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经济体当中,日本是人类经济奇迹的创造者。
从20世纪50-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始终维持货币稳定的日本,经济长期维持高速增长,从二战中的战败国很快变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浮动汇率时代来临,而两次石油危机更是导致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滞胀愈演愈烈——日本果断实施经济转型,以“轻薄短小”的产业政策,成功的渡过能源与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危机,基本维持了经济增长。
然而,挺过困难的日本经济,1990年以后却让人大跌眼镜,高速增长一去不复返,特别是日本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灭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率动辄都在主要经济体当中垫底,陷入了所谓失去的10年、20年、30年……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有人说,都怪1985年美国联合西方国家签署的那个《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为了对冲日元升值,日本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导致了惊人的资产泡沫——
日本股市一路上涨,日经指数接近40000点的天际线;
日本房价更是涨到了月球上,东京一地的土地总值与美国整个国家相当,而小小的日本皇宫土地市值,竟然超过了加州土地总值;
全世界资产规模最大的10家银行,日本占了9家;
然后,随着日本大藏省收紧土地政策,随着日本央行1991年加息,一夜之间日本资产泡沫突然崩盘,日经指数跌至5000点以下,十大银行的荣耀灰飞烟灭,至于房地产,更是跌到此恨绵绵无绝期……
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怪美国——这种内部矛盾外部转移的思维,更多的应该是中国人的臆断。
实际上,美国当时不仅要求日元升值,还要求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英国英镑升值,特别是德国马克,升值幅度可不比日元小,但人家德国接受了短期内的经济衰退,而不是推出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刺激资产泡沫,所以德国没有泡沫经济崩溃,自然也就没有所谓“失去的N年”……
1989年,以股市大幅度下跌为征兆,日本私人部门的债务泡沫已经开始破灭,日本经济迅速陷入衰退,诸多银行和大企业因为债务而破产,为了避免引发更大社会经济动荡,日本政府和央行不得不为众多银行和大企业输送廉价资金——这和2008年美国财政部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和美联储第一轮QE的做法完全一致。
虽然为众多的大型僵尸企业和银行输送了大量廉价资金,但政治的限制,使得日本政府部门债务/财政扩张并不可行,所以日本政府也没有采取大规模“印钞/货币化”政策,由此导致了日本总债务/GDP依然持续增长,名义GDP增长率始终低于名义利率。
直到1992年,日本才开始扩张政府债务/GDP的比例,同时进行了少量的“印钞/货币化”,但这些资金大都流向了能快速变现的短期债券,这导致其印钞政策始终显得像是短期政策,不能让经济体内产生足够的通胀。
为了从衰退中挽救经济,日本政府开启“投资拉动经济”的把戏,同时大借国债,将许多私人部门的债务杠杆转移到政府这里,由此导致了日本政府债务杠杆一路飙升(下图为1980年迄今日本政府债务/GDP的变迁)。
经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2001年到2006年,为了应对国内经济持续下滑与投资衰退,日本央行在利率已经降低到接近于0的情况下,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使市场利率始终维持在近于零的水平,并迫使银行在较低的贷款利率下对外放贷,进而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这正是QE政策的由来。
也就是说,全球最早尝试QE印钞政策的是日本!
日本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利率降低到0的经济体!
