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情感-数理情感学-数理情感学——绪论+第一章 从价值角度看情感-第一节 情感的哲学思考-第二节 情感的理论误区-第三节 数理情感学的理论基石:统一价值论-第四节 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第五节 价值观的数学分析-第六节 情感的数学分析-第七节 情感的分类-第八节 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第九节 情感的进化过程与价值动因-第十节 情感强度三大定律-第二章 情感的动力特性-第一节 情感的强度性-第二节 情感的稳定性-第三节 情感的细致性-第四节 情感的层次性-第五节 情感的效能性-第六节 情感的周期性-第七节 情感的时序性-第八节 情感的差异性+第三章 人的三种基本心理活动-第一节 知、情、意的客观本质与相互关系-第二节 情感的生理机制-第三节 意志的数学分析-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特性-第五节 意志的运行程序-第六节 智商、情商、意商与心商+第四章 情感的运行程序-第一节 情感的诱发-第二节 情感的生理反应与价值目的-第三节 情感的感受-第四节 情感的高峰体验-第五节 情感的表达-第六节 情感的掩饰与欺骗-第七节 情感的修正-第八节 情感的培养与训练-第九节 情感的若干规律及其价值动因+第五章 性情感的解析-第一节 性情感的客观本质-第二节 性情感的进化-第三节 性情感的层次结构-第四节 性崇拜、性神秘、性禁锢与性解放-第五节 恋爱、婚姻与家庭及其价值动因+第六章 情感的社会运用-第一节 真善美的情感及其价值动因-第二节 情感与经济-第三节 情感与政治-第四节 情感与文化-第五节 情感与艺术-第六节 当代人的情感走势+第七章 人工情感-第一节 时代呼唤人工情感-第二节 理论界对于人工情感研究的争论-第三节 人工情感的发展历程与最终归宿-第四节 “情感计算”的危机与哲学错误-第五节 情感机器人的实际意义-第六节 情感表达系统的建构-第七节 情感识别系统的建构-第八节 情感计算系统的建构-第九节 意志计算系统的建构-第十节 情感机器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数理情感学——参考文献+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第一部分以爱之名的操纵有哪些表现-第一章 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操纵是如何发生的-神经症人格和性格障碍-攻击型人格及其亚型-隐性—攻击型人格-一个人是如何成为隐性—攻击者的-第二章 表里不一:表面平易近人,其实冷酷无情-第三章 野心勃勃:肆无忌惮地攫取权力-第四章 奸诈狡猾:玩弄于股掌却不被发现-第五章 隐形攻击:善于隐藏真实意图和攻击行为-第六章 良知受损:从不关心别人的权利和需求-第七章 老虎机效应:施虐与受虐的亲密关系-第八章 孩子是如何获得情感操纵策略的-第二部分 如何应对看不见的情感操纵-第九章 识别情感操纵者的惯用手段-操纵者会采用的欺骗和利用别人的策略-最小化-撒谎-否认-选择性不注意/注意-合理化-转移-逃避-隐秘威胁-负罪感-羞愧-扮演受害者-诋毁受害者-扮演仆人-诱惑-推卸责任/责备他人-假装无辜-挥舞怒火-精神控制-第十章 如何与控制型人格和谐相处-避免对人性的错误解读-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他人的性格-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正确识别和标注操控策略-避免必败之战-把精力用在力量之源上-自主生活-公平斗争-结语 希望爱永远不要成为情感操纵的借口

第二节 情感的稳定性

2021年2月17日 字数:3200 来源:数理情感学 作者:仇德辉 提供人:chunhao17......

宏伟的事业往往需要稳定而持久的热情,凡是成就大业的人都具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顽强毅力,都具有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高贵品质,都具有始终不喻的崇高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稳定而持久的热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他必定一事无成。稳定性是情感的第二重要的动力特性,与情感的灵活性相对立。

一、情感稳定性与价值稳定性

情感以价值为基础,价值关系的稳定性在根本上决定着情感的稳定性。人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真实价值,就应该使其情感的变化速度与价值关系的变化速度相吻合。如果人的情感稳定性大于其价值稳定性,情感的变化速度赶不上价值关系的变化速度,就不容易根据事物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目标,通常表现为思想僵化、行为保守、安于现状、兴趣单一等缺点;如果人的情感稳定性小于其价值稳定性,情感的变化速度要高于价值关系的变化速度,就会过分频繁地、过度敏感地变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目标,通常表现为见异思迁、意志薄弱、喜乐无常、兴趣多变等缺点。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危害性,都会降低人的行为价值率。只有当人的情感稳定性等于其价值稳定性时,情感的变化正好与价值关系的变化相吻合,其行为活动才能达到最大的价值率。

通常情况下,当人处于相对易变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时,事物的价值关系也相对易变,其情感稳定性就应该低一些,反之就应该高一些。不同职业往往需要不同的情感稳定性:演员需要有较低的情感稳定性,以确保自己适应戏剧中所扮演角色的情绪变化,并在不同戏剧中从容地变换角色;政治家往往需要有较高的情感稳定性,以确保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外交人员往往需要有较高的情感稳定性,以确保自己在外交活动中不会举止失态。

二、情感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情感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是一对矛盾,各有利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稳定性较高的人往往容易成就大事,也容易酿成大祸、铸成大错;情感灵活性较高的人往往胸无大志,但现实的生存能力较强。

2、情感稳定性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改造世界的能力;情感灵活性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世界的能力。

