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审美是主观的。
但是人类,却总是对一系列特征没有任何抵抗力,那就是萌。
如圆脸、短下巴、大眼睛、小鼻子等,统统都是公认的萌点。
而这,也正是新生儿的典型外貌特征。
早在1943年,生物学家Lorenz就发现,婴儿的脸能使人放下戒备,提供关爱。
这也被称为“娃娃脸效应”(babyface effect),而这些萌萌哒特征则被称为“婴儿图式”(baby scheme)。
所以说,这张脸看似人畜无害,但却心机十足。
当大人看到婴儿脸庞时,总会不自觉地产生想照料他们的冲动。
这是一种本能的、普遍的、具有进化意义的反应。
因为只有引起成人的怜爱,婴儿才能获得照料与保护,顺利长大。
而一些幼态持续的动物,也博得人类喜欢,成了宠物。
看破了人类这一偏好以后,一些艺术形象也会刻意地模拟幼儿的特征。
加菲猫、史努比、泰迪熊和米老鼠的形象设计都有着类似的过程,往幼态的方向演化。
婴儿卖萌有理,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们惹人怜爱的长相又是通过什么机制进化而来?
细想起来或许会有些血腥,那些长得不萌的,可能首先会被遗弃、杀死。
而经筛选留下的婴儿,才会进化得越来越讨喜、可爱。
当然,婴儿因为不够萌而被扼杀也只是个假说。
也有观点认为,人类之所以觉得婴儿可爱,进化的是审美。这就属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暂且不讨论。
但是无论如何,动物界血腥的杀婴行为却是真实、且普遍存在的。
从灵长类、肉食类、啮齿类,到鸟类、鱼类都有发生,就连你家中养着的软萌兔子和猫咪都不例外。
回头看历史的长河,动物的幼崽可用尸横遍野来形容。
在某些物种中,杀婴行为甚至是新生儿最大的死因来源。
例如大猩猩幼崽的死因,起码有1/3是由于杀婴现象。
刚开始,科学家认为这只是特例,属于一种病理性的行为。
毕竟这除了会对雌性造成打击外,甚至影响种群的繁衍,似乎没有生物学适应性意义。
他们认为,杀婴是由恶劣环境造成的压迫效应。
例如,在空间狭小的实验室鼠笼里,小鼠经常会咬死刚出生的小鼠宝宝;
牛背鹭会在食物不足时,优先照顾先孵化出的两只雏鸟,并放任其攻击并杀死其他雏鸟;
非洲黑鹰则更过分,会直接主动啄死第二只孵化出来的雏鸟;
但是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发现这一现象普遍得让人砸舌。
即便不是环境的压迫,许多动物仍会对幼崽狠下毒手。
而灵长类,就是最臭名昭著的婴儿刽子手之一。
1965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山本幸丸首次报道了,印度丛林中长尾叶猴的杀婴行为。
长尾叶新猴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杀死所有老猴王留下的幼崽。
那时,猴群生存条件可以说是优渥,食物充足且少竞敌。
这篇论文,一度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舆论。
毕竟杀婴是人类本能抵触的事情,光想象这种情节都让人觉得罪恶。
当时,哈佛大学的人类学研究生萨拉·赫尔迪(Sarah Blaffer Hrdy)闻讯即赶往印度,进行了漫长的考察。
在她观察的种群里,杀婴行为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无差别的虐待杀害。
在长尾叶猴的种群中,雄性绝不会袭击自己的后代。
而且那些被选中的倒霉幼猴,几乎都不足六个月大。
这个时期长尾叶猴幼崽都未戒奶,还一直黏在母亲身后,最需要照料与关爱。
所以,萨拉·赫尔迪提出了杀婴的性选择假说:杀婴,正是一种雄性让雌性再交配的有效策略。
一般情况下,哺乳动物在哺乳期是不发情的,分泌乳汁会使排卵受到抑制。
但若孩子没了,就不用再分泌乳汁了。
所以雄性选择杀死嗷嗷待哺的小猴,则可以使母猴再次进入发情期。
猴王的任期是极短的,可以用转瞬即逝来形容,一般也就两年多点的时间。
之后,因为体能的衰退,它会被更精壮的雄性击败,落荒而逃。
所以,猴王需要尽早地与母猴交配,才能将自己的优秀基因传递下去。
浪费资源和精力来养育“老王基因”,对自身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在生命的游戏里,只有那些繁殖成功率更高的个体才能顺利通关。
而经过交配后,雄兽的杀婴行为也会停止,猜测是为了防止误伤自己的后代。
猴群在查看死去的幼崽
后来,也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了这种策略是常见的。
动物王国中,就有51种灵长类会采取这种手段,此外还包括狮子、老鼠、河马等。
而且,这种雄兽杀婴的现象,也多发生于一雄多雌的兽群中。
越是雄性占据垄断地位的社会结构下,杀婴行为发生的频率也越高。
雄性长尾叶猴猎杀幼崽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前夫被驱逐,但又不愿失去骨肉至亲的母兽,则会尽一切努力阻止自己的孩子被屠杀。
