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恋爱-“喜欢”和“爱”,究竟有什么区别-一见钟情和普通爱情: 一见钟情是什么感觉?-如何判断自己真的爱上一个人?|一见钟情即是真爱的5个信号-一见钟情的6个原则,相似的人对我们更有吸引力?-我们为什么会一见钟情-所有“一见钟情”的背后隐含着什么?你会为爱放弃生命吗?-《亲密关系》:改变数十万家庭的好书,戳破一见钟情的假象+我们到底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爱一个人真的会上瘾?澳研究公布几大特征-科学家:你的爱情故事可能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基因和细菌决定的-原来爱情是这样发生的-到底为什么你会爱上这个人?-“谁掌握了味道,谁就掌握了人的心。”:世上所有的亲密,闻起来都是合适的味道-爱情,不过是化学物质上瘾爱情是一种心智的化学反应-心理学秘籍:理论上你可以让任何人爱上你-女孩子是没有爱情的,谁对她好,她就跟谁跑了+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感情的最佳状态就是:相处不累-爱情里的罪与罚-你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心仪的异性对你有感觉?-爱,越“自私”越好丨关于爱情的4个真相-什么是真爱——解读真爱的奥秘-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恋爱究竟有没有“套路”?-情侣之间有三个阶段,熬过了,就能走一辈子-心理学:如何区分真正的爱和病理性迷恋?+王宝强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里绝不能做舔狗-35岁王宝强携女友露面,眼光和之前如出一辙?女方早就得到了认可+复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爱情,变得如此艰难?-日媒总结无法结婚的5大女性的典型特征,够犀利-无意识伪装的爱:假性亲密关系-社交媒体鼓动下,女孩对“求婚仪式”的高期望正在伤害自己-当代人,只敢在微信上谈恋爱-时下最流行恋爱模式:没有昵称 不用置顶 随时分手-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男追女的时代彻底终结了-步伐太快的人,在爱情里容易上当受骗-要毁掉一个女人,就让她疯狂地爱,爱,爱+陈志武:爱情终于在中国胜利-情种起源:被爱情改造的大脑-激情爱量表-多巴胺的策源地-古代文人写“先睡为敬”、始乱终弃的爱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亲密关系里,“作”是一种病,伤人更害己-“作”是一种病:渴望却永远无法真正进入一段关系,最终伤人害己-“”要么对方遍体鳞伤,要么自己痛不欲生“”:心理学深度剖析“”作“”-当爱情可以被药物干预+浪漫造就的灾难-不要轻易说爱:从好感到感情,还有很长的跨越——恋爱认知

一见钟情和普通爱情: 一见钟情是什么感觉?

2016年11月9日 字数:2415 来源: 作者: 提供人:独孤九剑

自古以来,在人类相恋的过程中“一见钟情”者司空见惯,但至今为止,人们对“一见钟情”现象仍无法解释。本文拟从“一见钟情”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其在科学择偶中的重要意义做一些初步探析。

真有“爱之图”吗?

西方学者早已提出“爱之图”一说,即说每个人的大脑深处早就有一幅最相恋对象的图画,现实生活中若遇到跟这幅图像相似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和爱恋之感,越是相似,爱恋的感觉越强烈越真实。以这一说法来解释“一见钟情”,应该是不谋而合的,现实中碰到了自己的“爱之图”,只要一见就爱恋上了,快到只有“一见”的功夫,就爱到了“钟情”的程度了。

爱之图和一见钟情不谋而合,又相互予以证明,脑中有一个现存的“图像”(爱之图),所以才有“一见钟情”现象,既然“一见钟情”,又证明了“早已爱过”,相互佐证。既然没有人否认“一见钟情”的存在,当然人们也不能否定“爱之图”的假设。

人类婚姻自发展到单偶婚即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以来,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几乎是伴随一夫一妻婚姻必不可少的社会现象,甚至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夫一妻制婚姻的一种补充,因为现有的婚姻并不是人类最合理的婚姻,婚姻真正有爱情的或者是持久有爱情的夫妻实在是少数,而婚姻更多的只是一种社会的性制约形式而已。为什么在多数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婚外恋情的出现呢?

因为他们即使在婚后,依然有很多的机会与自己“爱之图”有不同程度相似的对象相遇,而因此会产生各种程度的婚外恋情。

有人说一见钟情不一定有好结果,说明一见钟情只是一种短暂的假象,而不能认为是真爱。那当然,“一见钟情”缺乏对对方的真实了解,远视的图像符合“爱之图”感觉就来了,走近而视,越近越不像了,钟情之感也就越近越淡,待见到其真实,视其内心,发现原来判若两人,钟情也会不复存在,甚至转化为厌恶……

假如远视者钟情,近视仍钟情,越看越真,钟情越深,才认为是真正的“一见钟情”。

国内国外都有很多的“一见钟情”而终生相爱的或相伴的爱情故事,尤其是我国历朝历代很多爱情故事大都是“一见钟情”而开头的,因为在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女孩子都很少出门,偶尔上了庙会,看了花灯,或者窗下有俊男走过,都会从此陷入爱情的漩涡。现代社会流行的旅途恋、网恋、邂逅相恋等等,也多基于“一见钟情”的基础。

