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脑是神秘的,我们知道有一点是确定的:大脑易受攻击。
在《定位》这本书中,我们举出大量例证,指出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通讯过度”的社会。媒体的大爆炸以及接下来的通讯量的上升戏剧性地影响着人们接受或摒弃信息的方式。通讯过度改变了向人们传递信息并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全过程。
我所察觉的70年代的信息“超负荷”在90年代不过是个热身运动而已。下面这些数据能够生动地描述这一情景:
* 近30年产生的信息量比过去5,000年间产生的还要多。
* 印刷品的全部信息量每4年或5年翻一番。
* 《纽约时报》一个工作日发表的信息量比17世纪平均每个英国人终生获取的信息量还要大。
* 世界每天出版4,000多本书。
* 每个白领工人平均每年使用250磅纸张,这个数字是10年前的两倍。
现在你可能注意到,所有这些数字都是关于印刷品信息的。那么,在我们这个通讯过度的社会,电子信息方面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电子通讯过度
不管你到世界什么地方,都能接收到通讯卫星源源不断发送的信息。在英国,一个孩子长到18岁时,他或她已经接触过140,000个电视广告。在瑞典,平均每个消费者每天接收3,000个广告信息。
说到广告信息,欧洲11个国家在1992年发送出300多万个电视广告。
与此同时,美国的电子通讯过度仍处在热身阶段。专家告诉我们,电视频道将由50个增加到500个。你能想像到拿着遥控器按来按去不停地挑选频道吗?就算你找到了你想看的东西,你的耐心也该到头了。
法国著名的小酒店就是这种副作用的受害者。据《纽约时报》报导,这些小酒店正在大批大批地消亡。一个小酒店的店主曾哀叹:“巴黎人都变得像美国人了。他们总是来去匆匆,买外卖食品,根本就不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吃东西。晚上,他们总是匆忙奔回家去看电视。”
还有那些计算机和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信息超高速公路,通过它们的光导纤维、光盘驱动器,或其他什么物件向你家里源源不断地传送信息。(1975年只有300个在线数据库,而现在却有7,900个数据库,上亿位的信息从四面八方向你涌来)如果这都成为现实,许多人就可能患上“百科全书恐惧症”,担心被电子“百科全书”淹没。
人们变得更聪明了吗?
信息量在不断增加,那么,到底有多少信息能够被大脑所吸收呢?
在语言方面,进展情况不容乐观。例如:英语现在大约有50万可用词汇,这个数字是莎士比亚时代的5倍。尽管如此,平均每个美国人只能辨认大约20,000个词汇,电视新闻报导的词汇量也限制在7,000个左右。
在存储信息方面,一位科学记忆研究领域的德国先驱发现,在24小时之内人们会忘记他们认为已经学会的知识的80%。(每个为考试而死记硬背功课的学生都有这种经验)
在信息有效性方面,一些深迷于技术数据的科学家声称,做实验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多,而找到此实验以前是否做过的证据却要花很长的时间。
现在,假如说,你确实想变得“聪明”,不再直接去看足球赛,而去看关于足球的所有信息,比如看看《纽约时报》。周日版的《纽约时报》内容丰富,足有1,600多页,重达12磅,登载1,000多万个词汇。
你必须每天看上18个小时,并以每分钟500个词的速度快速浏览,即例如此,要想看完这份报纸上所有的信息也要花上18天!当然了,到那时,又有两周还没看的报纸堆放在你的面前了。
难怪有些人说:“我们出版得太多,看得太少。”
电视机情况如何?
也许你会想,干吗傻乎乎地看那么多报纸呢?用电子方式获取信息不是更快、更有效吗?可是,家庭电视机怎样才能拥有计算机的功能(反之亦然)的话题早就泛滥成灾了。人们坐在这个奇妙的机器面前,看演出、看新闻、打游戏、交流信息、计算、购物,随便你能想到的一切事情都能办得到。
我认为这些情况未必都能发生,可是果真发生了怎么办?这些不可思议的机器真能让人们变得更聪明吗?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变得更好吗?也许那些长期接触装载大量信息的计算机的人们才有答案。他们真的变聪明了吗?
计算机对你的大脑不利吗?
爱德华-德-博诺是美国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写过40本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书。他最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在美国,思维是一种忘却的艺术”,他认为思维具有“严重缺陷”。
他的意思是,各种问题具有多种原因,这些原因容易使人们麻痹,以至于人们分析得越来越多,而思考得越来越少。看到一些最优秀、最辉煌的公司问题缠身,人们总是会说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实际上,这些公司已经在计算机和网络方面投资上百万,以提高其管理人员的思维能力。
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这家公司是最早使用电子邮件的先驱之一。走在它80年代早期的办公室里,给你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大量的台式计算机,这些计算机线路交错,不断收到从世界各地传来的信息和资料。
一天,我来到斯坦-奥尔森的办公室,他是前首席执行官肯-奥尔森的兄弟,也是数字设备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我问他对电子邮件的看法,他的回答令我吃惊:“听我给你讲讲电子邮件吧。很多人都给我发送信息。每天下来,我就把这些信息打印出来,足有30页。我不可能都看完,我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通过电话。”
这个问题仍然缠绕着我们。1994年的一次调查显示,50%的执行秘书说他们无法很好地使用电子邮件。
信息越多,混乱越多
数字设备公司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一些计算机化的大型公司里,例如通用汽车公司、IBM公司和西尔斯公司(Sears)。它们的问题都在于信息量过大。
很明显,数十亿美元的计算机投资并没有使这些公司的思路清晰。情况恰恰相反。我开始怀疑计算机吐出的信息越多,人们的头脑越混乱。
这个问题形成了一种病症,我们可以称其为“思维混乱”。我们在用绳子把自己勒死,这条绳子是由大量不必要的词汇、太多的数据和毫无意义的行话编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抛弃这些冗余的信息,直接取其精髓。《哈佛商业评论》曾采访了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
不可靠的管理人员会制造出复杂的事情。战战兢兢、紧张不已的管理人员惯于使用厚重的、页角翻卷的计划书,以及满满当当地记录他们从孩童时代就熟知的所有事情的笔记,而真正的领导者不需要这些杂乱的东西。人们必须有自信心,使自己的头脑清晰、准确,并确信公司里每个人——从高层到低层——都能明白公司要达到的目标。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人们很难做到简简单单,也害怕简单。他们担心一旦做事简单,人们就会认为他们头脑单间。而事实恰恰相反,最简单的人做事最清晰、最坚决。
情况越来越糟
我多年前谈到的问题现在变得越来越糟糕,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信息越来越多,人的大脑已经跟不上信息的发展速度了。
我觉得,如果人们摒弃的信息越来越多,人类大脑的自我防御机制就能发挥作用,抵制过多的信息潮。
这意味着,你的努力成功与否,取决于你如何理解定位过程中这五个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1、大脑的有限性。
2、大脑憎恨混乱。
3、大脑的不可靠性。
4、大脑不会改变。
5、大脑可能丧失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