例如狮群中,雌狮会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保护幼崽上。
它们会把幼崽叼在嘴里,寸步不离,又或是与雄性展开搏斗。
只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胳膊肘总是拧不过大腿。
保护婴儿需要消耗大量精力,没日没夜的守护,但雄性杀婴只需要几秒便可完成。
母狮在保护小狮子
一些雌性动物采取的应对方式还十分奇特,例如“滥lan交”。
雌性通过与多个雄性交配,让雄性难以分辨哪些孩子才是自己的。
而为避免误伤,雄性杀婴行为便会减少。
倭黑猩猩
例如,雄性倭黑猩猩是极少数不会杀婴的灵长类之一。
而倭黑猩猩也常被称为“性观念”最开放的动物,因此雄性更不易识别出哪些孩子是自己的后代。
当然,这也与倭黑猩猩的社会结构有关。
在倭黑猩猩的种群中,雌性处于统治地位,生下来的幼崽由大家共同抚养。
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一雄多雌群的弊端是激化了雄性间的竞争。
一些雄性没有繁殖机会,就可能引发杀婴现象。
像这种多雄多雌群内,雄性们或多或少都得到了繁殖机会,可有效抑制杀婴现象。
此外,社会化的一夫一妻也可降低雄性杀婴率。
大概27%的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会实行一夫一妻制。
这种长期性的姻亲关系,雄性也需分担养育后代的责任,它们会减少活动范围,以达到保护妻小的作用。
所以才有观点认为,正是为了规避杀婴的风险,人类才更偏爱一夫一妻制。
但事实上,这些方式都未能禁绝残酷的杀婴现象,包括人类。
而在这些“合作繁殖”的物种里,杀婴的主角却变成了母方。
如果母亲感到缺少支持与辅助,又或是觉得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婴儿便会遭殃。
绢毛猴,因胡子酷似德国君主威廉二世而被命名为皇帝猴。
但雄性绢毛猴就没有皇帝的命了。
除了提供精子外,它们更像是“保姆”,在抚养后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正处于孕期的雌性绢毛猴,会想方设法让忙碌的雄性腾出“保姆服务”的档期。
如果雄性正在带孩子,那么这些倒霉孩子很有可能会被雌性杀掉——即便那是自己女儿的后代。
在人类的道德观里,无论是谁,出于什么原因,伤害婴儿是罪大恶极的。
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就算是在严格的道德约束下,人类的杀婴行为也是“一脉相承”的。
人类母亲在感到自己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如贫穷、私生子等,同样会抛弃或者杀死自己的孩子。
而这一般都是在婴儿刚生下来的几个小时或一天内完成。
那时,母亲与孩子间的情感联结还未足够坚固。
所以还真别误解了“母性天生”,认为生为人母必定会对孩子好。
事实上,“母爱”是有条件的,也需要一定的情境线索激活。
西方世界婴儿死因的形容词——“被子盖得太厚”,正是杀婴的一块遮羞布,意为婴儿被“意外”蒙死在被褥中。
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有15%的婴儿因此而死。
艺术作品农神食子
到18世纪,有一位医生从表面意思理解“被子盖得太厚”的含义,并发明了一种“佛罗伦萨育儿架”。
这种育儿架长得像一个三条长腿的笼子,用于防止婴儿被闷死。
当时这种育儿架是被强迫使用的。
但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发挥了作用,死于“被子盖太厚”的新生儿一如既往的多。
所以不少案例,可以直接判定为谋杀。
而根据英国布罗得莫精神病院的入院记录,1902年至1927年间入院的女性中有48%是因为杀婴。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这些被送进精神病院歇斯底里的妇女还真不一定得病了。
在弃婴的那一刻,或许她正受到演化内驱力的感召。
而这对保障新生的福利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予以道德的约束外,妇女可能更需要足够的社会支持。
*参考资料
Sarah Blaffer Hrdy.Mother Nature:Maternal Instincts and How They Shape the Human Species[M].1999
Jordana Cepelewicz.为何灵长类会杀掉自己的孩子?.Nautilus.果壳译.2016.11.22
Dieter Lukas, Elise Huchard.The evolution of infanticide by males in mammalian societies[J].Science.2014
张鹏.非人灵长类的杀婴行为及其适应意义.兽类学报[J].2011,31(2):18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