学毕业的,可以看成翟鸿燊高配版。所以在翟大师成了过街老鼠的时候,曾教授仍然可以道貌岸然的端坐高堂。
这两位大师都是一天实业没干过,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面向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去布道。
而且他们布道的内容,仍然惊人的相似,都是钩心斗角,玩弄权术哪一套。正是胡适所说的“国故学”中那些“国渣”的部分,“管理学”给讲成了“厚黑学”。
看来曾教授和翟大师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都看准了中国企业家大都出身草莽,肚里墨水没几滴,江湖套路会不少。真要是正儿八经的讲MBA,估计能搞懂的没几个,再说他俩的水平也讲不了。
不过曾教授和翟大师这两个“国渣大师”用“国学”的江湖套路,镇住那些土狍子还是没问题的。
人傻,钱多,智商税收割的那叫一个酸爽。
看到了吧,这才是易经的“智慧”,不过这个“智慧”你不会在他的讲座里看到,也不会在他的书里读到。
参透了这个智慧,你才能成为曾仕强合格的弟子,广大的曾粉们,你们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