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产品定位-新定位+研究大脑-大脑不能处理全部信息-大脑的有限性-大脑憎恨混乱-大脑的不可靠性-大脑不会改变-大脑丧失焦点-重新定位:定位所在-软件公司的重新定位-冰淇淋公司的重新定位-会计师事务所的重新定位-政治候选人的重新定位-电视节目的重新定位-石油公司的重新定位+商业诀窍-大脑靠耳朵运转-获取好名称的秘诀-避免蹩脚的名称-给产品类别命名-市场调查使你头脑混乱-公共关系的定位威力-定位中的六种陷阱-会议室里的合适人选+定位战略在中国:有人奉之圭臬,有人嗤之以鼻-为什么有人迷信“定位”-《21世纪的定位》:重新认识品牌定位-21世纪“定位理论”的五大新法则——“定位之父”艾·里斯来华重磅演讲全文-第一个法则:全球化 (globalism)-第二个法则:品类 (category)-第三个法则:互联网品牌 (Internet Branding)-第五个法则:视觉锤 (visual hammer)-周其仁:亚当·斯密、分工与定位理论-“定位已死”到底是不是个谎言?-忘掉“社交”吧,做互动性产品也许是最佳选择+爆品反向开发原理-你的卖点越具体,消费者就越容易“上你的钩”-与其讲100个特点,不如把1个卖点讲100遍-消费者洞察——stygoogle操作全案——使用场景-消费者洞察——stygoogle操作全案——策略层-消费者洞察——stygoogle操作全案——默认选择-消费者洞察——stygoogle操作全案——表现层-定义一款好的产品,你需要掌握这几点-一切不以情感触发为目的的【客户价值主张】都是耍流氓-客户的需求不容专行独断,回归需求原点,回归客户价值主张-如何创造独特的客户价值-如家的核心价值主张-被称为「共情雷达」的用户故事地图-为什么“用户故事地图”有「共情雷达」之称-用户故事地图如何在需求拆分过程中保持全景视野-用户故事地图的实战案例-新定位理论对旧定位理论改变了什么-初创企业打造爆品的一级内幕:反向逻辑开发-爆品的第一性原力——想象力-爆品的第一性原力——想象力:从“认知”再到“验证”-爆品的第一性原力——想象力:从“验证”到“开发”-万字长文:品牌定位模型-03.品牌定位的4个方式-04.“12个”定位方法-05.6种品牌定位策略-06.4种方法,防止初期品牌错位+21世纪的定位:定位之父重新定义“定位”-21世纪的定位:前言-21世纪的定位:前言(2)-自序:21世纪中国企业的定位机会-自序:21世纪中国企业的定位机会(2)-第1章 全球化-(1)缩小焦点-(2)在你的品类中占据领先地位-(3)国家在该品类拥有自己的定位-第2章 城市化-第3章 超级技术-超级技术(2)-超级技术(3)-超级技术(4)-第4章 互联网-互联网(2)-互联网(3)-第5章 品类-品类(2)-品类(3)-第6章 品牌名-品牌名(2)-品牌名(3)-第7章 竞争对手-竞争对手(2)-竞争对手(3)-第8章 二元性-二元性(2)-二元性(3)-第9章 视觉锤-视觉锤(2)-视觉锤(3)-第10章 难忘的口号-(1)押韵-(2)头韵-(3)重复-(4)反转-(5)双关-第11章 公关-公关(2)-公关(3)-公关(4)-第12章 多品牌-多品牌(2)-多品牌(3)-第13章 20世纪的定位原则-第14章 21世纪的定位原则-附录:品类的诞生与战略的终结-“历史的终结”概念-品类,给我们提供了最终的度——聚焦到一个品类-品类的诞生让定位理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品类诞生时,战略终结时-附录:长城汽车从80亿~1000亿元的七个战略要点-明确“大树型”品牌战略-重新定义“品类”标准-立足趋势,选择“主干”-战略导入:先立后破-产品布局:聚焦主航道-及时进化-附录:老板牌油烟机成为全球第一的三个战略定位要点-评估定位-发现有效战术-定位视觉化:视觉锤-附录:杰克缝纫机——B2B企业的定位战略实践-杰克战略定位的核心:聚焦-战略规划的核心:预测未来趋势-客户聚焦:如何预判下游产业的深刻变化-定位聚焦:差不多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战略一致性原则

