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与重要的人和事物建立联系

2025年2月1日  来源:幸福 作者:【美】丹尼尔·M.海布伦 提供人:zhanbai93......

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会学习如何与人对话的,不过不是现在。

语出一个主要依靠短信与人交流的16岁男孩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与重要的人和事物建立联系,既是幸福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好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下,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我们很容易被琐事所缠绕,常常花太多清醒的时间去做不值得或不重要的事情。家人和朋友很明显是值得我们花时间相处的对象,同时,美、卓越和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也都是我们生活中意义的主要来源。我们常常在葬礼上才会意识到自己没有在这些方面花足够的时间。

我曾经与一个非常不幸福、支离破碎的家庭相处了一段时间,这个家庭体现出所有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的迹象——工作是为了尽可能多赚钱,钱则被花在豪车和其他社会地位的象征上。购物是他们的主要休闲活动之一,家庭成员中有一名年轻女子甚至认为自己是“购物狂”。家中大部分人在谈论起他们觉得非常重要的话题或任何有实质内容的话题时总是茫然若失,他们的生活中也不常出现深刻或有内涵的对话。家庭成员彼此孤立,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然而单独来看,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招人喜欢的好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都很健康,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分别。他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家人和其他熟人,毫无疑问,他们也很重视践行一些基本的美德,如诚实、公平、善良和忠诚。他们珍视个人取得成就的回忆、与家人共度的时光和其他人生中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他们很有可能只是在追求经过大众文化所认可的人生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唾手可得。可能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除了单一的对于金钱、财产和地位的追逐之外,人生还有其他受人尊敬的可能性。于是乎,他们选择了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生活方式,却丢失了真正在乎的东西。这次相处经历令我灰心丧气,因为我意识到自己也身处这样一种令人深切失望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迫使我们全力去追逐一种与自己价值观严重不符的人生。

物质主义对于建立联系来说是一种威胁,无处不在的诱惑则是另外一种威胁。写作本书期间,我们刚踏入新世纪不久,才经历了十到二十年的时光,我们面临着将来有可能无处不在的人工刺激,如手机、短信、手持电子游戏机、家用游戏机、iPad、iPod、iPhone、脸书、推特、互联网,肯定还有一大堆我忘了罗列在这里的东西。我很喜欢使用这些科技产品,它们的流行是有道理的。有时它们也会推动人际交流,例如帮助我们跟遥远的朋友和亲戚保持联系。

但这些科技产品也有很多得不偿失的地方,而且会令人上瘾。拥有一部iPhone就像把一包甜甜圈和巧克力挂在脖子上一样。没错,从理论上来说,你可以将自己对科技产品的使用控制在一个健康的范畴,但实际很有可能做不到。还没等你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你已经在母亲的葬礼上跟朋友发起信息、戴着耳机吃晚餐、半夜醒来刷新脸书推送,以及在沙滩上玩《使命召唤》了。我们变成了当代食莲者,漠然以对现实的召唤。

最坏的情况是,我们会失去反思的能力,无法获得宁静,再也不能进行真心的人际交流。或许到时候会出现模拟文字交流,可能也有效果,但这种方式与面对面交谈之间的差距,就像简笔人物画和《蒙娜·丽莎》的差距一样。很快,说不定我们就忘了该如何与人对话,而我们中很多人已经失去这项技能了。(假如我们去探访英国蓝领酒吧之类依然有很多人进行交谈的场所,就会更加清楚地观察到这种趋势。)

现在,只要我们醒着,就可以接上插头,连通网络,但同时也几乎跟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失去了联系。我不知道长远来看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我想人们应该会进行调整,建立新的行为体系和习惯,以防科技夺走日常生活的质感、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一旦失去稳定的电子资源就无所适从。但很明显,我们也有可能矫枉过正。

