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觉得社交状态比拼令人反感。不过,我认识的所有人都参与了这样或那样的社交状态比拼。
有的人嘲笑在Instagram上用太多标签的人,但随后在Twitter上转发点赞。有的人对Facebook相册里昂贵的饭菜翻白眼,然后将研究论文提交给著名期刊,希望能出版。家长们炫耀自家孩子演出的照片,人们揽镜自照,沾沾自喜,员工在会议上对同事炫耀自己的能力,企业家抱怨”30位30岁以下杰出人才“的名单,但同时希望自己能上榜, 记者查看 Techmeme 排行榜。我们的生活本就由一系列的地位竞赛构成。
生活中真的有超脱于所有身份游戏的人吗?有,不过真的凤毛麟角,而且他们的存在会让我们这些俗人为自己的虚荣感到羞耻。
声称不屑于参加身份游戏的人数远超过真正超脱的人。他们自称厌恶这样的比拼,我相信是发自内心的,但即使不是,他们如此义愤填膺,可能忘记了,这种表态本身也是一种人设,和“地位即服务”的模式异曲同工。
事实上,一些科技巨头们除非挖团队或是通过收购,想要自己发力做社交往往表现不佳。以苹果为例,它其实已经尝试过构建社交功能。 以前是用音乐功能做社交,但很快就没戏了。 他们也尝试过在iOS相册中添加社交功能,不过我每次尝试用都会觉得非常困惑。
果粉可能会提醒我,还有iMessages呢!它有上亿用户,许多青少年在用,这不就说明苹果可以做社交吗? 嗯,可以这么说,但iMessages主要还是工具。 苹果在社交网络方面的尝试往往缺乏社交资本维度的考量。
苹果将自己定位为保护用户隐私的主要倡导者,因此始终受限于建立社交功能,毕竟许多功能都需与隐私进行取舍,虽然并非所有功能都需要。完全基于隐私的社交网络也可能会成功,但那很难。而且我们尚不清楚,用户是否愿意为了在网上展示他们生活中最好的时刻而牺牲一些隐私。
当然,这正是许多人喜欢和选择苹果的原因,他们手头也已经足够富余。我们不必为苹果感到遗憾。而且一般来说,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来源于同一个本质特征。我宁愿苹果继续专注于打造世界上最好的电脑。不过,对iOS照片共享这样的尴尬互动而言,“苹果强调隐私”只是借口。
在社交功能上同样缺乏建树的还有谷歌,谷歌在用Google+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上做了大量工作。 像苹果一样, 加州山景城的团队似乎更擅长做工具而不是社交。
Google经常被作为工程师文化的代表。而根据我的经验,工程师是逻辑驱动的,以追逐社交地位为中心的产品对他们来说令人厌恶,或充满神秘,往往两者兼而有之。在社交功能方面,谷歌可能表现不佳,但与苹果一样,他们会以独特的优势弥补。
奇怪的是,Google和Apple分别掌控了两个最大的移动端分发平台,却至今没成功推出自己的通讯应用。这个赛道的竞争是工具性优先的,就像Google在电子邮件市场上用Gmail斩获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令人遗憾的是,Google本可以在许多工具性极强的产品中加入社交,尤其是在谷歌地图中。
亚马逊和Netflix都尝试过发力做社交,虽然那已经被遗忘了。在拥有足够规模来实现积极的飞轮效应之前,这些尝试可能为时尚早,也不会推向市场。打造一个新社交网络已经够难了,要想在购物,发邮件租DVD等非高频的用户行为中加入社交的功能,就更难了。两家公司的社交功能设计也都不太精美。(Facebook其实被低估了,其实它有能力推出可吸引数十亿用户的社交产品,其设计团队有能力为各种文化背景和年龄的用户设计出易用的产品。)
如今,评论造假已成产业,拥有Prime帐户的用户也数量众多,亚马逊可以打造一种社交服务,只推送你认识和信任的人的产品推荐和评论。我越来越怀疑亚马逊上的好评和差评了, 即使它们来自经过验证的购买者。这种功能的核心价值是工具性,但同时,用户期望成为产品专家,提升地位的渴求,将会是转动飞轮的能量。事实上,亚马逊已经把社交动力成功用到了它的零售业务中,包括浏览排名、全球销量排名等等(两者都将进一步讨论)。
至于Netflix,我认为在视频推荐中加入社交功能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有用(比如,在电影口味差异上,存在一些自恋情绪。其他的我们另作讨论。)不过,Netflix给上班族带来不少谈资,应用的社交功能不失为一种鼓励群体行为的方式。Netflix应用上这样的社交功能还不明确。如果能实现Netflix拥有的用户群规模,那么这种策略才可行,可以利用更多的间接规模优势。
不过,大多数公司高管,甚至社交网络公司的高管,都不适合设计和利用社交功能。这也是一种胜者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