只不过,美联储采用QE印钞的时候,远比日本央行更大胆、更激进,一开始就规模巨大,致力于一揽子解决经济体内的债务通缩问题,而日本则是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没想到,因为每次印钞规模太小,走着看着,居然把日本经济都给带到沟里去了。
根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2年,日本央行每年新印钞票占其年度GDP的比重基本被控制在0.7%,债务通缩的程度始终大于印钞所导致的通胀,两相抵消,导致其经济体内始终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年均-0.5%),也导致名义GDP增长率维持在低于名义利率2个百分点的水平。
也正是因为名义经济增长始终低于名义利率,导致日本的总债务/GDP不减反增,从原来的400%左右变成了今天的500%——1992年以来,虽然日本私人部门(企业+居民)债务有所缩减,但日积月累的政府债务今天却高到了让人恐怖的25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日本倒也很想实施美国式的大规模QE,但问题是,日本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国债,而且日本政府的债务规模已经高到不能再高……
无奈之下,“创新”的日本央行,将其购买标的瞄向了股市。
自2010年开始,日本央妈开始购买日本股市的ETF,特别是2013年开始,央行加大了购买规模,导致了日经指数从不足1万点快速上升到15000点以上。
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上的日本国债越来越少,日本央行对股票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特别2016年年中以来,随着日本央行开始实施其史上最大规模的QE,央妈直接印钞冲到股市买买买,让日本股市创下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新高23000点以上(见下图)。
根据2018年第一季度统计,日本央行目前持有高达25万亿日元的股票,进入约4成上市企业的前10大股东之列,并成为其中5家上市企业的最大股东,早已超过日本生命人寿,俨然成为日本股市的第一大股东。
“挽救2018,要印多少钱?”一文中,我曾经提到,雷-达里奥对近100年之内国际上21个通货紧缩型债务去杠杆过程进行估算,在不考虑外债的情况下(外债占GDP比重过高,会产生大麻烦),如果想要基本抵消一个经济体债务到达极限之后的信贷大紧缩,每年需要的印钞量大约相当于GDP总量的4%左右——这种情况下的去杠杆,可以被称为“优雅去杠杆(Beautiful Deleveraging)”。
日本面对债务通缩初期,0.7%的印钞量与4%的印钞相比太远——不过,因为看到美联储大规模QE的成功,最近5年(2013年以来)日本印钞规模突然加大,从160万亿日元起步,现在已经飙升到546万亿日元,其2017年GDP也就546万亿日元,这相当于最近5年多每年日本印钞量高达日本GDP的10%以上!
日积月累之下,按美元折算,日本央行的印钞总规模已经超越美联储(下图为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动)。
与印钞伴随的是,日本广义货币/GDP也一路走高,与政府债务规模相当,达到了惊人的250%的水平,自1995年以来始终高居全球第一。
现在,无论美国还是中国,或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经济运行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答案只要一个字——债!
在全球五大经济体中,债务问题最早暴露,到目前为止债务问题也最严重的是日本。
实际上,日本早期为解决自身经济体债务问题所走过的路,其他经济体后来也都一一走过。
比方说,银行名义零利率政策:
日本在2000年已经率先实践;
美国在2008年底开始实践;
欧洲经济体则是在2009年以后才跟进学习;
——中国迄今还没有实践。
比方说,QE印钞政策:
日本在2003年就率先实施;
美国在2008年开始实践;
英国在2009年开始实践;
欧元区在2012年才开始实践;
——中国在2014年才开始实践(MLF/SLF等各种粉本质上是QE)。
比方说,债务转移方式:
日本通过政府出钱购买债券,将企业债务转移为政府债务的方式,在2008年以来,被美国、英国、欧洲当作成功经验借鉴,目前正在被中国使用;
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耗费巨资投入效益极低的基础设施,将部分企业的债务转换为地方政府债务,目前这种方式正在被中国发扬光大。
在具体的量化宽松执行中,因为国债额度不足,美国、欧洲选择了购买商业债券、市政债券和企业债券,而日本不仅实践过这些,更是激进的选择了股市。
央妈直接印钞冲进股市买买买,目前中、美、欧央行都还没有跟进,但我相信,要不了几年,中美欧英这四家央行,一定会有央行选择跟进。
最重要的是——与GDP比值高达253%的日本政府债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与GDP比值高达230%的日本“企业+居民”部门债务,仅有中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前面说了,世界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债务,那么——
作为全球大型经济体中的最重债务国,如果出现债务问题,那么日本将首当其冲;
即便不出现债务大危机,高得可怕的政府债务、企业部门债务、居民部门债务如何去维持,又会如何演化、如何破解和补救,都将是其他大国债务绝佳的先行指标。
例如——
在外债不多的情况下,日本资本市场对日本畸高的政府债务能够持续支持,那么就意味着,中美欧的政府债务还有很大的扩张空间;
在货币坚挺的情况下,如果日本接近于0的超低利率政策可以持续超过20年,那么欧美中三大经济体自然也可以选择这么做;
如果资本市场开始对日本的畸高政府债务失去信心,对于央行花样百出的印钞也不再容忍,日元很可能会大幅度贬值,而这,也将会是中美欧货币最终的宿命;
……
总之,如果从债务角度看,日本经济所走的路,很可能就是美国、欧元区、中国和英国在内的世界最大的几个经济体未来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