3、情感稳定性较高的人往往爱好与兴趣单一,但造诣较深,特长突出;情感灵活性较高的人往往爱好兴趣广泛,但并无突出特长。

4、情感稳定性较高的人往往意志坚强,但顽固不化;情感灵活性较高的人往往灵活善变,但意志薄弱。

5、情感稳定性较高的人往往沉着稳重,但容易给人以因循守旧、僵化呆板的印象;情感灵活性较高的人往往处事灵活,但容易给人以不安份、不可靠的印象。

6、情感稳定性较高的人往往不忘老朋友,但难以结交新朋友;情感灵活性较高的人往往容易结交新朋友,但也容易忘记老朋友。

7、情感稳定性较高的人往往对爱情忠贞不俞,但容易死守已经死亡的爱情;情感灵活性较高的人往往喜新厌旧,但容易及时调整和改善夫妻关系、家庭关系。

三、正确处理情感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一个人要想正确处理情感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矛盾,使自己既能成就大事又不至于铸成大错,既有很强的改造世界的能力又有很强的适应世界的能力,既能爱好广泛又有突出特长,既沉着稳重又灵活善变,既结交新朋友又不忘老朋友,就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对于高价值层次的事物(如荣誉、自尊和社会形象等)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稳定性,对于低价值层次的事物(如饮食、服饰、用具等)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灵活性。

2、对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稳定性,对于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灵活性。

3、在大的原则问题上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稳定性,对于小的支节问题上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灵活性。

4、在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应该保持较高的情感稳定性,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应该保持较高的情感灵活性。

5、对于重感情、讲信任、素质高、能力强的朋友应该珍惜与他的友谊,对于见异思迁、耍滑头、素质低、能力差的朋友应该淡化或及时调整与他的友谊。

6、对于经久不衰、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稳定性,对于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的事物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灵活性。

7、对于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相对稳定的人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稳定性,对于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相对多变的人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灵活性。

四、情感稳定性的定义

情感强度的波动性与稳定性可以采用波动度和稳定度来分别描述。

情感波动度:情感强度的概率方差。

情感稳定度:情感波动度的倒数。

人对于不同事物的情感,有着不同的情感波动性。人对于所有事物的综合情感的波动性取决于各个事物的情感波动性的叠加。可以证明(从略):如果所有事物都是彼此独立的,那么情感的综合波动度等于各个事物的情感波动度与作用系数之乘积的代数和。

事物的作用系数越大,该事物的作用规模在整个作用规模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其情感波动性对综合情感的波动性的影响就越显著,因此具有重大价值的事物的情感波动性(或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情感的波动性(或稳定性)。

五、情感稳定性的生理机制

人的一切生理、行为和思维活动的调节与控制可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一种是神经调节手段,另一种是体液调节手段。人的情感活动是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与控制也可通过这两种手段来实现。

情感的兴奋程度和兴奋性质分别通过大脑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来调节与控制,情感的神经调节是大脑皮层或大脑其它神经组织把神经冲动传播到大脑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并对其功能状态产生影响,从而起到调节情感的作用;情感的体液调节是大脑和内脏的体液分泌组织把体液传播到大脑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并对其功能状态产生影响,从而起到调节情感的作用。

神经冲动的传播速度快,其消失速度也快,神经调节所控制的情感具有高灵活性和低稳定性的特点;体液腺体的分泌和传播的速度慢,其消失速度也慢,体液调节所控制的情感具有低灵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因此人的情感稳定性可以由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整个情感控制过程中所占的不同比重来决定:当神经调节占优势时,人的情感灵活性就较高;当体液调节占优势时,人的情感稳定性就较高。

六、情感个性的基本类型

情感个性是指情感活动的动力特点。由于气质类型是指人的所有活动的动力特点,情感活动的动力特点只是人的所有活动的动力特点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情感个性与气质类型基本相同。

心理学关于气质的分类有“气质五行说”、“气质的体液说”、“气质的体型说”、“气质的血型说”、“气质的激素说”和“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等五种典型的理论与假说。其中,“气质的体液说”根据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混合比例中哪一种占优势,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等四种类型。巴甫洛夫的“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性,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的不同组合,把人的气质划分为强而不平衡型、强而平衡且灵活型、强而平衡且不灵活型、弱型等四种基本类型。然而,这两种理论都是片面的:“气质的体液说”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体液分泌活动对气质的决定作用;“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则孤立地、片面地强调高级神经活动对气质的决定作用。

事实上,情感个性或气质类型是由情感强度性与情感稳定性两个基本参量来决定,情感强度性取决于大脑皮层各兴奋灶与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的神经联系的强弱,情感稳定性取决于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的优势情况。根据这两个基本参量的不同取值,人的情感个性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多血质情感。强兴奋联系为主、神经调节为主,即情感强度性较高但情感稳定性较低。有这种情感个性的人容易兴奋与激动,但又容易消退下去。

2、胆汁质情感。强兴奋联系为主、体液调节为主,即情感强度性较高且情感稳定性较高。有这种情感个性的人容易兴奋与激动,而且不容易消退下去。

3、抑郁质情感。弱兴奋联系为主、神经调节为主,即情感强度性较低且情感稳定性较低。有这种情感个性的人容易抑制自己的情感,但这种抑制又容易消退下去。

4、粘液质情感。弱兴奋联系为主、体液调节为主,即情感强度性较低但情感稳定性较高。有这种情感个性的人容易抑制自己的情感,而且这种抑制不容易消退下去。

具有多血质与抑郁质情感个性的人对于多变事物和多变环境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具有胆汁质与粘液质情感个性的人则善于继承传统事业,遵律守法,讲究伦理道德。具有胆汁质与多血质情感个性的人善于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容易抓住发展机遇,但他们的突击力有余而耐心力不足,容易疲劳而不善于做长久的工作;具有抑郁质与粘液质情感个性的人则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善于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利用自己的力量与财富,持之以恒地从事那些细致、重复、持久、枯澡无味的工作。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