软件公司的重新定位

2017年5月2日 字数:2352 来源:定位 作者:杰克·特劳特 提供人:andd......
摘要:但你必须周密安排你的时间和资源。首先,你必须精心地平衡你的内部资源,然后逐步减少原有产品的资源,因为你要把资源用于支援将来的产品。最后是实质性的工作,要对付那些认为未来岌岌可危的内部人员。所需:强有力的名称,在人们的大脑中,数字不能单独存在。人们不会用数字思考问题,而是用词汇思考。所需:新观念,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如果你在传达信息时一开始就同人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信息相联系,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是在大脑中走捷径)。

市场越来越成熟,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有时公司必须寻找新的焦点,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

市场营销中,最巧妙的战略之一是改变中档市场的焦点,但你必须周密安排你的时间和资源。首先,你必须精心地平衡你的内部资源,然后逐步减少原有产品的资源,因为你要把资源用于支援将来的产品。最后是实质性的工作,要对付那些认为未来岌岌可危的内部人员。

在这方面,莲花发展公司(Lotu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是个最好的例子。这家公司把电子制表软件带到了世界各地。

发展的危机感

高科技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电子制表软件在80年代中期出现了新一轮竞争,电子制表软件的利润也在紧缩。波兰德公司(Borland)带着优质的产品和挑衅的价位加入了这场战斗。如果那还不算糟的话,800磅重的“软件巨兽”微软公司也带来了新的操作系统,名为“Windows”,而后又围绕这个新的操作系统精心设计了Excel制表软件。

尘埃一俟落定,Excel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子制表软件,这就是电子制表软件战场的堑壕战。莲花公司,你应该考虑前进了,换成我们爱说的话,你应该转移战场了。

早期努力

从电子制表软件转移,头一个步骤就是收购其他类型的软件,比如文字编辑和制图软件。但是,莲花公司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其他产品早就占据了这些软件阵地,另外,莲花公司还采取了一些不准确的名称。

莲花公司管理层认为,公司名应该是“莲花”,而商标名应该用序列号“1-2-3”。他们就用这个模式继续给产品命名。

于是,莲花就成为拥有众多商标名的公司,比如Improv 、Ami Pro、Freelance、Notes和Symphony(还有“1-2-3”序列)。

莲花公司内部对此有明确的观念,可是,真正的问题在于消费者的头脑里是否也有了明确的观念。

所需:强有力的名称

实际上,在消费者的头脑中,莲花公司没有像IBM或微软那样强有力的公司名。

莲花公司真正拥有的是强有力的商标名,即莲花序列1-2-3。

其中的原因很实际,也很简单。在人们的大脑中,数字不能单独存在。人们不会用数字思考问题,而是用词汇思考。“500SL”、“914”和“1-2-3”如果想在脑子里留下印象,就必须同一个名称相连。数字需要名称帮助记忆。你可以把产品命名为“奔驰500SL”、“施乐914”或“莲花1-2-3”。

当然了,你可以把数字作为产品的别名,但只有在名称深入人心而使数字也进入大脑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莲花公司并没有把数字和名称孤立开来,它确实做出了努力,使数字同名称相联系。

莲花公司的广告仍在强调“莲花电子制表软件系列”,继续把“莲花”同“电子制表”一起放进人的脑子里。

然而,假如莲花公司想跳出1-2-3序列的圈子,必须在广告的底部写上一个不同的公司名。

我们建议它使用它真正的名称:莲花发展公司。这个名字听上去能马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名称还意味着,除了电子制表软件外,公司也开发其他类型的产品。

所需:新观念

除了上述策略,莲蓊公司应该骤焦于哪种新的强大观念上呢?是更好的软件吗?

