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的师徒关系
大家好,我是怀旧满分的小仙儿。
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老师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当他抱着白瓷杯,带着方框眼镜,骑着二八自行车出现的时候,还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但其实我当时对《老师·好》并没有太多的期待。
毕竟,德云社出品,历来也不是什么品质的保证。
但看过电影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真香。
车祸、堕胎其实从来不是中国式青春的主旋律,我们的学生时代,明明是“和师斗,其乐无穷。”
《老师·好》是一部纯粹讲述师生关系的电影。
于谦饰演的苗老师,也不同于《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等等国外那种开明的、反对专制的民主教师形象。
他专制,偏心好学生,重视荣誉,唯分数论,但是他又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当混混的学生回去上课,生活窘迫的他会把一个月的工资寄给得病的学生。
这样的老师,相信你小时候,也一定遇到过。
他们不够体贴不够有趣不够变通,但长大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在他们冷硬外表下的温柔。
尊师重道,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这句话,每个人都会说,但是,却很少再有人真心说。
教师已经从受人尊敬的身份变成了一个工作稳定、业余时间充裕的职业。
曾经的人,尊重老师,家长总会对老师说,交给您,我们放心,犯了错使劲打,别顾我们。
现在的人,讨好老师,家长拎着大包小包说,我家的孩子还请您多多费费心心。
影片中,80年代这种并不平等但却又温馨的师生关系,其实在现如今已经并不多见。
这让小仙儿想起德云社的师生关系。
有人说,相声界的传统师徒制度是残留的封建糟粕。
原因就是师生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郭德纲的徒弟朱云峰曾说过:
德云社十大班规之首,不准欺师灭祖。守者立,犯者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话乌鸦讲反哺,羊羔跪乳。出言不逊,犯我恩师。禽兽尚知眷念父母!
朱云峰
一个盈利的团体,被冠上了师徒情分,老师便拥有着绝对的权利。
在企业中,跳槽是家常便饭,但到了德云社却似乎变成十恶不赦。
在现在讲究人人平等的时代,这种关系难免会受到抨击。
但是,现如今德云社收徒也依旧红火,去年郭德纲九字辈收徒,是从几千人中仅仅选出的八个人。
那么,这种放在当代社会已经显得有些过时的关系,为什么还能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
要想了解德云社的师徒关系,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德云社。
有人说,《老师·好》这部电影该叫做《于谦和他的朋友圈》,你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比春节贺岁还多的明星。
吴京、何冰、张国立、胡军、韩童生……你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都出现在这部充满怀旧味道的电影中,饰演着那些并不引人注意的小角色。
于谦在娱乐圈这强大的人脉,其实也是德云社强大的影响力。
毕竟,这是一部打着德云社烙印的电影。除了主演兼监制于谦外,导演张栾也出自德云社,曾经名为张鹤栾,后来转战的影视圈,才改回原名。
德云社这三个字现在变成了相声界出圈的金字招牌,但它这一路走来的风雨,却不足为外人道。
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相声陷入低迷,相声演员这个职业被公认为是不赚钱不讨好的职业,无奈之下,很多人都转行去影视圈淘金。
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熟悉的于谦。
早年于谦参演《小龙人》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却联络了前辈张文顺和青年李菁,开始在茶馆演出相声。
这个三人小团体,在之后不断吸纳新的成员,仅仅花了3年的时间,在1998年,小团体就有了十多个人,演出场地也开了新地图,戏楼。
人多了就要壮壮声势,他们把这个团体取名为“北京相声大会。”
到了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正式更名为“德云社”,并把演出场地改为天桥乐茶园。
这个时候,德云社已经初具规模。
从此,“德云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可以说,德云社在相声式微的时刻,成为了站出来的领军者,掀起了相声界的第二个春天。
让一个古老的行业焕发新春,德云社功不可没。
但古语有云,月满则亏。
德云社在2010年,迎来了一次严重的危机。
德云社弟子殴打记者事件发酵,小剧场演出暂停。
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刻,何云伟、李菁、曹云金退出德云社。
其中,引起最大波澜的,就是郭德纲的徒弟曹云金。
曹云金和郭德纲
当时,他算是德云社的台柱之一。
但这次退社声波,在当时却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毕竟,一方忙着寻找新的出路,一方还在想着怎么度过危机。
这场师徒大战真正爆发,是在六年后的2016年。
郭德纲首先发布微博,表示清理门户。
这里就要说一下郭家班的收徒细节了。
郭德纲的徒弟按照入门时间早晚分为“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科。
曹云金是云字科,自然是最早的那批。
慕名而来德云社的人众多,他们很多都有着其他职业,当着预备役的郭德纲徒弟,这时候的他们可以称自己是郭德纲的学生。
你如果听到这样的介绍,可千万别被忽悠了,毕竟郭德纲的学生千千万万,他自己都认不全。
而郭德纲的徒弟,却是经过长期的考察,已经学有所成,千挑万选出来的。
徒弟和学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徒弟是直接可以出入老师家中的。
成为徒弟的标志,就是一场拜师仪式。
这种拜师仪式并不是德云社独创,当年赵本山的拜师仪式才叫场面宏大,徒弟三叩六拜,让人吐槽。
相比郭德纲的拜师仪式比较从简,可能是怕人诟病,在风声最紧的时候,郭德纲收徒磕头也都免了改成鞠躬。
但再怎么从简,这种仪式都必须存在,也免不了请来见证人。
当一个人正式成了徒弟,就会被写上德云社的家谱。
郭德纲发微博说的清理门户,就是把曹云金剔除出这本德云社的家谱。
这一个微博发出来,立马遭到了曹云金的激烈反弹,他发布长篇文博,指责郭德纲利用他赚钱,克扣工资等等。
而当时还在活跃的卓伟也来掺和了一脚。
总之,当时事情闹得极大。
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闻,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现在三年过去了,当时的事情谁也说不清。
郭德纲想守着梨园规矩,当着自己的大家长,而曹云金却太过叛逆。
曹云金的出走,其实是马云所说的企业离职思路:钱,没给到位。
但郭德纲却站在了恩师的角度,学生离开就代表着叛变。
在这场师徒大战中,反复被提及的是师恩,是义。
在德云社的师徒关系中,师父,更重的是这个父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个师徒制度,其实不仅仅是师父和徒弟之间,还存在与徒弟和徒弟之间。
在这种师徒关系下,徒弟之间就不再是简单的同事关系,而变为了亲兄弟。
前一阵子,德云社减肥模范班的称号火爆一时,也可以看出这些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上图减肥成功的张九龄
下图张九龄对搭档王九龙的调侃
大家同吃同住,自由出入师父家中,师娘关心爱护。同字辈的人互相调侃,互相鼓励,互相扶持。
这种亲密的关系,确实无法用企业那种雇佣关系来解释。
相声界这种师徒关系与现如今的企业制度有着鲜明的界限。
企业制度靠得是法律和条纹约束行为,而德云社这种师徒关系依靠的却是德与情。
在这个自成小天地的地方,他们又与当代社会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可能有些人眼光高了,受不了这围城之内的拘束,也有些人,真的在这种关系中得到心灵的归属。
这种流传几千年的制度,这种大家庭的关系,其实自有他的可取之处。
就像现在我们在学校已经很难看到像《老师·好》中表现的80年代这样拘谨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怀念它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