图16 插电家族的用餐时光

长久以来,另外一种对人们建立关系的威胁与我们的职业选择有关。在选择该从事什么职业的时候,金钱和地位的诱惑会很强大,尤其是在你不确定自己想以什么为生的情况下。不过,我们必须首先提醒自己的一点就是,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给一个没有认清社会现实的年轻毕业生一大笔钱,却不要求对方付出血肉的代价。金融、法律或其他高薪领域会提供薪资丰厚的初级工作职位,那是因为雇主不得不付出这么多钱。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愿意贡献一周80小时的时间在一个半虐待环境下劳心劳力地从事一份根本无法令人满足的工作,除非这人特别绝望,或者工资特别高。工程师或许是个例外,他们获得高薪是因为毕业时已经具备强大的工作技能,但这也是因为他们在学校期间已经付出了大量心血。

想找到满意的高尔夫球同伴,只能要么靠挖墙脚,要么纯靠运气。同样,假如你不偷不抢,运气也一般,那你只有两条致富道路:一是在吸血行业里拼命工作换取高薪,因为别人不愿意做这种工作(如法律界人士);或者在你真正擅长并且充满激情的领域拼命工作(如史蒂夫·乔布斯)。反正除此之外,很难想象一个正常运转的市场经济体系还能如何分配高额薪资。为什么要支付顶级薪水给某人只为了让他从事轻松有趣、可以偷懒的工作呢?

假如你渴望金钱,那你最好选择把“激情和天赋”当作赚钱的手段,不然你很难过上幸福的生活,或者很难获得有意义的工作经历。假如你真的是一个充满激情、才华横溢的人,那你的工作动力应该不是金钱,驱使你奋斗的是工作本身以及把工作做好的念头。高额工资只能说明你很擅长自己从事的领域。

不过,假如你还能自行选择要不要从事报酬很高的行业,那就说明金钱从一开始对你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不是吗?能够拥有这种选择的自由,就说明你是一个幸运儿,不管你选择从事什么行业,都不太可能变成穷光蛋,除非你选择诗歌或爵士乐。

还记得吗,在美国,家庭总收入超过75000美元后,整体来说收入对幸福便不再有任何影响。2009— 2010年间的一项重要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假设一个家庭中有双职工,并且他们薪水相近,那么就算两人都毕业于在职业生涯中期收入最低的大学专业,他们的收入总和也应该超过75000美元的标准。平均来说,两个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期,薪水总和约80000美元。同时,不同大学专业的失业率也没有很大区别,建筑和语言学这两项专业的职业中期失业率最高,同在9%和10%之间。调查还显示,尽管社会工作和老师属于“低薪”行业,但职业安全感很高,小学老师的职业中期失业率为3.4%,名列失业率最低的行业之中,而社工的失业率也只有5.8%。也就是说,每一个高等教育毕业生,没错,甚至包括哲学专业毕业生,都能找到薪水合理的工作,收入足以达到对幸福造成最低影响的标准。当然,这只是一个国家在某段时间内的数据,而且只是一次调查的结果,不一定能预示你的未来。但这确实提醒了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太关注工资待遇。

当然,这不表示在选择工作时,我们应该对薪水漠不关心。“随遇而安”在某些情况下是一条绝佳建议,但假如后果是你付不出账单,你的伴侣肯定不会高兴。社工的收入离75000美元的门槛很近,只要工资再低一些,就有可能对幸福感产生很大影响。这其中,必然有一些人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或居住在生活成本较高的地区,这都会使当事人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就算金钱对他们的幸福感没有任何影响,他们依然很难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学校,遇到急症之类的灾祸时也难以应付,或是很难存够钱退休。

就算不考虑学历,人们也有充分理由选择高薪工作。不过至少从获得幸福的角度来说,平均每人所需的金钱数额并不夸张,而且美国大部分要求本科学历的工作都能轻松帮助人们达到这个标准。钱越多,好处当然也就越多。但没有那么多钱,你也不一定会感到痛苦。

这一切都说明,假如对财富、地位和无关紧要的玩意儿的追求阻碍我们从事有意义、有满足感的工作,我们就是蠢蛋。假如你有雄心勃勃的物质追求,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失去了与重要的人和事物建立联系的能力,那你很有可能已经铸下大错。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