通过访问莲花公司在剑桥的办公室,我们收集了一些资料。在翻阅这些资料时,我们在《商业周刊》上发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意。文中提到软件的变化过程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并批出其结果是莲花发展公司等公司的新产品层出不穷。

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属于个人计算机网络,并称这将是新一轮的竞争。据报道,莲花公司的Notes 软件成为这个新阵地的领先者。

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个词,我们认为这个词可以作为莲花公司的下一个“电子制表软件”。

这个词,或者说观念,是“组件”。“组件”的意思是网络应用软件(多组计算机)。

我们认为,莲花公司是否可以抓住这个观念,把它变成自己独有的,就像他们抢先占领电子制表软件一样,而莲花公司有这方面的资格。他们的Notes软件被《商业周刊》列为第一个成功的组件。既然已经有了领先的技术,莲花公司就有足够的精力抢先占据“组件”观念的阵地。

如果其他公司对Notes软件不熟悉,开发起来就很困难,需要用15年的时间。这个软件的主要特征是拥有“复制”任何输入网络的信息的能力。如果一个文件在某一处被更改,则在每一处都会被更改。相信我,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可以去问问微软,它已经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复制这个程序。

同观念相联系

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如果你在传达信息时一开始就同人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信息相联系,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是在大脑中走捷径)。

既然“电子制表软件”在人们的头脑中代表的是莲公司,我们就把它作为重新定位的自然起始点。重新定位的信息要传达给消费者和顾客,必须简洁直接,如下所述:

莲花发展公司

第一个电子制表软件

现在是组件

绝不是矫揉造作。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参与竞争

组件确实已经成为莲花发展公司的焦点所在,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曼兹已经开始构建和支持Notes组件的工作。

1990年,这个软件的消费者只有70人。1991年,为400人,1992年,有1,400人注册。1993年,为3,200人。到1994年,有5,000个机构在使用Notes软件。

现在有700万台计算机使用组件,以加强公司的一致性。

更令人惊叹的是,一个机构里配置这个软件所需的时间在迅速减少。1991年,需要19个月左右。到了1994年,所需时间还不到3个月。

为了加速开发过程,莲花公司同8,000个合作者签约,现在这些合作者正在为全世界的公司安装和调试Notes软件。

但是,不要让上述这些数字迷惑了你的眼睛,让你以为这项工作很容易。

内部争斗

莲花公司现在的市场定位要归于其首席执行官吉姆-曼兹的艰苦努力。

在谈到为改变焦点所做出的努力时,他称其为“残酷的过程”。下面就是他的原话:

电子制表软件曾是莲花公司的中心。它曾一度拥有我们70%的营业额,可以说是我们的支柱产品。然而微软和Windows软件却使我们的未来困境重重。

在90年代早期,我感到Notes软件是我们未来最好的发展方向。不幸的是,公司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许多人只是想改进电子制表软件。在那一段困难时期,有12位副总裁先后离开了公司。他们看不到我所看到的未来。

所有这些情况以及对这项产品正在进行的投资,我们的董事会都注意到了。要想把他们说服到Notes软件这条船上来,需要不停地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看到前景,还要建立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联系。董事会一旦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问题就麻烦了。

幸运的是,Notes的销售量在不断上升,公司里对这项接近5亿美元的投资越来越有信心了。

我说的不错吧,重新定位并不是一件容易或者便宜的事。但是,就像《财富》杂志报道:“莲花发展公司控制着组件生意,它的产品‘莲花Notes’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软件正在迅速领先,正如‘莲花1-2-3’作为人个计算机的配置软件的情况一样。”

看起来,吉姆-曼兹的想法正在实现。在本书出版之际,IBM公司同意付给莲花发展公司35亿美元。这个“蓝色巨人”必须承认组件是了不起的胜利者。

经验

莲花公司的经历清楚地表明,公司重新定位的过程需要CEO的情感支付。只有CEO能保持观念的完整,只有CEO能解决出现的纷争,只有CEO能在恶果出现之前防止董事会偏离原定占战略。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