一见钟情和普通爱情有何区别

一见就是刚一看见之意,表示快,快到“瞬间”、“即刻”对方的相貌一映入自己的大脑,与脑中原存的“爱之图”磨合,立刻产生反应,那么熟悉、那么亲热、那么可爱。不像遇见陌生人,首先要仔细端详、观察,甚至试探,不断地去了解对方,产生第一印象,以判断他(她)是好人还是坏人,来者不善还是友善,自己的安全感怎样等等,以后才能逐步放开与其交往。而一见钟情者则不需要这个过程,一见如故,一见到就感到亲切,一见就有信任感,不假思索,甚至他们自己也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快就信任对方,对对方产生的都是好感……

普通恋爱,一般就没有那么快,初次见面,觉得很新鲜,会产生第一印象,从对方的相貌、身体素质、仪表姿态、气质风度,从而得到一些初步的判断,在这中间,第一眼看到的外貌也很重要。比如一位男士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位非常靓丽的女性,产生爱慕好感也很正常。因为男人视女人,审美观的主要特征都是共同的,一位美女几乎所有男士看到都会说她很美,也同时会产生爱慕,产生好感,这种爱慕或好感当然也有“一见”即生之意,但这种爱慕和好感仅仅是肤浅的一种好感,等到真正爱上对方,决不是“一见”就定的事。

钟情,就是一心一意的、非常明确的、单向表达的爱慕之情,这种情是深层的、专一的,即情有独钟,非他(她)莫属,而且是全身心的。当确信对方也钟情于自己的时候,更是全身心投入,不顾一切,义无反顾,会进入一种迷醉的状态,情不自禁,忘乎所以,疯狂投入。对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高度敏感,对自己会有震撼性的影响,情感波动很大。

一见钟情是什么感觉?

由于强烈爱意,常会把对方看得是完美无缺的,即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中的“晕轮效应”。“一见钟情”中的爱情,瞬即投入,不知不觉即达钟情的程度,这种投入理智的成分较少。

一般爱情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正因为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即使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其爱的程度仍不易达到痴迷的或者钟情的程度,一般爱情中理智的成分相对较多。

一般爱情可以有良好的或爱慕的第一印象,随后由于接触的增多,交流沟通,相互了解,逐步加深了爱慕之感,逐渐培养了爱情。

一般爱情也可以没有良好的或爱慕的第一印象,但以后有不断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逐渐由同事或熟人发展为朋友或挚友,在不断深化的友谊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爱慕之情。

还有的根本未见过面,由文字(书信)、网上的信息,或电话交流,而产生了恋情,尤其是网恋,随着手机、网络生活的普及,越来越盛行。

一般的恋爱与一见钟情不仅在恋情发展的速度上,而且在恋情的深度上存在明显不同。

一见钟情有不可替代性

存在爱之图的一见钟情,在经历第一印象到深入了解之后,会非常相互专一,不可改变,不可替代,相互执着地认定对方,对待其他条件更优秀者、更热情者会毫无感觉,不屑一顾。即使自己也想主动迎合对方,甚至对对方的热情或爱慕做出反应,但自我感觉就是不到位的,即便与对方走得很近,甚至有了正常的性交往,也能感觉到性快感,甚至性高潮,但就是留不下深刻的爱意,无法刻骨铭心;也能相互伴随,不断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帮助,能做一对常人看来是很好的夫妻,但感觉到总是到不了一个高度;偶尔离开了,甚至长时间分手了,感觉平淡,没有深刻的相思之情;小别再聚,也没有多大的激情,若遇比对象更漂亮或更潇洒的很容易移情别恋,容易充当第三者,甚至发生婚外情。

换一个说法,即易出现婚外恋情者,说明他们并不是互为“爱之图”的夫妻,或者说他们此时已经不是互为钟情之夫妻了,真正钟情的夫妻,是无需在婚外寻找刺激或者补充的。“一见钟情”过渡到持久的钟情,是婚姻最牢固的基础,最理想的匹配。

爱情的持久性

一般人的性爱,正如恩格斯所说是可变的,男人变得更快,女人变得相对慢一些,正因为男人性爱有较大可变性,所以,相对于女人,男人更花心,更趋向于多妻,或者婚外恋。即使夫妻互为爱之图,男人婚外恋趋向仍大于女性,只有女方比男方更符合于对方的爱之图时,夫妻之间的爱情才会更趋向于专一。

在现实的两性关系中,男方更关注性爱,而女方更重视情爱。男方性爱之异变,必然影响女方情爱的发展,所以当女方更接近男方的爱之图时,夫妻爱情持续和发展才有更好的保障。很多女性的感叹:“找不到我爱的人,就找一个爱我的人吧!”还是挺有道理的。

我们的口号却是找一位我爱的、他也更爱我的人更好,当然最佳的选择应该是互相都爱得执着、专一,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才能“白头偕老”,享受一生的真正爱情。

爱情 / 一见钟情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